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貴香 孫巧花
摘要:隨著中職教育改革的推進,學校教育現已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家庭教育卻越來越不能適應學校教育的需求,由于每個家庭的不同,家庭教育已經成為制約學校教育的一個很突出的問題。本文分析了中職生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對中職家庭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中職生;家庭教育;問題與策略研究
隨著國家對于職業(yè)教育的重視,中等職業(yè)學校的教育質量日益受到社會的關注,中職生的健康發(fā)展是教育質量的重要體現。中職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他們多是被中考落榜的綜合素質相對低一些的學生,甚至有些學生初中未畢業(yè)就提前離開學校。在學習動機、學習能力、行為習慣、自律能力等多個方面,表現出與高中生有較大差距。就中職生現狀看,中職生的家庭狀況不容樂觀,調查顯示,部分中職生“問題家庭”的父母文化水平和家庭經濟水平不高,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中職學生來自喪偶、離異、子女長期交由他人撫養(yǎng)等的“非常態(tài)家庭”。家庭狀況以及由此形成的家庭內部關系無疑會對中職生的學校適應性及成長發(fā)展產生消極影響,了解這些因素的產生、作用途徑和過程,更有利于中職學校德育工作及家庭教育工作的開展。
一、中職生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1.家長不正確的思想和引導
中職生父母多數學歷層次較低,對待孩子缺乏,這些不良的心境會感染并影響子女的人格和成長;家長往往不能提供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良好的家庭氛圍。在生活上有愛喝酒、賭博等不良的習慣,這些都直接造成對孩子不良的影響。在引導上,不懂如何運用恰當的方法教育、引導孩子。由于社會上對中職學校的錯誤認識,和對自己孩子的學習不抱有希望,部分家長對孩子在校讀書成績怎樣,表現無所謂,關心的是其在校生活中錢夠不夠,吃的好不好等等,造成了這些學生愛慕虛榮,鋪張浪費。最后孩子接受不了學校的紀律約束不得不退學,把家長請到學校來希望能夠和家長結合來做學生的工作,但家長只是進行了簡單的詢問后茍同孩子的要求。所以不難看出家長不正確的思想和引導對孩子的教育影響很大。
2.只注重物質供給而缺乏親子有效溝通
很多學生家長認為只要無限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就是最大愛,而孩子對愛的需要不僅是物質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只要讓其吃好、穿好,讓孩子得到最大的物質需求就是愛孩子,其實這是一種無知的愛。在溝通方面,家長缺乏主動性,在溝通過程中往往心不在焉,敷衍了事。在溝通內容上陳舊狹窄,觀念上保守滯后,加上不具備相關的知識背景和生活體驗,不能用有效的和孩子進行溝通,導致親子關系惡化。孩子希望家長不只會對他們批評教育也能認同和贊許他們,在聽父母教導時也想父母聽聽自己的聲音;他們希望父母不僅是他們的親人,也是朋友。但是我們的大多數父母卻都忽略了這些,他們發(fā)現自己和孩子距離越來越遠,越來越難管教時,把責任都歸咎于孩子和學校,為孩子的不聽話而懊惱生氣,甚至打罵責罰孩子。
3.家庭教育缺乏和不合理教育方式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大部分家長往往把時間都花在掙方面,沒有時間教育孩子和孩子交流溝通。有些家長對子女不管不問、冷漠厭惡、打罵,覺得孩子不是讀書的料子,讀職校沒有出息,放棄了對孩子的教育,對孩子放任自流。平時在學校時接受學校監(jiān)管和教育,一旦放假后,在缺少有效的家庭管理和合理教育情況下,有的學生就閑散在網吧,歌廳,游戲廳等不利于其成長的娛樂場所。
二、中職生家庭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
1.家庭結構
家庭結構指家庭組織結構形式以及家庭成員在家庭組織中所起的作用。一個家庭的組織結構會影響到中職生的健康成長。一般情況下,一個簡單的家庭組織結構會使得整個家庭的溝通交流更加開放一些,這樣學生與家長的交流溝通都會更加的緊密。
2.家庭氛圍
良好的家庭氛圍,有利于家庭成員的相互溝通和感情的培養(yǎng),有利于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中職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反之,家庭氣氛的乏味沉悶,缺乏民主,往往造就了家長的獨斷專行,家庭成員之間缺乏溝通,中職生遇到的學習生活中的些許小事往往得不到解決,很容易誘發(fā)中職生的心理問題。
(二)家庭教育的影響
1.家長的受教育程度
家長的受教育程度在很多方面影響到中職生的心理發(fā)展。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愈高,愈有利于家長采取更加科學合理的教育方式,促進中職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一般情況下,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中職生的心理發(fā)展健康狀況成正比。
2.家長的教養(yǎng)方式
我們可以將家長的教育方式歸納為民主、專制和放任三種類型的家長,每種不同的教育方式在中職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方面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民主式的家長的教育方式一般比較開明,學生一般都能夠健康成長,形成獨立的個性特征,并且在自己的生活中遇到問題時,能夠細致的分析,不會粗暴的解決,性格不會很沖動。專制式的家長往往把自己的決定強加給學生,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自主自由的成長。放任式的家長很少能夠把自己的時間分給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對于學生除了經濟上的關心,其他的關心很少,導致學生的身心健康只能被動的生長,往往會帶來一定問題。
3.父母的性格特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學生從出生就一直和家長在一起,家長的很多方面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到學生的成長和發(fā)育。父母的性格特征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影響到學生性格的發(fā)展變化,從而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三)社會外因的影響
隨著信息技術的革新和發(fā)展,人們的生活和學習被這種信息設備所取代,很多孩子成了“手機迷"、“電腦迷"。在家庭中,家長已經不是青少年兒童道德的教育者和熏陶者。孩子們對網絡充滿了好奇,通過網絡可以迅速了解社會的各類信息,擴大了其視野和知識面。但同時他們在網絡面前往往會喪失自我約束能力,加上道德、法律意識較為淡薄,在網絡這個虛擬的環(huán)境中往往掌控不好自己,容易做出不道德、不合法律的事情。
三、中職生家庭教育存在問題的策略研究
(一)家長應遵循中職生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
遵循中職生心理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有利于中職生的心理發(fā)展。中職生在這一階段身體發(fā)展很快,心理發(fā)展落后于身體發(fā)展,表現出心理發(fā)展速度不同步的特征;中職生正處于認知容易產生極端、感情容易沖動、行為容易盲目的危險年齡時期。家長應該了解這些特征,認真把握中職生的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一方面要在生活上多關心中職生的成長,為其安排合理的膳食,讓中職生能夠構造強健的體魄,形成良好的身體素質;另一方面應該在心理上更要多關心中職生的成長,用平等的方式多和中職生進行交流溝通,讓其在特殊的年齡階段里能夠認真聽取父母的意見和建議,冷靜認真的處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塑造良好的人格。
(二)創(chuàng)建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
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有利于中職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中職生的成長過程中家庭氛圍越是寬松和民主越有利于中職生的成長。為學生提供一種非常寬松的家庭氛圍,中職生自我尊重感的加強,能夠提升中職生的自我認同感和成就感。當這種渴望成長和認可的欲望被滿足以后,他們才會真正的把自己當成家庭的主人來看待,將父母看做朋友,更加有利于中職生冷靜客觀的處理生活中遇到的事情。
(三)促進家庭溝通方式的多樣化
溝通方式的多樣化是促進中職生與父母良好溝通交流的有效方式。積極地溝通交流尤其是要重視溝通方式的選擇,要擺脫一味的說教,應該學會和學生討論問題。溝通的形式也應力求多樣化,遵循中職生的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以達到拓寬學生對道德認識的廣度,增加對事物復雜性的認識,最終達到逐步形成獨立觀點的認識。溝通的形式除了討論還可以采取談話和書信等多樣化的方式走近中職生的心理。
(四)開辦中職家長學校
中職家長學校是對中職學生家長傳授家庭教育知識與方法,提高家長素質的業(yè)余學校,主要是指針對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學生家長利用特定的家庭教育課程進行培訓的學校。
中等職業(yè)學校開辦家長學校,可以有效的幫助中職學生家長更新家教觀念,樹立正確的育人觀,實現從“自然父母”到“合格父母”的轉變;引導中職家長學習家教知識,掌握正確的育人法,實現從“一般育人”到“科學育人”的轉變,具有較廣的教育效果。
四、小結
綜上所述,認清家庭教育對中職生健康成長的重要意義,對于中職學校的學生德育工作起著正本清源的作用。中職生的健康發(fā)展受家庭因素的影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體的表現形式也不盡相同,然而,正視中職生發(fā)展中的家庭因素,營造良好和諧的家庭氛圍,實時開辦家長學校,更新家長的家教觀念,對引導中職生的健康發(fā)展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簡介:
李貴香,女,42歲,研究生學歷,日照市工業(yè)學校中專講師,山東省日照市莒縣人;
孫巧花,女,38歲,研究生學歷,日照市工業(yè)學校中專講師,山東省青島市平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