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成旭
【關鍵詞】 物理教學;存在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 12—0089—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高中的各個學科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課程背景下,要全面轉變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從而使高中課程的教學符合新課程改革的需求。高中物理教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更應該與時俱進,充分滿足新課程背景下的要求,才能實現(xiàn)物理教學的最終目的。但是就目前來說,高中物理教學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沒有完全和新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相符,從而使高中物理教學缺乏一定的有效性。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高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1. 教學觀念落后,“題海戰(zhàn)術”依然存在。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不斷深入,應試教育并沒有從我們身邊溜走,仍是現(xiàn)代高中教育教學的主旋律。高中物理教學作為一門理科課程,有大量的公式和定義,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記憶物理知識,會采用傳統(tǒng)教學觀念為學生布置大量的習題,讓學生反復練習,更好地記憶公式、定義。但結果往往適得其反,“題海戰(zhàn)術”不但不利于學生對物理產(chǎn)生學習興趣,而且會阻礙他們的學習動力。因此,改變高中物理教學觀念落后的現(xiàn)象極為重要。
2. 教學方法單一,缺乏互動。課堂作為教師與學生溝通的大環(huán)境,教師應該給學生更多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但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學課堂仍舊是教師“滿堂灌”,學生機械地模仿與記憶。教師占據(jù)了更多的主動性,而學生仍是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沒有形成課堂互動。這種沒有互動的教學方式不但學生不愛聽,教師也會缺乏教學激情,久而久之,便形成惡性循環(huán)現(xiàn)象,對高中物理教學十分不利。
3. 忽略實驗教學,不能活躍課堂氣氛。物理學知識蘊含在自然界各個層面之中,這也是其命名的由來。不可否認,物理教學中有很多抽象的理論知識,以及高精度的復雜計算,如果能夠將物理知識和物理實踐進行有機聯(lián)系,能夠讓學生了解到習題設置的用意,以及解決習題的意義。高中物理實驗本身就是相關教學的有機組成,不應該將這兩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人為的割裂。學生可以在實驗的過程中對所學知識有一個理性認識,以此有效調(diào)動課堂學習氛圍。
二、應對措施
1. 革新教學理念。高中物理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師生之間不僅僅要有信息傳遞,更要有情感方面的交流,情感因素是物理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種因素。因此,提高物理教學的質(zhì)量和水平,首先要求教師能夠轉變教學觀念,在備課時充分思考情感因素,根據(jù)不一樣層次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備考,力求在授課時能夠思考到大多數(shù)學生的狀況,以此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在進行課堂練習的準備時,能夠準備不一樣難度系數(shù)的題目,上課時由學生自行選取題目完成,這樣既能夠讓學生了解到課堂上所講的資料,又不會打擊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 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我們都發(fā)現(xiàn),在教學中教師風趣幽默的語言和生動的比喻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學生,使自己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并贏得學生的喜愛、敬佩,從而對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即所謂的“愛屋及烏”的效應。例如,在講“楞次定律”時,有的教師這樣比喻:在被太陽曬過的爛泥塘里,當有人踩上去時,爛泥面會阻礙你下沉;當下沉后,你想拔出腿來,爛泥又會阻礙你拔出腿來。這樣的講解不但讓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楞次定律,又能吸引學生,可謂一舉兩得。在這輕松愉快的問答之間不知不覺就說明了物體的重力勢能和質(zhì)量有關,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由于教學既是認知學習的過程,也是情感交流的過程,所以教師上課時的語言、語調(diào)、動作要富有感染力。富有情感色彩的課堂教學能激起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總之,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關鍵。物理難,所以很多學生的興趣不好建立,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的情況做好了解,及時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缺乏興趣的癥結所在。另外,教師也要更新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3. 關注教學實驗。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開展物理實驗教學,使學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識,清楚物理原理的來源,明確物理現(xiàn)象,對物理公式的理解更透徹,引導學生動手操作物理實驗,訓練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這樣能有效活躍物理課堂的氛圍,使教學環(huán)境不再沉悶,為每個學生提供動手操作物理實驗的機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觀察實驗結果得知物理知識的變化過程,以及物理公式的來源和推導過程。例如,在學習“測定金屬電阻率”實驗時,教師先演示物理實驗的操作步驟,再組織學生進行操作,使學生全面掌握和理解實驗原理,清楚電流表和電壓表的使用方法,學會用電壓表測定電阻兩端的電壓,應用電阻公式,計算出流過電阻的電流,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能力。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