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享受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意識也在不斷增強,農村孩子完全流入到了城區(qū)學校就讀,致使農村學校的小班化更加嚴重了,甚至還出現了“袖珍學?!薄2糠謱W校班額在10人以下,個別班級甚至只有2~3人。在這種情況下,小班化教學便應運而生了,本文試圖從小學數學小班化教學的情況作一探析,以供廣大同仁們參考。
關鍵詞:小班化;數學;教學
一、 農村小班數學教學的必要性
(一) 農村教育的現實需要
隨著適齡學生數量的減少,農村學生逐步減少,再加上部分學生流入城區(qū)學校就讀,使農村學校生源逐漸減少,班級規(guī)模越來減小。在這樣的情況下,實施小班教學可以充分利用師資力量,提高教學效果,挖掘學生的潛力,從而提高農村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二) 推進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
當前農村的數學教學中,由于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老師在教學中把學生當作接受知識的容器,重灌輸輕引導,再加上班級規(guī)模較大,老師就不容易和學生形成互動,不能實現素質教育中的一些要求。而小班教學可以充分實現老師和學生的互動,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從而讓每個學生得到教師的進一步的關注,實現素質教育的要求。
(三) 解決數學教學問題的重要方法
在采用小班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學生數量比較少,靈活性也非常強,它保留了班級授課制的最大優(yōu)點,但是仍以班級作為基本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同時又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方式,使小班教學方式更能適應當前農村教育的實際狀況。
二、 小班數學教學過程分析
小班化教學,主要還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目的一種課堂教學,最重要的它可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能夠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這個理念的精神指引下,教師首先必須讓學生學會學習,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動手、動口、動腦的習慣,而且在平時也可以讓學生主動與老師、同學就學習情況進行近距離交流;再次,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索,以及生生、師生之間的合作學習能夠讓學生自覺、主動地提出問題,然后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解決,在自學的過程中進一步總結和掌握解決問題過程中所用到的一些思路和方法,達到使學生掌握知識、深化思維、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智力的目的。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和諧的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學習個人與教學活動的一系列互動,進一步實現學生與環(huán)境的交相輝映,真正地實現老師與學生的互動。本人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進一步的探索、分析,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小學數學的小班化教學實施:
第一,組織小組合作,發(fā)現數學規(guī)律。數學學科本身存在著許多有趣的規(guī)律和誘人的奧妙。通過小組的合作學習,可以大大減少學習過程中的枯燥,讓學生和老師之間能夠通過合作的方式來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發(fā)現規(guī)律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使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更能學會運用一定的方式方法,鍛煉了思維,培養(yǎng)了能力。比如:猴主人給猴子分桃子,猴主人說:一日三餐每餐二粒。猴子說:太少了。猴主人又說:每天五粒。猴子同意了,而且很高興。猴子值得高興嗎?你能用數學來解決這個題目嗎?
第二,加強學科之間的交互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在小班化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地利用其他學科的問題,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看法,來利用數學的思維進行解決。比如一個容器內盛滿酒精50L,第一次倒出一部分純酒精后用水加滿,第二次倒出同樣多的酒精溶液,再用水加滿,這時容器中的溶液含酒精32L。求每次倒出溶液的升數。比如這道《科學》學科的題目,可以讓學生通過討論這道題的解答方法,讓學生知道,很多問題是可以通過數學來解決的,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第三,設計探究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主動建構提供一定的學習材料,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多思考與探究的空間,以求進一步開發(fā)學生的潛能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心理需求,從而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發(fā)展。在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仔細觀察,盡量對學生的學習行為能夠做到完全掌控,使得學生能夠圍繞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或教學內容而探究學習。比如教學“百分數的認識”時,安排學生分組探究百分數的意義,有一名學生在喝酸奶,老師可以請同學觀察一下,酸奶袋上的百分數,酸奶袋上寫著脂肪3.3%,蛋白質2.9%……老師問:“你們知道這兩個百分數表示什么意思嗎?”學生馬上便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這個問題上,從而便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另外,教師要對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變化做到適度調控。在課堂教學的45分鐘時間里,要讓學生大腦和注意力都能有一個短暫的休息時間,以便使學生能夠以一個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進入下一節(jié)課的學習。
第四,因為數學學習的過程是一個連續(xù)不斷的過程,學生只有通過自身的操作活動和主動參與,數學的學習效果才可能體現出來,農村地區(qū)的學??梢詭ьI同學們開展一些農村的農活活動,利用數學知識來提高學生對勞動的認識,讓學生在勞動過程中來體驗不一樣的學習和勞動,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數學學習的參與性,而且也符合了提高學生素質教育的要求。
當然,目前我校的這種小班化的教學方式顯然不能與城區(qū)優(yōu)質教育相比或畫等號,也不能認為我?,F行的小班化的教學方式及效果肯定不如城區(qū)學校的大班;作為教育者,只有運用相應的教育理念作支撐,勤奮、鉆研,肯定能辦成“人民滿意的‘小班化教育”。所以,目前我校的小班化教學也正在努力探索前進的方向,力圖走出一條適合農村小班化教學的發(fā)展之路。
作者簡介:
姜仁文,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薛百鎮(zhèn)教學輔導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