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氣瓊
貴州省興義市云南路小學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更新?lián)Q代異常迅速。作為新時代的教師,就必須勤于接受和努力實踐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學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養(yǎng);積極探索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不斷地學習和充電,使我們不但在理論上對教育、教學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而且在實戰(zhàn)課堂教學中還要取得不菲的成效?,F(xiàn)把我心里的教師繼續(xù)教育學習感受與同仁們分享:
作為教師,我們不應該只是一個教書匠,而是要讓自己成為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教育扶貧的引領者,學生成長的指導者,同時,要給自己定位角色,擺正位置,發(fā)揮好自己的職能,培養(yǎng)好祖國的下一代。樹立崇高的職業(yè)信念,為祖國的未來奠定良好的基石。為祖國教育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美好的春天。
作為教師,必須要有仁愛之心與道德情操,保護學生的安全,關心學生的學習,我們要深刻領會和踐行陶行知先生說的一段話:‘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漠里有牛頓,你的嘲笑里有愛迪生’,這段話就告訴了我們一個教育的真理,教師,也許你輕視和冷漠對待的學生中,將來會有杰出的人才,因此,教師應該真誠的熱愛和幫助每一個學生,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孩子,不放棄每一個學困生,永遠不要對每一個學生絕望。因為每一個孩子,無論他們將來怎樣,都會是國家未來的建造者。而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引導和他們成為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
扎實的專業(yè)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tài)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一名稱職教師的基本素質(zhì)。作為新時代的教師,就必須具備終身學習的理念,刻苦鉆研,嚴謹教學,不斷充實自己,在各方面做學生的指路明燈。為前行的學生引領未來。
我們應該更新教育觀念,這是一個自我發(fā)現(xiàn)與自我完善的過程,同時教師要不斷更新自己的角色定位。我們知道,中國傳統(tǒng)教育的基本精神與理想與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特征已經(jīng)格格不入,而今天,傳統(tǒng)教育的精神與理想,只能作為借鑒與研究的主題,不能像曾經(jīng)的他們所做的那樣去統(tǒng)治和控制學生的精神世界,這種精神綁架的行為,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是不可取的教學方式,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實施過程中,我們應該改變教育方法,勤于學習,樂于教學,通過不斷實踐去感悟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效應,這是傳統(tǒng)教育無法比擬的,在現(xiàn)代教育中,對于弒師學生的議論各抒己見,但是,作為老師,我們都應該想到,心理學里邊所存在的邊界感,如果越過這個邊界,對于他人來說就是地獄。的確有些教師是教學上的佼佼者,但在人的教育問題上卻是失敗者,讓學生受制于愛,困于關懷,僅僅頂著教師的頭銜去規(guī)劃別人的人生,這是愛的綁架,這樣的教育愛學生是無法承受的,對于此,我們應該銘記與深思,并時時提醒自己的行為對學生是否造成傷害。
中國教育與西方教育的不同,不僅僅只是教育方法上的不同,而是教育功能定位上的差異,在中國,平民子弟要想有所建樹、成為時代精英,就必須有吃苦耐勞、奮發(fā)拼搏的學習精神去參加公平的應試,中國教育的目的是排除一切背景和財富去考核孩子們的知識儲備,讓身處社會底層的人同樣可以有一條通向精英階層的道路,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去改變自己的命運與人生。而西方教育則是一種分層次教育,要成為精英,就必須從市場購買,買不起的人則自然被淘汰,因此,我們應該看到,事物的產(chǎn)生,必然存在差異,在不同藍天下的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是不同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教育孩子,要熱愛我們的祖國,成為對祖國和人民有正能量的人。
因此,對于學生我們應該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不能只以成績作為看點,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我們應該讓學生在我們的關心和愛護下健康成長,習得所得。
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于聽從老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xiàn)給學生,與學生通過交流達到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愿意接受,達到教育的目的。溫暖的話語,容易滋潤心田,可以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教師對學生必須要有一種充滿責任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
對于繼續(xù)教育學習,我的感慨頗深,做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有崇高的奉獻精神、高標準的師德,也需有先進完備的教學策略與方法。對每一個學生進行”因材施教”,給予學生學習上的指導,生活中的關心,認識的點撥,思想的疏導。并能公正、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滿足他們要求發(fā)展、要求進步的需要。不遺棄,不淘汰任何一個學生,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打好堅實基礎。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任重而道遠。振興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師,為使自己具有高尚師德,具有實施素質(zhì)教育能力與水平的而不斷學習,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滿腔熱血獻給教育,獻給學生,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合格人才。國要發(fā)展,國要強大,則教育必須先行,少年強則國強,所以我們必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勵志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