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青
(江蘇省如東縣掘港鎮(zhèn)童店小學,江蘇如東 226400)
體態(tài)語(Body language)又稱“肢體語言”,是使用身體動作表達情感、交流信息和說明意向的溝通手段,是人們在長期的交際中形成的一種特定符號系統(tǒng)。在英語教學中運用好體態(tài)語,有助于在學生仔細觀察和心領神會的同時,增強語言的感染力,促使其主動修正完善或增強信心。
著名作家羅曼?羅蘭曾說過:“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紀培養(yǎng)成功的語言,比嘴里講的復雜千萬倍的語言[1]?!蔽⑿κ侨澜绲耐ㄐ凶C。在課堂教學中,微笑能夠起到一定的引導示范效應。運用好微笑,能給學生帶去更多的友善與愉悅之感,引導他們在主動接受中自覺調整學習心態(tài);更利于師生之間的友好溝通,從而形成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通過微笑,為學生傳遞更多的激情與正能量。如在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的“Story time”教學中,筆者面帶微笑走進課堂,并且?guī)Я艘粋€包,請學生就包里的內容進行猜測,“Can you guess what is it?”很多同學認為,里面肯定是好東西,是送給某個學生的禮物。這時,筆者從包里拿出了一大袋方便袋,提出了這樣的問題:“What should we do to keep our city clean?”此時,學生都有了一定的理解。圍繞上述問題,引導學生從“take bus to school”“walk to school”“move some factories”“plant more trees” 等 方面,主動圍繞“If you are mayor, how are you going to ask your people to do?”提出相應的觀點和看法,幫助他們從相應的語篇內容中找出更多的策略。受到微笑的影響,很多學生便主動思考和發(fā)言,提出自己的意見和觀點。
教師放松心情,帶著激情和熱情融入課堂,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仿效機會。教師面帶微笑授課,能幫助學生放松情緒,使他們主動與教師對話,大膽說出問題,從而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和積極的情感體驗。
愛默生說:“人的眼睛和舌頭說的話一樣多,不要字典,都能從眼睛的語言中了解一切。”眼睛素來被人喻為“心靈的窗口”,眼睛的表情,遠比人類煩瑣的語言來得豐富。通過眼睛表達一定的情感,更能起到“無聲勝有聲”的作用[2]。課堂上,教師經常采用親切關懷的眼神來回巡視,能使學生感受到親切友好的環(huán)境氛圍。
教師運用好眼睛,能帶給學生更多的親和力和向心力。如在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2 Good habits的“Story time”教學中,根據“The importance of good habits”的表達主題,可引導學生對“Do I have good habits?”進行深入思考,鼓勵他們說出各自生活中的好習慣。在學生交流時,教師來回巡聽,對一些好習慣,如按時起床、幫助父母做家務、上學不遲到早退等投以肯定欣賞的眼神,給他們親切的關懷。在學生表達受阻的時候,教師則投以鼓勵的眼神,鼓舞他們認真思考,引導他們結合課文內容進行深入拓展想象,幫助他們表達。很多學生就“Why should we keep good habits? ”主動提出自己的意見,能夠結合自身的理解,形成更多行之有效的價值信息。
活用多樣化的眼神,幫助學生在主動接受相應的指點中,形成多樣的感知和深厚體驗。教師根據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綜合運用好欣賞的眼神、激勵的眼神和鞭策的眼神等,讓他們在心領神會中主動修正或完善自我,不斷增強自我調控的能力。
動作是師生之間語言溝通的重要符號,能讓學生在主動揣測和深入思考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感知與體驗。在英語課堂中,教師應圍繞課程教學內容,模擬展示相應的動作,讓學生在深入理解的基礎上,獲得豐富的文化意蘊。學生通過動作模擬,能獲得實踐嘗試的機會,加深他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教師運用好動作展示,能給學生更多遐想的空間。如在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的“Story time”教學中,結合“The different characters of animals”的特征,可運用動作模擬猜測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師可模擬動物做出一定的動作,鼓勵學生猜測“Can you guess what's the meaning?”幫助他們根據相應動作進行思考。教師可模擬猴子抓耳撓腮的動作,讓學生在說出動物名稱(猴子)后,圍繞“How are you going to introduce the monkey?”進行表達,幫助他們深化理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建議學生模擬相應的動作,鼓勵他們就各自的模仿角色深入介紹,幫助學生強化記憶。學生通過各種動作的模擬展示,能夠有針對性地說出自己的想法,進入深度學習的境界,增強學習的好奇心和新鮮感,釋放無窮活力。
教師以動作模擬活躍課堂教學,讓英語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活潑,幫助學生在揣摩、交談中獲得深刻理解。根據學生的動作模擬,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提示,幫助他們在運用中獲得更多的感思。教師結合這些動作,引導學生在主動跟進中拓展思維,增強學習的自覺性,提升學習效果。
在英語課堂中,運用擊掌鼓勁,能在彰顯關懷和激勵的基礎上,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親切關懷和真誠問候,給他們更多的自信和動力,從而使課堂教學效率最大化。
熱烈的掌聲能給學生更多的鼓舞與支持。如在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5 Signs的“Story time”教學中,結合學生對“How do you understand signs”的理解,可表揚他們的朗讀、互動和創(chuàng)意等,讓他們在備受關注中增強學習的動力。對朗讀對話流利的學生,不妨送上一句“You are very good!”同時,多為朗讀較好的學生掌聲,并歡迎他們主動到講臺前,現場為大家朗讀,強化感染力;另外,在英語課堂中,教師還應根據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引導他們運用情景劇展演的形式,圍繞“What did you find in the story?”予以表述,并對他們的精彩表演予以鼓掌。根據學生的表演,教師可以組織他們進行競爭,選出優(yōu)良的小組,鼓勵其他同學多給予熱烈的掌聲,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
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多從他們的閃光點出發(fā),多給他們相應的掌聲,讓他們在備受關注的前提下獲得更多鼓勵。在課堂中,教師應多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號召其他同學為優(yōu)秀者鼓掌,從而有效提升他們參與英語課堂的熱情。掌聲能夠激發(fā)學生釋放潛能與動力,使他們樂于學習,取得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
由此可見,在英語課堂中,教師應運用好體態(tài)語,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方式,讓他們在深入揣摩和主動接受中,獲得語言表達的內涵。真正發(fā)揮體態(tài)語的“言外意”功效,多給學生自我思考的機會,感染他們的情緒,增強知識講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