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夢心
摘 要:記得葉瀾教授在《重建課堂教學過程》一文中說過:“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狀態(tài),包括他們的學習愛好、注重力、合作能力、發(fā)表的意見和觀點、提出的問題與爭論乃至錯誤的回答等,都是教學過程中的生成性資源。”為此,我們就應該從學生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的寶貴的教學資源中,分析原因,捕捉到學生“錯誤”中的寶貴的或閃光的因素,憑借教師自己的才、智與嫻熟的教學技能,順著學生的“錯誤”及時點撥,充分利用,巧妙處理,讓學生在糾錯、改錯中學習知識,增長才能,提高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語文教學;課堂“錯誤”;教學資源
在課堂教學的師生對話中,學生經(jīng)常出現(xiàn)回答或者表述錯誤的現(xiàn)象。學生們的這些“錯誤”是不是應該一律視作課堂的“垃圾”,而被漠視,忽略呢?我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學生們“創(chuàng)造”的許多“錯誤”,有著很高的利用價值,甚至是很好的教學資源。
比如在教學《阿房宮賦》一文時,討論到第三小節(jié)“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這個句子怎么理解時,我問同學們,有哪位同學能根據(jù)對全文的理解,說說“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怎么理解?一名同學回答說“這句話是說‘如果一天沒有的話,就再把它搶過來?!边@顯然是錯誤的,反映出該同學沒有聯(lián)系上文的文意來分析,也就是本句的主語是承上文省略了(當然“一旦”“輸”也是重要的教學點)。我又問了兩名同學贊不贊同這名同學的理解,居然都表示贊同,當然也有的同學笑了,顯然不同意。我意識到,部分學生對文言文閱讀基本要領還掌握不好,現(xiàn)在這名同學為我“創(chuàng)造”了契機。于是,我引導同學們再讀“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分析“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這個省略的主語是什么。當大家都認同主語是“六國”的時候,我問還同意這種理解的同學請舉手。(無人舉手)連那位同學自己都不同意自己的意見啦。這時我問同學們:正確理解文言文要注意什么?大家同聲回答:聯(lián)系上下文、牢牢把握句子的主語!
有時候,我們還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機會,讓學生去“創(chuàng)造”錯誤,成為我們寶貴的教學資源,以期收獲最佳教學效果。
譬如,高考名句名篇默寫,我們在高中三年的教學中,可以說,無論時間還是精力,投入是非常之大的??墒敲磕旮呖急痴b題得分都不盡如人意。滿分率不高,失分總是很嚴重??偨Y其中原因,丟分大多錯寫在一字,導致會背而寫錯,勞而無功,令我們扼腕嘆息。
高考如此,平時月考改卷中也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問題:有的同學,所有的默寫都寫出來了,但是句句有錯別字,結果是零分。曾經(jīng)有這樣一位學習很刻苦的女生次次默寫都寫了,次次都是句句有錯字,有一次,我走到她身邊,還不等我說,她就流著淚指著默寫題說:“老師,你看,我怎么辦啊?”我想了一下問:“你背誦后,默寫過沒有?”她說:“我是手上寫著,眼睛看著背的?!贬槍@種情況,我在督促學生會背的前提下,為達到學生在默寫名篇名句時,做到“不漏寫一個字,不添加一個字,不錯寫一個字”,設計了多種練習,包括“易寫錯字練習”,收獲了一定的效果,但終歸不夠理想。后來,在指導學生默寫教學中,我有意讓學生展現(xiàn)他們的“錯誤”,然后順勢指導,效果很好。這方法就是,在高一高二的教學中,把含有易寫錯字的名句提出來,分別讓平時寫錯別字最多的同學,到黑板上書寫,再針對學生“創(chuàng)造”的錯誤,進行訂正。比如,在指導《赤壁賦》背誦時,其中學生默寫“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這兩句時,最易寫錯的是“壑”“嫠”,我讓三名同學到黑板上默寫。結果是,三名同學把“壑”都寫錯了,有“谷”上的“一”漏掉了,有的把字的上部寫成“宀”,有的把“又”寫成“攵”;而“嫠”字,就有兩個同學寫錯。這時,我讓同學們看書核對,然后又讓一名同學到黑板上默寫,結果又把“壑”字寫錯了,引起了一片哄笑。我利用同學“創(chuàng)造”的“資源”,分析字形,進行訂正教學,布置同學們鞏固練習,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再后來的月考時,有默寫這兩個句子的題,我教的兩個班100多名同學,只有兩名同學丟了分,相比其他老師教的班的得分就高出了一大截。
一點心得:學生在課堂上出現(xiàn)的錯誤,千萬不要忽略。因為學生課堂上“創(chuàng)造”的錯誤,恰好是一種教學上的巨大“資源”。如果我們能夠透視這些錯誤的潛在價值,并能發(fā)現(xiàn)寶貴的教學契機,在“錯誤”上面做些文章,巧妙的利用“錯誤資源”來開啟學生的智慧,就可變“廢”為“寶”,收獲最優(yōu)教學效果。
別忘了!哲學家黑格爾先生曾說:“錯誤本身乃是達到真理的一個必然的環(huán)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