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秋玲
摘 要:新課程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边@兩年來所執(zhí)教過和聽過的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課文《觸摸春天》給我的感觸很大。結合三位教師執(zhí)教的《觸摸春天》談談看法。在課堂上要努力營造和諧的氛圍,讓學生走進文本,去深入體會文章帶給他們的心靈觸動。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在教學中盡情彰顯學生的個性。唯有和諧,唯有個性化,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上才會出現(xiàn)應有的力與美。
關鍵詞:閱讀個性化;和諧;唯美;體驗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惜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痹趯嶋H教學中,我們怎樣營造氛圍,讓學生沉浸在文本中,并有自己獨特的感悟呢?
一、和諧、平等、唯美的氛圍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钡菍W生的這種對探究的興趣,需要教師去激發(fā),需要教師營造一個寬松的氛圍。
亳州市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討會上,王海燕老師執(zhí)教《觸摸春天》,給與會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老師在課堂上給學生營造了一個和諧唯美的氛圍:詩一樣的語言如涓涓細流,流進學生的心田,把學生帶入多姿多彩的世界。比如教學“安靜整天流連于花叢中”王老師過渡語:她簡直就是花仙子,身上滿是花香的味道,她流連的僅僅是花香嗎?她捉住的僅僅是蝴蝶嗎?學生此時此刻,思維處于激活狀態(tài),七嘴八舌地說:她還流連春天,她還流連美麗的大自然,她捉住了整個春天……再比如教學捉蝴蝶環(huán)節(jié),王老師過渡:一個鮮活的小生命在她的手中,這是一次全新的經(jīng)歷,她的心靈也幻化出一只美麗的蝴蝶,此時此刻,安靜的心靈是一個怎樣的世界?學生小手舉得高高的,你爭我搶:她的心里不再一片漆黑,她的內(nèi)心充滿光明,她的心靈是彩色的,她的心靈是多姿多彩的……
我們必須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自由的課堂氛圍,當然這也是閱讀教學中張揚學生個性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倡導自主學習的今天,實現(xiàn)語文教學觀的根本改變,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不僅是民主型師生關系的體現(xiàn),也是個性化閱讀的需要。
二、獨立自主地深入課文
語文教學是有血有肉、有形態(tài)、有色彩、有神韻的,更有一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需要學生靜心去讀,耐心去品,放飛想象的翅膀,形成個性化的認識。也只有自由和諧的閱讀空間,才會讓這一切成為現(xiàn)實,使閱讀課堂呈現(xiàn)出一種機敏的靈動,迸射出智慧的火花。
五校教師聯(lián)誼活動中,沈冉老師執(zhí)教的《觸摸春天》,能夠立足文本,引導學生抓住文本,抓住重點詞、句、段,體會文本的內(nèi)涵。沈老師抓住2、3段,“整天、流連、神奇的靈性、極其準確”,通過朗讀,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到作者用詞的準確,另一方面又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到安靜是一個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女孩。在“攏住蝴蝶──放飛蝴蝶”這一主要片段中,沈老師引領學生探安靜之內(nèi)心,究作者之感受,品語言之魅力。之后老師又提出這個有眼睛的蝴蝶被看不見的盲女孩給抓住了,安靜的心里很高興,有美妙的感受,但安靜為什么要把蝴蝶給放飛呢?學生的思維得到盡情的展現(xiàn),從字里行間追尋體驗作者的感受,讓學生對此有自己的感悟。
對小學生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保護他們研究問題的積極性、主動性。教師向學生提供的是強有力的信息、洞察力和指導,既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對個體發(fā)展獨特性的認可,幫助學生接納自己、擁有自信,同時又能調(diào)動學生內(nèi)在動機,進行自覺的內(nèi)省、反思,從而促進學生個體對問題的深層思考。
三、體驗文本美妙的境界
我們提倡的個性化閱讀顯然非常注重自己獨特的閱讀體驗。同樣是《觸摸春天》,秦萍老師上出了另一番風采:讓學生緊扣“流連、走得很流暢、沒有一點兒磕磕絆絆”等詞語,結合生活實際和人物特點,想象安靜被花香吸引,整日流連于花間的情景,從而感受安靜對美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面對《觸摸春天》這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散文,面對學生的年齡特點,秦老師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力圖讓學生在讀懂文字的基礎上,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語言文字,努力使其變?yōu)樯挠縿印?/p>
我在教學這篇文章時,引領學生在盲童安靜的內(nèi)心世界里來回穿梭,讓學生去體驗一個盲童的喜怒哀樂,安靜的眼睛雖然失明,但她心靈的窗戶并沒有關閉,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還有一種就是用心靈看世界。她放飛了可愛的小精靈,蝴蝶在她八歲的人生劃過一道美麗的弧線,她久久地張望著,她仿佛看見了什么呢?學生思索片刻,踴躍發(fā)言,稚嫩的語言彰顯著純潔的心靈。學生沉浸在美妙的情境中,享受著生命的躍動。
唯美的文本,在開滿鮮花的春天里我們靜靜地望著安靜春天般的笑臉,觸摸著她熱愛生活的心靈,傾聽著她熱愛生命的心聲。
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一節(jié)節(jié)充滿個性化的課堂,給了我們太多的思考和反思。而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后的反思,結合學生的思維,給孩子們一個正確的導向,就能加深語文學習的深度,延長語文學習的長度,更大程度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更大限度地體現(xiàn)孩子的個性。這樣,我們所提倡的個性化閱讀才能彰顯出它特有的力與美。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2]支玉恒.支玉恒老師教語文[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