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字”教學法是一種課堂教學改革中探索出的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其課堂教學模式為“預習——嘗試——探究——應用——歸悟”五個環(huán)節(jié)。它對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改變學習方法,挖掘潛能,提高效率和教師轉變角色都能起到重要作用。
關鍵詞:“十字”教學法;運用;作用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優(yōu)化課堂,歷史教學植入“十字”教學法,能夠更好地處理教與學的關系,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達到學生成功欲望滿足,課堂學習目標實現,實現高效課堂教學。
一、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十字”教學法的運用
“十字”教學法課堂模式每節(jié)課一般有5個環(huán)節(jié):預習、嘗試、探究、應用、歸悟。
(一) 預習
在預習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課前要布置導學案,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使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對歷史知識有初步的認知。如在預習《秦統(tǒng)一中國》一課時,帶著問題去預習:秦王嬴政是怎樣完成統(tǒng)一的?秦滅六國有什么歷史意義?秦統(tǒng)一初期可能會出現哪些不利于穩(wěn)定與發(fā)展的因素呢?又會采取哪些措施鞏固統(tǒng)一?
(二) 嘗試
在預習基礎上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預習的內容做相關的提問,也可以出一些相關的練習讓學生去做,來發(fā)現預習中存在的問題。對于課文的重點、難點,老師進行必要的補充和講解,使學生認識程度不斷拓深,形成新的認知。
(三) 探究
根據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分組討論,學生展示。通過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引導學生來解決問題,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如通過“秦朝的統(tǒng)一和鞏固對中國歷史的發(fā)展有什么重要作用?如何評價秦始皇?”的合作探究,解決上述問題,加深對課文的認識。同時也學會了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看待歷史問題的方法。
(四) 應用
通過學生運用新學知識當堂獨立完成作業(yè)的訓練,來檢驗學生對知識掌握和鞏固情況,同時學生在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中培養(yǎng)了歷史學科能力。
(五) 歸悟
就是對本節(jié)課文的內容歸納和領悟,幫助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形成對知識清晰的認知。同時引領學生聯(lián)系現實,形成對人生和社會的認識,體現歷史的價值。如通過《秦統(tǒng)一中國》一課學習,梳理了本課知識點,使我們了解到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開創(chuàng)了我國歷史的新篇章。他所采取的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對我國歷史有著深遠的影響,對我國多民族國家的形成有著積極的作用。
二、 “十字”教學法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一) 讓目標引領學習
教師在導入新課伊始,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和課程標準設計導學案,引領學生主動獨立的學習,在思考中嘗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生明確了目標后,有抓手,有方向,這樣就有利于知識的整體把握,整體理解,使學生達到了認識程度的不斷拓深,形成新的認知。
(二) 讓學生改變學習方法
學生在導學案的幫助下進行圈點勾畫式的學習,嘗試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協(xié)作交流中,學到自己所沒有的知識與方法,完成對歷史知識的建構。同時培養(yǎng)了良好的助人為樂習慣和不恥下問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歷史課堂的學習質量。
(三) 讓課堂充分展示學習成果,挖掘學生潛能
學生在預習、嘗試、探究、應用過程中,針對具體問題的情景對知識進行再加工和再創(chuàng)造,讓學生之間各自發(fā)表各自的意見,教師進行必要的補充和講解。促使學生去思考、探索問題,使學生激情釋放、思維擴散、個性張揚,培養(yǎng)了學生運用歷史知識的能力,發(fā)展了學生的智力,挖掘了潛能,充分展示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四) 讓學生感悟歷史,體現歷史的價值
通過課堂學習內容的歸納和領悟,引領學生“從歷史的角度觀察和思考社會與人生,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形成對人生和社會的認識,體現歷史的價值,使學生獲得情感體驗。這樣學生既完成了雙基目標,又達到了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要求。
(五) 讓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
傳統(tǒng)課堂教師一講到底,生怕學生沒聽夠,生怕知識點沒講透,生怕考點沒講到,成了滿堂灌的課堂。“十字”教學法課堂模式使教師轉變了角色,在教學過程中起到組織、引導、示范和協(xié)調的作用,使學生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充分發(fā)揮了教師主導作用。在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活動中,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欲望。學生在積極思考中思維活躍,迸發(fā)出創(chuàng)造性火花,發(fā)現提出新的問題,充分發(fā)揮了學生主體作用。
三、 結語
“十字”教學法注重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在這種課堂模式下,教師轉變觀念,充分信任學生,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大膽嘗試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展開合作探究、運用新學知識完成作業(yè),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并從歷史中汲取智慧,體現歷史的價值。這樣,課堂上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得到發(fā)揮,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改變了學習方法,培養(yǎng)了學習能力,挖掘了潛能,提高了學習效率。因此“十字”教學法符合課堂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將應用“十字”教學法指導教學實踐,使這一教學模式不斷得到完善,讓課堂學習目標達成、學生成功欲望滿足,實現高效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歷史情境概念界定和創(chuàng)設方法淺談[J].歷史教學,2007(10).
[2]“十字教學法”的內容與操作方法.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4(11).
[3]初中新課程課堂教學策略.科學出版社.
作者簡介:
田加柱,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大田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