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繪本閱讀越來越受到幼兒老師的重視,它作為一種新興的書籍閱讀,圖文并茂,不僅促進了幼兒視覺藝術提高,也將在幼兒人文素質提高上發(fā)揮重要作用。繪本閱讀慢慢形成閱讀風,成為新亮點,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輔以繪畫,讓孩子愛不釋手,提升孩子閱讀興趣的同時,也能提升孩子閱讀能力,讓他們有所啟發(fā),有所感悟。
關鍵詞:挖掘;繪本;創(chuàng)新;教學
利用繪本圖書為教學載體,是現(xiàn)階段幼兒閱讀教學的一種新形式,繪本因其圖文并茂,讓孩子深深喜愛,而在進行閱讀時,繪本的價值與魅力也一步步提升。作為教師,我常常思考幾個問題:作為一本好的繪本如何有效組織幼兒閱讀呢?怎樣合理挖掘繪本給出的或隱含的教育價值?我們的繪本閱讀教學還有什么不足要進行改進的呢?為此我們成立了小課題研究小組,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初步有了收獲。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集體閱讀似乎不夠生動有趣,閱讀時幼兒的觀察思考還有待加強。我們通過不斷的努力,不斷創(chuàng)新,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供同行參考。
一、 自我感悟,培養(yǎng)孩子的思考能力
幼兒的獨立思考能力很弱,但這個能力是他們將來生活必不可少的要素,獨立思考能力越強的孩子,創(chuàng)新的意識就越強。而繪本閱讀是一種學習方式,它也是需要感悟的,所以進行繪本閱讀教學時,我會留出一部分時間讓孩子獨自閱讀,獨立思考。獨立閱讀對于孩子來說有些困難,也有的可能因此而失去興趣,為此,我一般在獨立閱讀進行之前,會先講個故事,讓孩子對這個故事有所了解,對故事情節(jié)有一些初步的認識,這會在他們的腦海中形成一定的畫面表象,然后再提供相關的繪本讓孩子進行閱讀,讓他們通過獨立的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理解繪本的內(nèi)容,感悟繪本的思想。
例如進行繪本閱讀《小豬的一天》的教學,由于這本繪本的篇幅比較長,相關的角色比較多,讓孩子獨立閱讀難度比較大,如果依然采用追問方式進行閱讀,那么閱讀所花的時間會變得很長,而無關的信息也會涉及太多,這樣很容易讓孩子感到視聽疲勞,甚至沒了學習興趣,以至于影響教學效果。所以為了降低難度,我就把讀本中重要的幾幅圖像用投影儀進行投放,然后再結合展示的圖像簡述故事,等孩子們對故事的情節(jié)等有了大致的掌握后,再發(fā)放讀本讓幼兒獨立閱讀,之后詳讀細節(jié),在獨立閱讀中獲得閱讀經(jīng)驗,感悟該故事的精髓,體驗繪本閱讀的快樂,也培養(yǎng)了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二、 復述故事,培養(yǎng)孩子的表達能力
孩子的表達能力是一項重要的能力,我們的幼兒教學應當把培養(yǎng)幼兒表達能力作為一個重點來考慮和安排。孩子們對于生活以及許許多多的表象,會產(chǎn)生質疑,而要詳細描述這些質疑,表達必不可少。繪本閱讀教學應當順應幼兒教學的新要求,讓孩子有更多機會表達自己的看法,而繪本閱讀也是這樣,我們通過先讓幼兒閱讀,產(chǎn)生質疑,獲取經(jīng)驗的同時,也要求孩子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有時候是進行故事的復述。學會講述的同時,也學會了閱讀,當然這對孩子是個挑戰(zhàn),所以選擇的繪本應當難度適中,情節(jié)不要太復雜。
例如在進行繪本閱讀《狐貍》之后,孩子們對故事有了一些大概的了解,也提出不少問題,如為什么狐貍的家在地下?它是怎么爬到電線桿上去了?在警察面前狐貍為什么這么???我鼓勵孩子勇于表達,于是孩子們的好奇與問題紛紛表述出來,也有的說了對繪本的思考,也讓孩子更能領會故事的意境,從而提升了孩子的表達能力。
三、 猜想創(chuàng)編,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能力
幼兒的想象力豐富,對什么事物都好奇,看到一些新事物往往會浮想聯(lián)翩。我們幼兒教學要根據(jù)幼兒身心的特點進行有效的設計,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學效率,提升幼兒的學習興趣,繪本閱讀的教學也一樣要符合這一要求。繪本一般都細節(jié)豐富,圖案生動形象,這能有效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也可以發(fā)展幼兒的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一個好的繪本,不僅僅是故事本身引人入勝,也在故事中富含哲理,其畫面美觀,細節(jié)豐富,每個小朋友在閱讀時都會有不同的發(fā)現(xiàn),同一個小朋友每次閱讀可能也都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這是我們引導幼兒進行想象的基礎,我們可以從這些細節(jié)出發(fā),啟發(fā)孩子想象或猜想,也可以在情節(jié)起伏處設置懸念,激發(fā)孩子創(chuàng)編出新的情節(jié)。
例如我在進行繪本《親愛的小魚》組織教學時,看到孩子們對于可愛小魚充滿興趣,提了這些問題:“小貓心里可能在想什么?”“魚會對小貓說什么?”“小貓是什么心情?”……這些問題并無標準答案,但這些問題每一個都有可能會產(chǎn)生眾多妙趣橫生的答案,孩子們根據(jù)我的提問,紛紛根據(jù)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展開想象的翅膀,充分開動腦筋,最后幼兒根據(jù)自己動腦思考后表述了自己的看法,這就使閱讀活動錦上添花,超越讀本原有的價值,效果非常好。
四、 情境表演,讓孩子勇于綻放自我
幼兒的天性就是活潑好動,其中喜歡表演的孩子也不在少數(shù),只是我們很少搭建一個合理的平臺讓他們展示而已。情境表演在幼兒教學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特別是語言的教學,我們可以通過情境表演更好地理解語言知識,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這種教學方式深受幼兒喜歡,教學的效果也很好,所以繪本閱讀也一樣可以采用這種有效的教學方式。以表演的形式去閱讀繪本,不僅豐富了閱讀的形式,更是把繪本的知識生活化立體化,這樣做不僅有利于讓幼兒更自信地閱讀,更透徹地理解,還在于這樣做可以讓幼兒勇于表現(xiàn)自我,展示自我,樹立學習的信心。
例如教學《好餓的毛毛蟲》時,這個故事描述的是從卵到毛毛蟲然后再到蝴蝶這樣一個演變的過程,我先讓幼兒初步閱讀,了解故事的大體經(jīng)過,再讓孩子們觀看下載的相關視頻,對于閱讀的進行做了一些鋪墊,接著說:“孩子們,我們來玩?zhèn)€游戲吧,把我們剛才看到的故事情景試著表演一遍好嗎?”于是在我的引導下,故事的表演就此開始了,用這種形式進行閱讀,孩子惟妙惟肖地表演,提高了閱讀熱情,提升了閱讀技能,同時孩子們都能大膽表現(xiàn)自我,綻放自我,提升了自身的綜合素質。
繪本以圖畫為主,通過豐富的圖畫幫助孩子去理解文字和故事,教師可以通過對繪本的形象講解,讓幼兒主動地參與閱讀教學。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更多地關注幼兒參與的積極性,讓孩子了解到繪本閱讀是一種很有趣、很有價值的活動。只要孩子們喜歡,他們就能更加有效地參與教學,提升閱讀效率和水平。未來我們要繼續(xù)創(chuàng)新,為優(yōu)化幼兒的閱讀教學盡一份力!
作者簡介:劉芳,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