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少年智,則國智”,當下社會對學生的要求已不再是以往單純在成績上的要求,對學生德育教育方面的要求更是逐年遞增。由于農村學生都是在寄宿制學校上課,家里大多是老人照管,所以學校在學生的德育教育方面就要加強,讓學生的心理、道德、思想與法律都能夠得到健全地發(fā)展。本文就是從學校如何加強學生德育教育方面提出一些見解與看法,希望能為今后農村小學德育教育方面提出些建議。
關鍵詞:農村小學;寄宿制;德育教育
一、 農村學生德育教育的主要方面
(一) 道德方面
①在學生道德認識方面,一般是需要家長為學生建立的,而教師只是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而在寄宿制學校的學生,學生無法受到家長正確地教育,并受家長的影響,學生對金錢看得更重,在當下物質橫飛的社會,容易給學生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②寄宿制學校的學生,由于長期無法得到家長的表揚、鼓勵,容易對生活產生消極的態(tài)度,對學習生出無所謂的心態(tài)。對學習更是一種負面的態(tài)度,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缺乏責任心。③學生由于思想道德水平沒有得到正確的樹立,對于自身行為習慣比較放任,無視學校的紀律規(guī)范。
(二) 學習方面
學生大多是老人照看,由于老人年齡偏大,又幾乎不識字,對學生的照顧只能處在衣食方面。并且由于學生與老人的年齡相差過大,一些問題容易發(fā)生分歧,時間長了學生也就不再與長輩溝通了。另外,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邊,無論學生在學習或生活上獲得成功時,都無法得到父母的肯定與表揚;遇到困難時,也無法得到父母的安慰與幫助。所以學生會覺得自己的優(yōu)秀無人問津,時間長了學生也就不在乎了。
(三) 學生心理方面
由于學生處在寄宿制學校中,學生可能就會產生被人遺棄的情感,還有一些學生會覺得孤獨,心中的情感或是想法無處訴說。也由于學生家庭方面的不完整,使學生的心靈無法得到安慰,學生缺乏良好的心理溝通的機會。在種種情況下,造成學生心理素質較差,也缺乏心理承受能力,缺乏安全感。心理情感的缺失,容易造成學生不關心他人,自由散漫,遇到事情無法正常地解決,逆反心理較為嚴重。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學生性格和心理上的缺陷。
二、 學校加強學生德育教育的對策
(一) 教師以身作則,對學生潛移默化地教育
“你要教育學生成為什么樣的人,你自己首先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在寄宿制學校中,學生就是教師的影子。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學生的各方面也都存在教師日常舉止的影子。教師要在日常生活中,為學生建立起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對自身的素質修養(yǎng)、文化底蘊不斷地提升,即使在最細微的地方也要彰顯“為人師表”。在課堂上言傳身教、課后潛移默化,在傳授給學生豐富知識的同時,更要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品德。
(二) “愛”為起點,為學生創(chuàng)建美好校園
寄宿制學校的教育,不僅僅只是為學生進行學業(yè)方面的教學,更需要教師在學生的方方面面都照顧到。在學校教育學習中,教師對學生多一分理解、寬容、尊重。寄宿制學校的學生在很小的年紀就遠離父母,每周只有周末可以回去一次,學生無論是開心、難過、傷心、委屈,都希望有人可以聽他們說說。這就要求教師要深入到學生寢室,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在語言與行動上關愛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愛。讓學生感受到學校就是個大家庭,老師就如同父母一樣的關愛著他們。讓“愛”守護學生純凈的心靈,為學生創(chuàng)建美好的校園生活環(huán)境,守護學生在學習的海洋中不斷前行。
(三) 開展強化活動,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
開展學生的德育教育,教師可以為學生進行些強化活動。團隊的確立不只是個體相加那么簡單,團隊的建設具有改變學生個體的性質,讓學生以團隊的形式進行德育教育。在學生德育教育過程中,以團隊的形式,使學生團隊發(fā)生本質上的改變,這種方式遠比逐一對學生進行改變容易得多。教師還可以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與學生一起進行運動比賽,讓學生在簡單的體育競技中,享受拼搏的快樂。與此同時學校還可以利用宣傳欄、黑板報、廣播站等等,對學生進行中華傳統(tǒng)美德和革命優(yōu)良傳統(tǒng)教育,利用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對學生進行民族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德素質。
(四) 重視學生安全,確保學生個人安全
學生的安全,是寄宿制學校在管理方面的重中之重。學校內無論是校長還是老師,都要對學生的安全認真負責,將對學生的安全措施落到實處,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保障學生安全。與學生一起,將學校的安全工作做得扎實到位,保證學生沒有意外的發(fā)生。教育就是為學生服務,在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德育教育管理中,教師要為學生樹立育人的思想。教師只有全心全意地關心學生、愛護學生,才能切實地將學校德育工作做好。
總而言之,農村小學寄宿生德育教育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社會、學校、教師、家長以及學生自身多方面的一起完善、加強。同時作為教育工作者,教師在重視學生的教育發(fā)展方面的同時,更要對學生的道德品質方面進行正確的認識。
參考文獻:
[1]楊成寶.農村小學寄宿生德育現(xiàn)狀及管理對策[J].中國高新區(qū),2018(09):119.
[2]王麗紅.不可忽視的寄宿制學校留守兒童的德育思想工作[J].學周刊,2018(07):170-171.
作者簡介:
王強,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裴家營高級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