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玲
摘要:魯迅是我國古代文學最優(yōu)秀的承傳者,同時也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最成功的開拓者,是我國現(xiàn)代最偉大的作家之一,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魯迅的一生,對中國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當今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進程中,魯迅的文學作品仍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是教育青少年、凝聚和激勵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
關鍵詞:魯迅;教學;文學作品
中學語文教學有三大難:“文言文”、“作文”、“周樹人的作品”,“周樹人”就是魯迅。中學語文教材中,魯迅文學作品教學一直是一個難點。魯迅的思想博大精深,其文學作品出神入化,對中國文化的發(fā)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重視魯迅文學作品教學,對于提高學生文化素養(yǎng)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為魯迅所處的時代與現(xiàn)代人的生活相去甚遠,加上他的作品文言成分較濃,思想意蘊比較深刻隱晦,教學起來有一定的難度。社會發(fā)展到今天,現(xiàn)在的學生對魯迅文學作品中特定的社會背景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更加感到難以理解、難以把握,普遍對學習魯迅文學作品不感興趣。作為語文教師,要首先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并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正確引導和積極鼓勵,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對魯迅文學作品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對魯迅文學作品的學習熱情。
一、親近魯迅
我們要做好魯迅文學作品的教學工作,首先要在教學中傾注情感,選準教學切入點,導語簡明扼要,明快有活力,創(chuàng)設最佳課堂情境,真正把學生的學習熱情帶進課文中來,以期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在新課程背景下,要想搞好魯迅作品教學,首先必須打破陳舊的思想桎梏,從魯迅各個階段的實際出發(fā),正確引導學生認識魯迅的本真,還學生一個真實的魯迅。例如:《社戲》是魯迅的一篇小說,文中的平橋村就是現(xiàn)代版的“世外桃源”,那里山美,水美,人更美,尤其是一群淳樸、可愛的孩子,他們聰明活潑、膽大心細、熱情、友愛,具有未被宗法禮教束縛的個性和未經(jīng)封建思想毒化的人性?!耙购娇磻颉?、“偷豆”等事件,寫出了兒童的天真純樸,這些作品充分繼承了傳統(tǒng)的寫人記事的長處,再現(xiàn)民俗,重溫人情,呼喚童真,把握好這一點,選擇好作品這個突破口,就能讓學生的思想感情、生活經(jīng)歷與魯迅先生的童年生活情趣形成共鳴,讓學生感到魯迅并不神秘,進而對魯迅作品產(chǎn)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與魯迅的親近感。
在教學魯迅作品時,還要把魯迅融入現(xiàn)代人們的思想意識和文化意識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再現(xiàn)魯迅生活的時代和生活的環(huán)境,便于學生理解魯迅及其作品。還要特別要注意啟發(fā)、引導學生將魯迅文學作品與當代文化和思想的關聯(lián)思考。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帶領學生暢游魯迅故居和優(yōu)美的如詩如畫的江南水鄉(xiāng),在自然風光、民俗旅游中,認識江南水鄉(xiāng)的旅游文化;了解取材于魯迅作品的文化藝術建筑等,如“咸亨酒店”、“三味書屋”、“紹興黃酒節(jié)”、“烏蓬船旅游風情節(jié)”、“魯迅文化藝術節(jié)”等等,感受到魯迅作品不朽的藝術魅力,從而激發(fā)學生對魯迅及其作品的學習熱情。
二、理解、研究魯迅的作品
魯迅作品教學,首先要求教師自己具有扎實的中外歷史知識。教師要了解魯迅的生平、思想及創(chuàng)作道路,還要有一定的中國古代文化和外國文學的基礎知識。學習魯迅作品,不能就事論事,孤立地分析一篇文章,要看到有關文章與課文的聯(lián)系,看到時代的意義,要多閱讀一些與課文有關的寫作日期相近、思想內(nèi)容相似的魯迅作品和有關的書信、日記、回憶錄等。要提高魯迅作品教學的質(zhì)量,關鍵還是教師自己先要讀懂魯迅的作品,加深對魯迅作品的理解,教師的學識既深且廣,課堂講授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教師精辟的觀點、廣博的學識、生動的語言、恰當?shù)呐e例、必要的引證是吸引學生的強大磁力。只有這樣,才能游刃有余地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思考魯迅,理解魯迅,學習魯迅,學習他對問題觀察、思維的方法,學會魯迅式的“冷眼向洋看世界”的思考,并且注重他的作品內(nèi)容和形式的統(tǒng)一,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和鑒賞能力,加深對魯迅作品的學習理解。
三、學習魯迅的精神
學習魯迅,重要的是學習一種精神。魯迅的“立人”精神,是魯迅精神的靈魂?!皺M眉冷對千夫指”的錚錚鐵骨的精神,讓我們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坎坷的人生;“俯首甘為孺子?!钡木?,讓我們有足夠的熱情對人民耿耿忠心,有益于社會,有益于民眾,有愛心、耐心去面對身邊的弱勢群體;永不屈服的堅韌的戰(zhàn)斗精神,讓我們勇于面對困難,不妥協(xié),不懈?。徊┎杀婇L、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讓我們不狹隘,不守舊,勇于學習,善于創(chuàng)造……這些正是我們當代人必須學習魯迅,理解魯迅,從魯迅的偉大人格力量中不斷吸取養(yǎng)料的重要原因。魯迅精神是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中學生更應該繼承這份遺產(chǎn),為我們未來的建設者打造一副錚錚鐵骨。
總之,通過魯迅作品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是教學魯迅作品的終極目標,魯迅作品教學,既要結合魯迅生平及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又要在此基礎上拓展延伸,做到與時俱進,把魯迅融入現(xiàn)代人的思想意識和文化意識領域中,深刻理解魯迅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和文化內(nèi)涵,充分感受魯迅作品不朽的藝術魅力,從而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