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梅
摘 要:音樂課堂的歌唱教學要強調音色的動聽,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重視歌唱方法的運用,用輕聲歌唱來感知頭腔,用科學呼吸來支撐聲音,用飽滿情感來準確表達,幫助學生實現(xiàn)輕松自如地科學歌唱。
關鍵詞:音樂教學;歌唱教學;音色;呼吸;情感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31-0087-01
動聽的音色是科學歌唱方法的呈現(xiàn),只有掌握了正確的歌唱技能,才能實現(xiàn)歌唱的優(yōu)美動聽。為此,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掌握歌唱中有效的發(fā)音方法,幫助學生運用科學的歌唱打造動聽音色。本文從用輕聲歌唱來感知頭腔、用科學呼吸來支撐聲音以及用飽滿情感來準確表達三個方面,闡述了歌唱中動聽音色的打造方法,幫助學生全面提升自身的歌唱水平。
一、用輕聲歌唱來感知頭腔
頭腔的運用是科學歌唱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要結合輕聲歌唱的訓練方法,幫助學生找到歌唱中輕松的感覺,引導學生更準確地把握高音音準,學會運用頭腔共鳴的技巧。正如一位歌唱家所說:“誰掌握了頭腔,誰就掌握了自如的歌唱?!鳖^腔共鳴的巧妙運用可以幫助學生糾正高音喊唱的錯誤,讓歌唱更加輕松自如。例如,在教學歌曲《太陽出來喜洋洋》時,教師在課堂中可運用輕聲歌唱的方法來幫助學生找到頭腔,體驗歌唱中的共鳴。學生在歌唱中為了追求大音量往往會喉頭用力,給聲帶帶來很大的負擔,這種真聲運用過多的唱法在低中音區(qū)還好,到了歌曲的高音區(qū)就會顯得很費力,造成歌唱中錯誤的喊唱現(xiàn)象,喊唱不僅會造成音準的誤差,還會對學生的嗓音造成一定的損害,因此是一種錯誤的發(fā)音方式。為此,教師要針對高音歌唱來進行頭腔共鳴的訓練,具體可以運用輕聲哼唱的方法,引導學生感知和運用頭腔,學會高音位置的歌唱方法。教師可讓學生雙唇輕輕碰在一起,鼻孔微張、喉嚨打開,體會鼻腔和頭腔的共振,利用鼻子和頭部的哼鳴發(fā)出聲音,哼鳴的過程中教師要強調把聲帶解放出來,這樣才能避免喊唱,找到頭腔的感覺。
可見,歌唱中要科學運用頭腔,這樣就會讓歌唱變得更自如、更輕松。教師要結合輕聲歌唱的訓練方法,幫助學生解放喉頭,把聲音掛到高位置,體驗頭腔的共鳴歌唱,打造通暢明亮的音色效果。
二、用科學呼吸來支撐聲音
歌唱中動聽音色的打造離不開氣息的支撐,為此教師要進行科學的呼吸訓練,幫助學生把握氣息,學會胸腹式的聯(lián)合呼吸方法,做到氣沉丹田深吸氣,運用有效的呼吸進行氣息飽滿的歌唱,感知氣息支撐中聲音的渾厚,實現(xiàn)氣息控制過程中產生動聽的歌唱效果。例如,在教學歌曲《我們的田野》時,教師在課堂的歌唱訓練中可引導學生結合呼吸展開科學有效的練習,幫助學生深刻體會氣息歌唱的重要性,實現(xiàn)氣息支撐中優(yōu)美動聽的演唱。首先,教師運用打嘟嚕的方法來帶領學生感知呼吸,讓學生雙手叉腰,體會打嘟嚕的過程中腰部的擴張感。吸氣時教師要強調口和鼻子同時吸氣,要把歌唱氣息吸入腰部的支點,這個位置確切地說是肚臍以下二指寬的地方,通常稱之為下丹田。為了讓學生體會歌唱中氣息的慢慢流動,教師可采用想象的方法,引導學生想象桌子上有灰塵,要用嘴將灰塵吹走,可桌子上又放著一碗水,吹灰塵的時候不能讓灰塵飛到碗里,這就需要吹氣的時候有一定的控制力,不能氣流過大過猛,教師可運用這種形象的方法去引導學生體會歌唱中氣息的保持和輸送,發(fā)揮氣息有效的支撐作用。
可見,學生在歌唱的過程中,要學習正確的呼吸方法,這樣才能打造更加動聽的音色。為了幫助學生把握正確的呼吸,教師可采用訓練結合想象的策略,幫助學生體會氣息的科學運用。
三、用飽滿情感來準確表達
歌唱中的動聽音色,除了技能技巧的熟練掌握,情感的表達也是一個影響音色的重要因素,因為歌唱中如果沒有情感的加入就會顯得蒼白而缺乏表現(xiàn)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情感在歌唱中的表達,要借助有效的訓練方法,幫助學生提升情感的表現(xiàn)能力,做到以情帶聲的動情歌唱。例如,在教學歌曲《紅星歌》時,教師在課堂的歌唱訓練中,可針對情感的表達進行科學的引導,幫助學生聲情并茂地進行歌唱。為了訓練學生的情感表現(xiàn)能力,教師可從動作的表現(xiàn)入手,帶領學生加入肢體動作來輔助情感表達,讓學生在歌唱中跟隨歌曲演唱的情緒起伏,加入自然大方的手部動作,帶動情感自然流露。同時教師還要強調表情、眼神的重要性,要根據歌曲的內涵情感,加入恰如其分的表情及眼神,將歌曲《紅星歌》中堅定、樂觀、頑強的革命斗志全面展現(xiàn)出來,打造歌唱中以情帶聲的動人音色。
歌唱少不了情感的表達,這是影響音色動聽與否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師要借助表情及動作的訓練來幫助學生準確表達情感,以實現(xiàn)以情帶聲的歌唱效果。
四、結束語
總之,在音樂課堂中,要想打造動聽的音色,就要注重歌唱方法的科學訓練,要借助頭腔的巧妙運用、氣息的科學運用以及情感的準確運用,去實現(xiàn)歌唱中輕松自如的表達與呈現(xiàn),幫助學生在科學訓練方法的指導下,找到準確的歌唱位置,打造無比動聽的完美音色,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施慧珉.小學音樂教學有效性的實施策略[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0(03).
[2]謝劍芬.談多媒體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2(03).
[3]謝美琳.談小學低段音樂教學中節(jié)奏感的培養(yǎng)[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