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梅玲
安徽省天長市關塘中學
英語是中學課程當中一門基礎的課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在以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當中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現(xiàn)代英語教學基本都是應用類的教學模式,“以讀促寫”教學模式,可以幫助教師更好的改變中學英語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更好的提升教學的成績,增加學生的英語詞匯量,讓學生更好的積累寫作的素材,將學生所學的英語知識變成為自己所用的教學的材料,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也可以更好的提升學生對于英語的興趣,從而更快的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的水平,形成積極的寫作習慣。
“以讀促寫”是一種新型的英語教學模式,將其應用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過程當中是有一定的理論的依據的。首先,它是符合斯溫納的語言假說,斯溫納是上個世紀著名的語言學家,其認為語言只注重單方面的理解是遠遠不夠的,閱讀只是一個開始,并不是結果,只有將學生將閱讀中所吸收的養(yǎng)分應用到寫作當中,才能更好的提升學生對于閱讀的感知能力也才能培養(yǎng)學生對于閱讀的感情。其次是“以讀促寫”符合克拉申語言輸入假說。克拉申是美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其將語言學習比作杯子與水,沒有輸入水,杯子是空的,而輸入的過多,水則會溢出來。語言學習也是個積累的過程,如果只是一味的注重輸入而不去考慮輸出,就會有很多不好的教學效果的發(fā)生。因此,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當中,要更加的注重“讀”與“寫”之間的關系,讓“讀”與“寫”有效的結合,才能很好的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最后是“以讀促寫”符合構建注意理論。構建主義理論由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出,其指在學習過程中,知識是需要主體構建的,因此在寫作教學過程中,學生只有將自己所學應用到寫作當中,積累了屬于自己的寫作的材料,才能更好的創(chuàng)作和輸出,在這個過程當中,“讀”才是英語語言資料的最基礎的形成。
農村學生由于教學方式和課堂硬件的滯后性,在英語教學的過程當中存在著一些比較明顯的問題,很多的英語教師忽略了英語閱讀的重要性,將閱讀與寫作分開對學生進行教學,對于學生現(xiàn)階段的教學水平和閱讀的能力沒有更好的分階段性的針對性的訓練,對學生基礎階段的設置有沒有更好的目標跟蹤,有沒有合理的閱讀的方式和對學生有沒有針對性的閱讀材料的選擇,影響了學生的閱讀的方式,對英語寫作有重要的影響。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很多的學生也沒有更好的理解閱讀和寫作的關系,在日常的寫作過程當中經常性的有些錯誤發(fā)生,而且現(xiàn)階段,農村教學水平和硬件設置的滯后性,導致學生可閱讀材料的有限性,寫作素材非常的有限,也缺乏創(chuàng)新,現(xiàn)有的寫作過程經常出現(xiàn)模仿和抄襲的現(xiàn)象,并不能準確的表達學生自己的所想,所看,影響了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中學英語寫作教學,教師要正確的引導學生對于寫作材料的分類應用,將學到的知識更好的轉化成學生自己的知識,能讓學生更好的活學活用,素材的分類整理可以分為多個不同的方面:第一,是關于詞匯的積累和運用,如英語《Seasons》這一章節(jié)的學習,學習的主要內容為季節(jié)相關的內容,教師要求求學生將與天氣相關的詞匯進行相應的整理,如:"springy,summer,autumn,winter”等,還要將一些關于每個季節(jié)的天氣情況的詞匯進行相應的總結,像"sunny,cloudy,windy,rainy,foggy,snowy”等,以此類推,學生也可以根據日常學習的一些基本的詞匯進行分類整理,當再遇到這類型的主題寫作就可以更好的應用,提升了英語寫作的質量。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進行句型的整理和運用,英語寫作離不開句型的應用,除了要有豐富的詞匯量,還要積累一些多變的句型,學會用不同的句型表達同一種意思,如:我最喜歡的季節(jié)是春天,一般情況下按照常規(guī)的英語表達方式為:"My favorite season is spring.”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夠進行其他方式的表達,如:"I like spring best.”等,將這些最常見的句型進行歸納總結,在寫作當中就要活學活用,不能再同一篇的英語作文當中,出現(xiàn)大篇幅的相似的句型,讓文章顯得沒有生機,應用不同的寫作的模式,讓文章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痛死也提升了寫作的能力和英語的應用能力。
中學英語的教學過程當中,最重要的就是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寫作能力?!耙宰x促寫”的教學模式下,學生能更好的發(fā)揮其主管能動性,能更積極的寫作,通過閱讀達到對于寫作能力的提升。如,在學習《Where's your pen pal from?》這節(jié)課程時,為了能夠進一步的加深學生對于閱讀文章知識類型掌握,也為了更好的掌握學習當中的應用句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將學生根據文中提到的進行分組,countries,cities,and languages等知識,讓學生更加直觀、清楚的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這樣就能更直接的發(fā)揮“讀”與“寫”的不同的作用,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閱讀是語言知識輸入的過程,而寫作則是語言知識的輸出技能,如果想要提升學生的語言輸出技能,那么就必須從根源入手,這指的就是英語教學中閱讀與寫作的關系;英語寫作水平的提升離不開閱讀量的增加,教師可以根據口常的教學內容或者學生平時接觸的閱讀理解的課外書籍,根據素材本身的特點深入地進行挖掘。首先可以從一些基礎的詞匯入手,很多基礎的英語詞匯,放置在某一個英語環(huán)境中時,其基本的含義就會發(fā)生變化,需要學生們根據語境來判斷其含義,如"She wore a dark blue coat.""He felt very disappointedand depressed.”其中都包含“blue”這一單詞,但是在"She wore a dark blue coat.”這一句中的含義是“藍色”的意思,大意是“她穿了一件深藍色的外套”,但是將"blue”這一單詞放置在“He felt very disappointed anddepressed.”這一語境中時,他所代表的含義就是“憂郁的”,大意為“他今天孤獨而憂郁”,同一個單詞在不同的語境表達的含義是不同的,因此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理解詞匯本身的含義,并進行詞匯含義的延伸和拓展,一詞多解,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詞匯。
綜上所述,“以讀促寫”這種教學方法在中學的英語教學當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種的教學方法,農村的英語教師必須認識到“以讀促寫”教學方法的重要性和重要的作用,針對目前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運用新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認識到讀寫結合的必要性,改善目前農村英語教學的單一性,增加學生的詞匯量和知識儲備量,幫助學生活學活用所學的英語知識,針對日常所學的課本知識做訓練,從多方面多角度的提升農村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更好的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