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瑛鸚
摘 要 宿舍是大學生情感培養(yǎng)、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對他們的行為習慣、處事態(tài)度、學習質量和道德修養(yǎng)有著重要影響。本文從思想政治教育視角下分析了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并提出了當前宿舍文化建設的整體思路及新時期高校宿舍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給高校學生工作提出了建議,旨在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 大學生 宿舍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7.044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ormitory Culture Based on the Improve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Qua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NG Yingying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1169)
Abstract Dormitory is an important place for college students' emotional cultivation and study life, which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ir behavior, learning quality and moral cultivat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analysis of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the dormitory culture, and puts forward the overall train of thought of the dormitory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the effective way of college dormitory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period, to the university student work are proposed, aimed at promoting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dormitory cultur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1 思想政治教育視角下的宿舍文化育人功能
宿舍文化包括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以及行為文化。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具體是指通過規(guī)范的制度體系影響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彼此促進;開展形式多樣的宿舍文化活動,塑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從而影響宿舍成員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
(1)教育導向育人。教育導向育人是指通過宿舍文化建設形成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對學生進行正面引導。當代大學生處于多元的文化體系中,不同的文化正不斷影響大學生的生活。許多大學生對文化缺乏理性認識與思考,盲目崇拜等低俗習慣和行為會滲透到學生的日常中,給學生帶來負面影響。通過宿舍文化的建設可以將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主流文化融入到學生的生活學習中,利于對學生進行正面的思想引領。
(2)行為習慣育人。行為習慣育人是指宿舍成員之間彼此作用,在生活習慣、人格完善以及道德養(yǎng)成上對個體造成影響。宿舍中某一位成員影響其他宿舍成員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樹立榜樣可以達到引導學生的目的。同時,宿舍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為學生學習、陶冶情操提供了保障,成員間的相互探討、潛移默化的熏陶,可以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良好的宿舍文化也給予學生心理慰藉,產生強烈的歸屬感,從而提高學生的集體意識,利于心理健康。
(3)實踐活動育人。實踐活動育人是指通過宿舍載體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來豐富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如今的大學校園已經嘗試通過“宿舍文化藝術節(jié)”“宿舍文化月”等活動的積極開展來增進學生間的良好溝通,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同時,豐富有趣的課外實踐活動彌補課堂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充分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了人文素養(yǎng)以及綜合素質。
(4)管理服務育人。管理服務育人是指參與宿舍管理人員履行管理學生、服務學生義務的過程中,通過制度規(guī)范、自身行為等對學生造成影響。當前學?!端奚峁芾磙k法》《星級文明宿舍評定細則》《宿舍用電管理規(guī)定》等,一定程度上規(guī)范了學生行為,約束了不良風氣。學生宿舍自我約定的宿舍規(guī)定、條約等也是良好的宿舍制度文化重要組成部分,達到了很好的教育引導效果。宿舍管理人員的工作態(tài)度、行為方式等同樣可以對學生形成影響,良好的服務態(tài)度與服務質量,可以達到感化學生、引導學生的目的。
2 宿舍文化建設的整體思路
(1)以主流文化為主導。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當前我國的主流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成果對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有利于進一步培養(yǎng)大學生文化判斷與文化認同。大學宿舍是容易受到外來文化涌入,也是傳播與創(chuàng)造文化的重要場所,以主流文化為主導,加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解讀與宣傳教育,讓學生堅定愛崗、敬業(yè)、誠信、友善的個人價值信條,是加強宿舍文化建設的重要課題。
在張揚個性的學生群體中加強主流文化的引導與教育應做到創(chuàng)新方法與途徑,避免學生的抵觸心理。高校應貼合學生的實際需要,滿足學生對基礎設施等要求的基礎上,關注學生的心理與精神需要。針對大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優(yōu)化宿舍的內外環(huán)境,讓主流文化潛移默化地融入學生,同時注意運用新媒體技術,切實提高主流文化的網上宣傳力。
(2)以尊重學生主體性為原則。以學生為主體是指在宿舍文化建設中堅持以學生為本,同時體現(xiàn)學生創(chuàng)造者、傳播者,更是受益者的身份。[1]現(xiàn)有的宿舍管理制度仍以方便管理以及約束學生行為習慣為主要表現(xiàn)形式,弱化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不利于學生個性與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于此同時現(xiàn)有的宿舍文化活動,表現(xiàn)為學生參與程度不高,積極主動性不強,從而未能達到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精神食糧與提高綜合能力的效果。
宿舍文化建設的學生主體性原則要求高校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專業(yè)的大學生的需要打造不同的宿舍文化氛圍,鼓勵學生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與個人特長參與宿舍設計、管理服務。同時,高校應充分鼓勵大學生表達自身需要,獻計獻策,做宿舍文化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這一定程度上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群體凝聚力與責任感,增強愛校意識。
(3)以宿舍文化的創(chuàng)新為核心。創(chuàng)新是文化發(fā)展的動力,不斷豐富宿舍文化的內容與形式是現(xiàn)今多元文化下,保證宿舍文化與時俱進、永葆活力的需要。將創(chuàng)新擺在核心地位,要求宿舍文化建設必須結合時代與當代大學生的特點,針對性地開展宿舍文化活動。新媒體技術應在學生活動的開展中廣泛使用,從而適應學生接受信息與傳播信息途徑的轉變。
大學生是文化創(chuàng)新的主要力量,一方面,要激發(fā)學生的個性與對宿舍文化建設的創(chuàng)意與激情,以鼓勵創(chuàng)新為核心增強學生參與宿舍文化活動的主動性。另一方面,高校應致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大學生提供充分的宿舍文化創(chuàng)新平臺與空間,鼓勵學生開拓創(chuàng)新思維,為宿舍文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3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提升的宿舍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
(1)將人文關懷融入宿舍文化建設的認識與內容。人文關懷尊重受教育者的主體性,把學生看作具有獨立個性和特定觀念的主體。[2]教育者首先應強化人文關懷的思想,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性、個性,關注學生的精神世界以及情感訴求。同時在宿舍文化建設的內容上應注入人文關懷的因子,不斷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
培養(yǎng)大學生在宿舍文化建設中的主體性前提是滿足學生的合理需要。學生基本的需要體現(xiàn)在對宿舍基礎設施的完善上,高??梢酝ㄟ^提供宿舍的休閑場所、宿舍自習室以及調整住宿人數(shù),增加個人空間等來不斷完善物質條件。同時滿足學生對情感與歸宿的需要是人文關懷的重要體現(xiàn),大學生是心理問題高發(fā)群體,充分利用宿舍為載體,融入心理健康指導應是宿舍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以網頁等方式打造豐富有內涵的睡前文化、設立貼心郵箱、宿舍舍長的心理培訓與指導等可以及時了解學生需要,增強學生歸屬感。再來,大學生作為獨立個體,應充分滿足其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得到了滿足就會使人產生愉悅的情感,否則就會使人感到悲觀失望。[3]因此,尊重需要的滿足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效的關鍵。讓學生參與宿舍管理,如成立“學生宿管會”積極配合學校日常管理,對高校宿舍管理表達意見,接受學生投訴等合理要求。改變宿舍成員構成方式,取消原有的以院系、班級為唯一劃分標準的宿舍分配方式,使宿舍成員多元化,也可以拓寬學生眼界,彼此相互進步成長,也是尊重學生個性的體現(xiàn)。
(2)豐富與創(chuàng)新宿舍文化建設的方式與方法?,F(xiàn)今高校教育者應該創(chuàng)新宿舍文化建設的方式方法,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展開思想政治教育,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主流價值觀。大學生作為網絡世界的主力軍,網絡已經深入影響大學生的生活與學習。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已是時代的要求。通過微信、QQ平臺等新的網絡宣傳陣地,及時收集、反饋學生意見、發(fā)布上傳校園活動相關信息等,不僅可以搜集學生對校園活動的評價,同時可以整合學生需要,線上線下互動,充分滿足學生群體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常常因為傳統(tǒng)的說教方式而大打折扣,學生有疲于應付的情況出現(xiàn)。宿舍作為一個良好的載體,教育者應順應學生的心理需求,舉辦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從而寓教于樂,潛移默化地影響與教育學生。高校應注重學生的參與度與興趣來開展活動,設立“宿舍志愿活動月”、宿舍裝潢比賽等是不錯的活動方式。部分高校還通過舉辦“舍歌大賽”、“小品大賽”等既豐富了學生的業(yè)余文化生活,也起到了很好思想引導作用。此外,網絡行為的規(guī)范與引導也應變成高校宿舍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規(guī)范化的制度來指導學生網絡習慣養(yǎng)成應成為一項重要的內容。
(3)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素質與能力。學生是宿舍文化建設的主體,而思想政治教育者則是宿舍文化建設的中心力量。以學生宿舍為載體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輔導員與宿舍管理人員是育人的實踐者,提高輔導員與宿舍管理人員的素質與能力,打造一支優(yōu)良的育人隊伍應作為高校學生工作的長期工程。優(yōu)秀的輔導員除了愛心與耐心,也要具有創(chuàng)造力與能動性,富有感染力與號召力,能夠利用多種載體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生活動,為學生打造良好的宿舍文化。高校也應不斷提高宿舍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對宿舍管理人員加強入職考察以及入職培訓,讓其在規(guī)范學生行為習慣的同時,也應注重了解學生,感化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
宿舍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目前輔導員“下宿舍”已經納入了高校輔導員的考核標準中,但是輔導員服務學生意識仍然有待提高。高校輔導員應培養(yǎng)在學生寢室談心談話的習慣,同時學會整理談話記錄,建立學生個人檔案,這有利于對學生中重點關注對象的跟蹤與了解。再來,高校輔導員也應該加強對學生榜樣的培養(yǎng),如設立“黨員宿舍”在思想上正面引導學生群體,在行為習慣上感染周圍同學;設立“學霸宿舍”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帶動端正優(yōu)良的學風;設立“和諧宿舍”提升愛校愛寢意識,為安全穩(wěn)定校園奠定堅實基礎。同時,輔導員也應不斷加強自身學習,積極參加高校組織的各類培訓,學會舉一反三,以學生宿舍為陣地開展多樣的文化活動。
基金項目:江蘇省金陵科技學院2017年度學生工作專項課題:高校宿舍文化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IT-XSGL-201711)
參考文獻
[1] 高黃靜.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研究.碩士學位論文.西南科技大學,2013.
[2] 薛賽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關懷研究.博士論文.遼寧大學,2016.
[3] [美]A.H.馬斯洛.動機與人格[M].許金聲,譯.華夏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