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國際環(huán)境正處在大進步大革新大整合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邁入了新階段,思想政治理論課老師需要充分了解政治多元化艱難險阻、經濟全球化曲折離奇和科技變革不斷交替的國際形勢所帶來的諸多具有新歷史特點的挑戰(zhàn)和機遇。既有馬克思主義指導理論面對多元化社會變革的挑戰(zh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面對市場經濟名利性的挑戰(zhàn),老舊教學引導模式面對互聯網新媒體的挑戰(zhàn),培育社會主義建造者和繼承人面對敵害勢力滲透威脅的挑戰(zhàn),也有關于國家主權、領土安全和核心價值的挑戰(zhàn),等等。這么多的挑戰(zhàn)彰顯了思想政治理論課老師嚴守思想政治教育主陣地職責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目前我國正處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期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邁入新時代的重要階段,思想政治課老師面對新時代、新變化時,需要在課堂教育過程中要具有強烈的責任意識。一方面要采用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和方法去理解問題,另一方面要認真解答這些問題,以滿足學生們的要求。例如在“四個全面”戰(zhàn)略格局中怎樣解決新發(fā)展思想、增強發(fā)展品質和收益、準確扶貧、改進民生等問題;怎樣從思想、隊伍和作風等層面保持黨的先進性和清廉性,確保黨的事業(yè)可以暢通無阻等問題。特別是反貪污問題在空間上涵蓋全局、時間上干擾將來、中心上關系到人民的幸福和共產黨的地位、戰(zhàn)略上直接影響到中國夢的實現,這些都是特別需要重視的。以上陳述的問題和狀況一定要體現到思想政治的課堂教學之中,思想政治理論課老師必須做到守土負責。
教學風氣是老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精神面貌,學風多數指的是同學們在學習過程所表現處出來的精氣神,二者都是內部精神的外部體現。優(yōu)良的教學風氣可以起到良好的表率效用。思想政治老師應當樹立優(yōu)良的教學風氣,一如既往地留心同學們的成長,嚴謹認真地對待思想政治的理論傳授,在傳授好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進程中,需要講解理論背后所隱藏的精神、本質和辦法,增強同學們洞察社會和認知社會的能力,培育和提高學生的品行與精神面貌。
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二者在本源上相同。它們都貫通于人類的思想與行為之中,其中心是以人為本,本質屬性是求真、務實,是一個人、一個民族內在的靈魂。為了改善教學風氣,思想政治課老師就應當增強以“德”為中心的理想理念、道德風尚、理論學識方面的素養(yǎng)。
思想政治課的主要內容都具備層次性、合理性和時代性,教學模式和方法的選擇需要遵從思想政治課的內容特性。老 師應該以教學應當具備的態(tài)度去理解“教學有法”,從遵照教學規(guī)律的方向沿用“教學有法”的模式,以“因材施教”的角度來認知“教無定法的模式”。改善教學模式的基本點是學生學習方法上的改變,應力點是依照學生的實際想法來組織教學,重點是反省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法,關鍵點是探尋新的模式和教學措施,目標是推進學生成人、成才。目前,要想實現教育模式和方法上的與時俱進,必須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作用,把理論教學融入到生動形象的形式當中,努力改進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方法,進而滿足學生對成人、成才的需求。
“現代大學生是可愛、可貴、可為的。”大學生正處于長精神、長知識和“三觀”塑造、牢固和提升的階段,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既有對各類知識理論和社會現狀的探討,也有對黨和國家利益的莫大關心;既有個人發(fā)展計劃的宏偉目標,也有報效祖國的滿腔熱血。特殊的年代授予了思想政治老師的特殊職責與使命,感情跟隨著責任,責任由感情所孕育。思想政治老師是課程老師,更是同學們的人生指導老師。其責任感表現在關愛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關心學生的學習狀況,關心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對他們以后的發(fā)展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要理性認識到學生的思維是具有選擇性、區(qū)別性和可變性等特征,隨著時代和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大部分學生會出現積極向上的情緒,但也有許多學生會出現價值觀扭曲、政治信仰缺失、社會責任意識缺乏等問題。思想政治老師要擅于使用知識教學和實踐教育的方法,來處理學生思想上的問題。
思想政治老師需要依照一定的教學目標,組織策劃各類實踐教學活動。老師是教學進程中的設計者、引領者,是學生成人、成才道路上的指路人。老師的思想理念對于學生來說,就是人生航線上的燈塔;對于老師自己來說,是其安身立命的基石。學生看待老師,不但看老師的知識儲備和教學水平,還要看老師為人處世的能力。如果思想政治老師缺乏理想信念,缺乏職業(yè)操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就很難真情投入,就會喪失教育親和力。因此,思想政治老師應當鍛煉自身的責任意志,不斷增強自身素養(yǎng),堅定理想抱負,用真性情去渲染課堂氣氛,從而感染學生。
品德的高低表現在可否正確處理自身、職責與利益三者間的關系,形成優(yōu)良的品德意志需要有內心信念的強大支撐。以平靜的心態(tài)看待名,以平淡之心看待位,以平常之心看待利,以尊敬之心看待課堂,心胸坦蕩,至始至終保持浩然之氣。思想政治老師要結合我國實際的情況、增加理論素養(yǎng)的底氣,肩負起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職責;抵制負能量和消極的風氣、增強正面和積極的正氣,修德培智,完成自我更新、提升和完善;去除意志衰敗,精神懈怠的俗氣,弘揚振奮精神、追求完美的朝氣,真正肩負起培育社會主義繼承人的重大職責;去除安逸享受的嬌氣、增強敢于進步的勇氣,多為國家培育有用人才,并貢獻出自身的聰明才華。
在改進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應當把課程教育的內容和形式相結合起來,目光聚焦于“入腦、入心”,不可以“歪嘴和尚念經,把經念歪了”,也不可以“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更不可以把學校的講臺當作自己的地盤,而是要把傳道職責掛在心中,把學生成人、成才的職責但在身上,認認真真地履行責任使命。
思想政治教師要具備“堅持在改進中加強”的責任意識,思想政治老師擔負著全面育人、全過程育人的神圣責任。所以,需要把“堅持在改進中加強”與高校政治教育發(fā)展的“四為”方針密切的聯系在一起,與國家在當前時期決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密切聯系起來,把目前國家發(fā)展的現狀同未來前景密切聯系起來。只有站在責任的高度,才可以增強對社會思想潮流的重視和復雜趨勢的研究、判斷,堅定正確的政治觀念,更好地指引大學生以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為己任,培養(yǎng)同學們的愛國情懷。
思想政治課老師要具備“堅持在改進中加強”的責任深度,政治理論課本身就是一個非常繁雜的體系,其教育過程更是一個繁瑣的系統(tǒng)工作。其集聚知識構架和思想元素為一體,融合時代要素和實踐作用于一身。這就需要任課老師既要具備非常高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背景,又要擅于觀察時代的發(fā)展趨勢和研究國際前景;既要重視本學科的知識構架和思維模式,還需要掌握和辨別其他社會的思想浪潮;既要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教育模式,又需要參考和使用相應學科的教育模式;既要持續(xù)關注社會發(fā)展和時代進步的需要,又需要關注理論和思想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作用,從而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教育的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