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市周市鎮(zhèn)永平小學 羅奕青
寫作與閱讀是小學中高年級語文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活動中的兩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通過大量的感知和積累,更方便地使用語言和寫作。為了有效地減少語文課堂上高分低效的問題,有必要努力實現(xiàn)讀寫一體化發(fā)展。本文分析了閱讀與寫作的整合關系,研究了實現(xiàn)閱讀與寫作整合的重要策略,將閱讀與寫作融入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以期促進閱讀與寫作一體化的發(fā)展目標。
語文課堂的導入非常重要,導入得巧妙、得體,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整節(jié)課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還能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知識之間的遷移。下面的案例中的老師就很好地實踐了這一理論。
案例1:《競選州長》的導入
師:同學們當中有誰讀過馬克·吐溫的作品?你們認為他的語言風格怎么樣?
生1:幽默。
生2:辛辣的諷刺。
師:對,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代表馬克·吐溫這一語言風格的小說《競選州長》。
教師以馬克·吐溫的幽默小故事導入,一方面使學生興致勃勃地進入教學情境中,同時通過自己的思考以及教師的分析概括,讓學生對馬克·吐溫的語言風格有了大致的印象。由這則小故事所反映的語言風格自然而然地遷移到了新課的語言特色中。教師通過簡短有力的導語,讓學生不知不覺地產(chǎn)生了知識的遷移與轉(zhuǎn)化。教師富有教育智慧,學生學得也更有效率。
案例2:《好嘴楊巴》的導入
老師首先在黑板上板書“好嘴”,然后提問:同學們,從你的角度來理解,什么樣的“嘴”才算是“好嘴”?你能舉例子說明嗎?(教師鼓勵學生談出不同的理解),有的學生說:“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應該稱得上是好嘴?!庇械膶W生說:“左右逢源,說話圓滑的是好嘴?!边€有的學生說:“妙語連珠,聲音好聽的是好嘴?!薄鎸W生各種各樣的觀點,我沒有簡單地加以否定,而是肯定了學生敢于發(fā)表意見、善于動腦筋,同時自然地過渡道:“同學們,老師悄悄告訴你一件奇怪的事,在一個故事中,主人公楊巴只說了一句話,卻被稱為好嘴,你知道他為什么能稱得上是‘好嘴’嗎?”(板書:楊巴)
本節(jié)課師生間的互動是和諧、融洽的,營造了一種民主、平等的良好教學氛圍,這有益于 形成穩(wěn)定、和睦的師生關系。這在無形中也達成了融情維度的第三層次和第四層次——互納、互愛。
學生的語文學習不僅僅是對課文有了一定的理解就行,因為語文學習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那就是要指導學生進行寫作,所以,我們在進行語文教學的時候,還要能找準課文中能夠引發(fā)和指導學生進行寫作的“感點”,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寫作技能的指導。
片段:遠近高低各不同——對同一故事中的不同人物加以多角度地、多方位地、發(fā)散式地抓“感點”訓練。
師:對于同一個故事中的不同人物,因為我們讀書時欣賞的角度不同,會產(chǎn)生不同的讀后感。下面四人小組先展開討論,選出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個故事,就不同人物在同一故事中的表現(xiàn),談談自己的讀書收獲,再以小組匯報的形式向全班交流。(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氣氛非常熱烈)
生1:老師,我從《孔明揮淚斬馬謖》這個故事中想到諸葛亮雖是個足智多謀、料事如神的人,可在派人守街亭這件事上,卻錯用了紙上談兵的馬謖,結果失去了街亭,這使我想到“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其實生活中再聰明的人也不可能考慮問題十全十美,也會有失誤的時候。比如我們的班長也是個很聰明的人,數(shù)學考試幾乎每次全班第一,可有一次期末考試中,他竟然漏做了一道題,這也說明了“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從失街亭這件事我還想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如果不用寸之所長,只用尺之所短,那么定會釀成大禍,到時就追悔莫及了!
師:你巧妙地抓住了“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和“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這兩個切入點,分別發(fā)表感想,真是精彩!那讀了《孔明揮淚斬馬謖》這個故事,你們組的其他成員有沒有不同的感受呢?
生2:馬謖立下軍令狀后卻狂妄自大、剛愎自用,不聽諸葛亮的安排,把營扎到山上,使得街亭失守,自己也被斬,所以我覺得自以為是、狂妄自大的人往往會犯大錯、釀大禍。有一次學游泳,教練讓我在淺水區(qū)練習,我卻覺得自己學會了,就趁教練不注意,偷偷溜到深水區(qū)游,沒想到水深得很,把我的人都淹沒了,根本游不起來,幸虧游泳館工作人員及時發(fā)現(xiàn),多危險?。?/p>
師:你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馬謖致命的弱點,而且能聯(lián)想生活中游泳的例子來抒發(fā)感想,很好!
生3:馬謖熟讀兵書,在軍事上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所以諸葛亮派他守街亭,可他卻只會“紙上談兵”,使得街亭失守。我想:學知識,要學會在實際生活中靈活運用,這很重要。
師:是的,知識只有學以致用,才能體現(xiàn)它的服務價值。
生4:王平和馬謖一起守街亭,當王平看到馬謖不聽勸阻時,能夠信守諸葛亮的叮囑,率領本部在山的兩邊扎營,以便照應。王平是個信守承諾的人,我很欣賞他,所以我寫作的切入點就是“做人要信守承諾”。我舉的事例是自己答應同桌保守小秘密,可自己卻出爾反爾,結果破壞了同學之間的友誼?!?/p>
反思:在這一片段中,我引導學生對同一個故事中的不同人物,從不同的角度抓住感“點”來交流。通過指導,學生們對《孔明揮淚斬馬謖》的故事有了不同的感悟。學生之間有著不同的見解,這就為練習打開了思考和啟發(fā)的大門。它也體現(xiàn)了學生習作的個性化,為學生有創(chuàng)意地習作搭建了平臺。而最有價值的事就是引導學生用實際來講述實例情感,使感受更具針對性,為寫出有血有肉的、有真實感情的習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總之,良好的閱讀意識應具有時代氣息和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善于聯(lián)系實際,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課本中的范文,發(fā)現(xiàn)范文本身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啟發(fā)學生得出結論:如何給課文一個精彩的結尾?一個精彩的結尾可以讓文章增色許多。這種“現(xiàn)實”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jīng)驗或某種社會現(xiàn)象。結尾可以引導學生總結自己對原文的理解,也可以深化文章的中心,還可以發(fā)出號召等,但這都必須要恰當回扣“讀”的內(nèi)容,與前文貫通,渾然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