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希/黑龍江大學
首先,因為文學作品在創(chuàng)作中可以從頭到尾敘述,如果是中長篇的作品的話,幾萬幾十萬字非常正常。所以,拿到舞臺上,同樣交代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局,勢必要進行作品的二度創(chuàng)作,那么在再創(chuàng)作中,如何將大篇幅的文字轉化壓縮成3、4個小時的話劇并平衡其中文學與戲劇之間的邏輯問題和矛盾沖突。戲劇都有前身,但不是所有的文學作品都能改編成戲劇。冒昧的說一句,如果有一篇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假使它的開頭并沒有引人入勝,他還仍有機會在后面情節(jié)中讓人一睹它的美好。然而戲劇則不然,面對可能對作品陌生的人群,缺乏戲劇沖突是很難成功的。簡單來說,戲劇必須要有沖突,它可以是情節(jié)上的,也可以說人物內(nèi)心的,并且內(nèi)心的沖突也尤為重要。再也就是人物的變化,什么變化都好,總歸調(diào)動起觀眾的情緒,這樣才能出現(xiàn)戲劇反射出的演員與觀眾的互動。以《我本一無所戀》為例(后面簡稱“我本”),劇本的原身是黑龍江大學教授葉君老師出版的同名中篇小說《我本一無所戀》,然而就在已經(jīng)非常熟悉作品的基礎上,為了達到話劇的完美度,幾經(jīng)刪改和創(chuàng)作,最后呈現(xiàn)了該有的樣子。據(jù)我所知,就刪改了10遍以上。可見戲劇是可以成為一種可以很好地表達文學的形式,但必須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
在教育領域,學科建設和教學方式一直是業(yè)內(nèi)普遍關注的事情。就文學學科方面,學習文學的最主觀的方式是接觸文學,進而體味文學,從而悟入文學??墒菃螁问禽斎氲倪@個過程就漫長而又艱難。盡管,在某種教學程度來說,它又是唯一的。我這里要闡述的實踐教學簡而概之,就是讓學生走出課本,走出課堂。進入全新的文學世界,讓學生能在那里真聽真看真感受。使之成為故事中的人從而改變單一的讀故事的方式。拿我本一無所戀為例,如果讓我去讀當代文學的時候。我首先會選擇張愛玲,畢淑敏??赡懿粫κ捈t產(chǎn)生興趣,更甚至去讀它。但當我真正走進他的世界,加入了這次實踐教學,我懂了,那個時代下女性地位以及封建社會下的人的選擇所帶來的痛苦和煎熬。當然,革命時代下,蕭紅并不只是個所謂的高喊愛情的詩人。她是愛國的,只是說到底她仍是個女人。當然這些感悟也不僅僅是我個人的收獲,所有實踐教學課堂中的80多位同學都成為了蕭紅的崇拜者,那個感受不是由單一作品得來的,而是理解他為何寫?為誰寫。八十多位同學來自文學院的不同年級,從人數(shù)來說,一個優(yōu)秀的文壇洛神,一場成功的實踐教學能讓這些人受益匪淺,已是很成功的事了。這恰恰說明了在現(xiàn)行教育模式下文科學科實踐教學的可能性。再說,再創(chuàng)作的問題,任何戲劇的展示都需要兩位人物——編劇和導演。前面已經(jīng)說過,劇本就已經(jīng)是文學的再創(chuàng)作了。那劇本成型以后,創(chuàng)作就結束了嗎?并沒有!大家都知道,戲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以藝術創(chuàng)作大都有著一定的理想化。那么在排練之中。導演的作用就發(fā)揮起來了。他需要將那些有的不現(xiàn)實性和無法實現(xiàn)的東西合理化和生活化。這時在導演與演員的溝通的過程中,演員就會得到先后的對比,從而有一個綜合的理解。當然,演出之前細細的品讀一遍作品是必須的。做為一個實踐教學的親歷人,演繹一部作品遠比通過對讀來進入一部作品更容易讓人產(chǎn)生興趣。而興趣往往就是支撐你是否要嘗試和努力下去的原動力,也就是所謂的新鮮感,因此,回到最開始的話題,這是因為這可以使文科學生來這非文科學生產(chǎn)生對文學的興趣。我們才要創(chuàng)新這種模式的教學體系。人的主動和被動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一個50人的文學課堂能被調(diào)動的比例不可能是百分之百。而實踐教學,退一萬步講,一旦參與,難免要被實踐支配!
2017年11月7日8日兩天,文學院實踐教學研究中心項目話劇《我本一無所戀》在黑龍江大學音樂廳進行展演。每場1000張票三日內(nèi)告罄,火熱程度可想而知。于是歷時半年多的大劇終于登上舞臺。于我們自身,就著觀眾的反響來說,我們成功了!但是當掌聲與鮮花獻給我們的那一刻,僅僅只有那份榮譽嗎?想起那些個日日夜夜的排練和一次次與蕭紅內(nèi)心的碰撞。更像是得到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蛟S這才是文學所存在的價值和訴求。也是文學院進行實踐教學的希望!話劇就是實踐教學模式的一種體現(xiàn)形式。那么一臺話劇的成型與成功究竟都需要些什么呢?
(1)本身話劇的基本組成人員都是學生,那就一定要對他們進行訓練并且讓他們了解話劇,理解話劇。于是,在基礎的語言講解之后,排練之前,老師安排大家觀看了經(jīng)典話劇《阮玲玉》。為什么選擇她呢?因為本身二人屬于同一時期,又都是具有當時新思想新文化的社會女性。這樣,同學們在觀看的同時可能更加有代入感。再就是選角問題,在劇本中從角色出發(fā)選擇適合角色本身的學生加入,之后對演員進行解放天性訓練,畢竟都不是科班出身,純?nèi)绨准?,一定要有所解放。之后闡述劇本進行實地排練,從而使學生更加領會劇本意義和呈現(xiàn)的演出效果。選取最佳角色,完美的吸取各個角色特點同時融入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適應環(huán)境,這對于一些首度涉獵表演的文科生來說其實還是很困難的,畢竟要區(qū)分當時與現(xiàn)代和現(xiàn)實的不同,并且把自身抽離出來,融入角色的靈魂。拿我們導演的話來說,沒學過才更真實。
(2)既然要演,就必須在進行的過程中掌握臺詞功底和演繹技巧,使場次幕間順利流暢。因為話劇與電視劇不同,沒有NG,只能YESAND!所以學生從心里對電視劇和話劇的區(qū)別就特別重要。演員的狀態(tài),以及臺詞和身體表達,如何更好的融入角色,展現(xiàn)舞臺張力,都是困難。有些演員存在身體精神不夠松弛,無法進入場景,過程中銜接卡頓,情感上表現(xiàn)偏差,這些都是實踐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由于很多學生在演戲方面是是新人,沒有話劇經(jīng)驗,所以才會出現(xiàn)暫時性的錯誤。通過反復排練和滲透文學之后,使演員們達到一個疲勞期,那么在這個時候,或許起碼在最基礎的問題上,學生們已經(jīng)不會再犯低級錯誤了,這時話劇才基本成型。
(3)當然,一臺話劇,只有演員導演編劇也是萬萬不可的,好的戲劇的呈現(xiàn)??吭俸玫谋硌菁记?,臺詞功底以及出神入化的編排都不可能給人最直觀的感受。戲劇原本就是讓人看讓人聽和享受的。所以,在實踐教學的課堂中,我們還會培養(yǎng)一些燈光,道具,音效,妝發(fā)等技術性人物。這也是實踐教學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就像過河需要橋。好的文學作品的戲劇展示,幕后人員必不可少。甚至與演員之間兩者對比無法分清主次。所以好的幕后團隊也是支撐戲劇的核心力量。
本項目以原創(chuàng)話劇《我本一無所戀》的排練和演出為個案,研究文學學科尤其是戲劇文學課程的實踐教學方法,及其對學生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文科教學手段的豐富、校園文化建設乃至地方文化建設等方面的意義。促進文學教學多樣化,讓文學教育突破理論講授的限制,在體驗中激發(fā)文科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