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友芬
【摘要】小學語文的課內外閱讀主要是建立在語文教材上,以此向外擴展。學生在課堂中得到的應該是閱讀的方法,將方法運用在課外閱讀上。在小學生這個學習階段,提高他們語文學習效率以及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是通過課內和課外閱讀的有機結合實現的。其教學效果在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上體現出來,對這個年齡段學生的價值觀培養(yǎng)也有很大的影響。由此可見課內外閱讀的重要性。本篇文章就將對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的整合展開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的特點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內容的設計,從而了解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的特點。了解教材的特點,才能夠更好地發(fā)揮這本書的長處,提高教學質量。
(一)編寫理念
統(tǒng)編版的教材的編寫理念上注重學生的年齡階段特點,以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質,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依據。因此在革命傳統(tǒng)教育、民族團結教育以及國家意識等部分進行強調。由此重視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教材里的許多選文都包含了傳統(tǒng)文化元素,意在提高學生的民族自信和認同感。
再者,編寫理念契合新課程的標準。即更加注重質量,減少量。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內容較少,因此編寫上考慮到難易程度的合理遞增。并且,更加注重學生的閱讀質量,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編寫理念的視角也就更多地從學生角度出發(fā),目的以擴充他們的詞匯量和積累量,并且擴展他們的思維。
(二)閱讀部分設計特點
在閱讀部分,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教材有以下幾個特點:
單元內容注重綜合性和實踐性。在內容設置方面,統(tǒng)編版教材嘗試融合多樣的知識,并且保證所學知識的實踐性。例如,學習傳統(tǒng)文化,單元文章的內容將具體到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具體表現開展。
重視語文的綜合能力。從課后題可以看出,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希望學生不僅能夠掌握基礎的語文知識,還能夠增強閱讀的理解能力,同時能通過問題或者閱讀活躍思維,訓練拓展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統(tǒng)編教材的板塊設計包括了單元導語、閱讀注釋以及背景知識普及。這些內容設計都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閱讀內容,同時讓他們能夠在缺少教師的幫助下,能夠進行自主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表現之一。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也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開展有效的課外閱讀。
二、課前預習時的有效整合
結合統(tǒng)編版小學教材的特點,分析其有效整合首先從課前預習入手。教材的內容綜合性較強,對于歷史這一部分,由于時間間隔較為久遠,學生很難聯系自己的實際生活進行分析,因此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難度。針對這一點,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例如提前讓學生閱讀與所學時代相關的文章。在這個預習的過程中,不僅能夠為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打下基礎,還能夠讓學生通過自主收集資源的過程中,提高整理資料的能力,了解更多閱讀資源渠道。
教材中有一課為《天路》。這篇文章是關于青藏高原的。小學生所了解的知識有限,可能不太了解青藏高原的氣候特點等。而通過資料,利用信息技術,他們能夠通過圖片、聲像等方式了解這個地方,從而能夠更深層次地了解文章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整合
實際上,語文教材對于學生來說就是學習閱讀方法的范例。因此,課內閱讀是課外閱讀的基石。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整合強調一種同步性,即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的有機結合。
(一)以課文作者為基點進行拓展
課文作者的背景、人生經歷以及寫作特點和風格,都能夠幫助學生有效開展課外教學。例如,學生在課內閱讀中學習了老舍的文章,通過課堂上了解老舍的人生經歷和寫作特點,在課外閱讀老舍其他作品時,理解度能得到明顯的提升。此外,教師可以通過文章的作者,將其相似風格的其他作品聯系起來?;蛘撸瑢㈩愃浦黝}的文章聯系起來學習,從而將課內閱讀延展到課外閱讀。
(二)以課文原著為基點進行拓展
在統(tǒng)編版的語文教材中,有些閱讀材料截取于原著。由于學生對于原著的了解知識較少,在主題和思想感情的把握上較為困難。教師應該就如何讓學生對整個原著具有一定了解進行拓展??梢宰屗麄兝眉倨跁r間,提前讀一讀原著。提前掌握和了解原著,避免了課堂上老師直接將人物的性格展現出來,而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進行總結,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四、結語
小學閱讀教學過程的開展,既需要課內閱讀作為基礎,也需要課外閱讀作為延伸,只有兩者的結合,才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效率更好地得到提升。教師在此過程中要注重自身指導作用的充分發(fā)揮,通過多種教學方式的應用,對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教學進行有效整合,真正拓展學生的知識量、閱讀量,讓學生能夠在課內外閱讀相結合的引導下得以更好素質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曾立莊.有教無痕 潤物無聲——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有效融合的策略[J].金田,2013(8).
[2]時麗萍.談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銜接的策略[J].家教世界,2013(4).
[3]周榮婷.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銜接方法初探[J].小學教學研究,2014(14).
[4]程琢琦.小學高段課內外閱讀交融式銜接教學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13).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