喬恩影
摘 要: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要形式,大部分采用都是教師講解,學生跟隨教師的上課組織節(jié)奏進行學習,學習效果主要取決于教師的上課組織水平,課堂教學節(jié)奏的調(diào)控把握等等。就小學語文課堂上運用引導式教學做一分析探討,希望對大家有所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引導式教學;策略
小學語文課堂開展引導式教學是非常有利于推動教學進程的,小學生年齡小,知識層次不高,但是他們的好奇心強,對于各種新事物、新問題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對于新鮮事物具有濃厚的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進行刻意的引導,將學生的興趣轉移到教學內(nèi)容上來,有了興趣作基礎,教學的過程就會效率倍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運用引導式教學的積極作用
引導式教學重在引導,引導形式有很多,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問題引導、活動開展等等,這些不同形式的引導教學都是為了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調(diào)節(jié)課堂的教學節(jié)奏,讓學生在節(jié)奏歡快、內(nèi)容豐富有趣、課堂氛圍活潑的環(huán)境中學習,在這種生動又富有激情的課堂教學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力、學習積極性都會有極大的激發(fā),誘導他們朝著積極的方向開展學習,有力地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開展引導式教學時教師需要把握好幾個關鍵環(huán)節(jié),首先引導的形式運用要結合教材內(nèi)容,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單純?yōu)榱嘶钴S課堂節(jié)奏氛圍而采取引導式教學,其次是引導的形式上要新穎多樣,緊貼教學內(nèi)容的深化理解,這樣才能夠充分發(fā)揮引導式教學的效果,從而強化引導式教學的積極作用。
二、運用生活情境創(chuàng)設引導教學
小學語文教材的內(nèi)容還是比較基礎的,在課文的選擇上主要偏向于一些基礎人文知識,課文中都有比較豐富的插圖輔助解釋課文內(nèi)容,讓教材看起來更加的生動有趣。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課文中的插圖與生活情境,以學生日常生活中實情實景進行課堂創(chuàng)設,讓學生從身邊的情境中聯(lián)系教學內(nèi)容。例如:講解課文《要下雨了》,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說說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要下雨時的情境,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后描述出來。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所見、下雨了天空中會布滿烏云,然后蜻蜓、燕子都會飛得低低的,螞蟻們會成群結隊地從低處搬家到高處。這些都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能看到的景象,也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感興趣的情境,教師通過這些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學習,讓學生能夠更加生動徹底地掌握教學內(nèi)容,將課本知識掌握扎實。
三、運用問題創(chuàng)設引導教學
問題引導教學在教學中的運用也是非常多、非常廣泛的,在學校教育的各個階段都有著深入廣泛的運用。問題引導教學就是教師在課堂中,結合教學內(nèi)容進行一些問題的提問,讓學生在思考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引出教學內(nèi)容,增強對教學內(nèi)容的深厚印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問題引導教學,將問題引導運用得科學恰當,能夠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的好奇心理,激發(fā)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的學習氛圍。例如:在學習《坐井觀天》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進行問題創(chuàng)設,讓學生坐在教室里面通過窗戶向外看去,只通過一個窗戶進行觀察,把能夠觀察到的景象描述出來,學生通過窗戶向外只能看到一個很小的范圍,尤其是離窗戶較遠的學生,觀察到的景象更加有限。教師再把青蛙《坐井觀天》這篇課文引出來,青蛙在井底能夠看到的天空就跟我們通過窗戶看風景一樣,都是有著極大的局限性的,只能看到事物的部分情景。在這樣的問題創(chuàng)設之中,學生就能非常好地認識和理解這篇課文,深化教學效果。
四、運用活動開展引導教學
小學語文課堂最不缺乏的就是活力,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天生的好奇心理使他們對于教師的引導會表現(xiàn)得更加活躍,教師在課堂上適當開展活動就能激發(fā)學生的活力。小學語文教學內(nèi)容比較淺顯廣泛,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適當開展一些課堂活動,以此來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語文課堂開展一些成語活動,教師說一個字出來,然后讓學生說出成語,這個成語中必須帶有這個字,音同字不同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活動開展,學生就能比較好地了解和認知更多的成語,對于運用也具有極大的幫助。在古詩的學習中,教師可以進行詩詞場景的模仿活動,中國的很多古詩都是具有生動的故事背景的,教師在課堂的教學活動中,開展古詩故事背景的場景再現(xiàn)活動,就能夠極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古詩的深刻內(nèi)涵和思想意境。在學習《贈汪倫》時,教師可以選擇人員模仿李白乘舟離別,一隊同學組成歡送的隊伍,踏著節(jié)奏唱著歌,依依不舍地歡送李白的離開,通過這種送別場景的現(xiàn)場再現(xiàn),學生就能深刻體會到李白乘舟離去時刻的復雜心情,深刻體會到汪倫對于李白的深情厚誼。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教師需要在短短的四十分鐘內(nèi)將教學內(nèi)容講解透徹,讓學生能夠比較好地了解掌握,能夠深入地理解消化,這樣學生在開展課后復習的時候就能全面系統(tǒng)地掌握所學知識,強化了語文的教學效果。引導式教學是教師在教育工程中經(jīng)常使用的教學形式,它具有簡單易行、形式多樣、效果顯著的優(yōu)勢,對于提升小學語文教學具有積極作用,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拓展教學思維,緊貼新課改的教育要求,積極深入思考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引導教學形式方法,全面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徐興蘭.探討最為真實的小學語文寫作引導教學開展[J]. 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7(10):52.
[2]靳紹鐸,曹淑梅.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29):69-70.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