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雯 李雪珍
摘 要:微課和電子書包都是教育信息化的“弄潮兒”,都在教學改革中發(fā)揮重要作用,但兩者交集較少。在分析語文課堂應用電子書包現(xiàn)狀和微課特點的基礎上,針對語文電子書包課堂教學現(xiàn)狀提出了將微課與初中語文電子書包課堂教學相結合的研究方案,對微課在語文電子書包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微課;語文電子書包;研究設計
近期掀起教育信息化的一大熱潮,教育領域在不斷探尋高效的信息化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在國外,較為成功的模式是將微課應用于顛倒課堂、混合學習等教育項目中,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影響最大的就是可汗學院教學模式。微課是傳統(tǒng)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特別是隨著手持移動數碼產品和無線網絡的普及,基于微課的移動學習將會越來越普及,微課必將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微課整合電子書包將會是未來教育的一個發(fā)展方向。
一、微課的涵義及優(yōu)勢
微課程即以微視頻為中心的新型教學資源,這一概念最早也是由佛山市教育局胡鐵生率先提出的。微課程的核心內容是短小精悍的課堂知識點教學視頻,圍繞該教學知識點的資源單元還包含其他與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類似的配套支持資源,主要有知識點框架設計,教學思路闡述、教學素材的收集與安排,可供獨立下載的視頻中的課件,課后深化學習的練習與測試以及師生互動等等?!拔⒄n”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填補了教學的需求,我們可以把“微課”看作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補充形式,它不僅適合于移動學習時代知識的傳播,也適合學習者個性化、深度學習的需求。
二、初中語文教學應用電子書包的教學現(xiàn)狀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教師的理念、教學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都將發(fā)生極大的改觀。我校先后被評為廣東省第三批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首批“廣州市教育e時代應用實驗學校”,番禺區(qū)電子書包實驗學校,參加了多次電子書包的專項培訓,擁有一支優(yōu)秀的實驗教師隊伍。運用電子書包的語文課堂革新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電子書包的出現(xiàn)是為了響應素質教育的實施要求,讓學生從“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在電子書包的使用中,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學生動手動腦,不斷投入,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學生會全神貫注地參與學習的過程。但電子書包的教學內容缺乏,學習資源空泛、流于表面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對電子書包的學習熱情很快被磨掉。
三、微課在初中語文電子書包教學中的應用案例
(一)應用案例教學過程
1.測試反饋(電子書包測驗模塊)
2.我展示,我精彩。我閱讀,我分享——小組代表展示閱讀成果
(1)推薦卡組
(2)旁批(讀書筆記)組
(3)主題感悟小組
(4)人物初探小組
3.我表演,我精彩(微課與電子書包的有效結合)
(1)觀看課本劇資源視頻:學生進入電子書包“互動討論” “課本劇表演作品展示”主題下觀看兩個課本劇表演視頻《勇斗章魚1》《勇斗章魚2》。
(2)小組討論:誰的表演最精彩?學生結合教師課前在電子書包高級學案中推送的微課資源《如何改編課本劇》進行個性化學習。
(3)投票選出出色小組。
學生進入電子書包“互動討論”“我來投票”主題對以上展示小組進行投票,選出表現(xiàn)最出色的2個小組。
4.我參與,我收獲
學生分享自己在本節(jié)課的收獲和感悟。
5.作業(yè)
進入電子書包“互動討論”“續(xù)寫”主題,發(fā)揮想象和創(chuàng)新,完成《海底兩萬里》的續(xù)寫《小達卡奇遇記》。
(二)應用案例教學反思
結合語文學科特點,本課主要運用了電子書包的測試反饋、“互動討論”的展示和投票功能。課前,本節(jié)課推送了電子書《海底兩萬里》及相關閱讀資料、微課《如何編寫課本劇》等,這種資源的推送和共享有效解決了學生閱讀材料缺乏的困窘,同時,微課的使用,讓學生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點擊視頻學習如何改編課本劇。電子書包的測試反饋功能可以即時將學生的測試情況用直觀的餅圖形式反饋,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對名著《海底兩萬里》的掌握情況。另外,本節(jié)課也結合“互動討論”的展示和互動功能,發(fā)表論題和主題,讓學生在課前將自己的名著閱讀成果上傳到“互動討論”的論題下展示出來,其他同學用回帖的形式對感興趣的作品進行點評。這種基于“微課”的個性化學習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熱情,讓更多的學生能參與到活動中來,這樣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名著的認識,另一方面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是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教學有效結合的體現(xiàn)。
四、結語
將微課引入電子書包課堂,微課能豐富電子書包的資源庫,可更好地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按需選擇學習,既可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是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這對探索初中語文電子書包課堂的教學模式,面向全體學生,提高電子書包課堂教學效率,指導電子書包教學工作具有現(xiàn)實意義。另一方面,目前微課大規(guī)模應用方面的研究和成熟模式較少,電子書包可以為微課提供穩(wěn)定的面向性和實用性廣的平臺。
目前將微課引入電子書包課堂的研究寥寥無幾,相關的教學運用方式和教學模式更缺少,本課題研究將構建基于微課的初中語文電子書包課堂的教學模式,有望借此新型教學模式解決傳統(tǒng)教學遇到的問題,提高教學效率和有利于新課程教育的發(fā)展。我們將積極開展研究,進一步驗證、推廣、完善應用基于微課的初中語文電子書包課堂的教學模式,克服客觀困難,多做主觀努力,力爭在該領域有新的突破。
參考文獻:
[1]焦建立.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
[2]胡鐵生.中小學微課建設與應用難點問題透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
注:本文系廣州市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基于微課的個性化學習策略研究”(課題編號為1201574355)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