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薇薇
摘 要:莎士比亞說:“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弊x書,使人歸于寧靜和淡泊,使生命超然物外。讀書,是一種精神的跋涉。一個人的心靈若能得到知識的浸潤,就會生出許多靈氣和色彩。讀書若水,川流不息,潛移默化,潤物無聲。英語閱讀也很重要,基于各種因素的局限性,小學階段的學生更適合閱讀英語繪本。繪本,俗稱圖畫書(picturebook),是由圖畫文本和文字文本共同構(gòu)成的一種圖文并重的書籍形式。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繪本教學;閱讀體驗
在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存在以下幾大誤區(qū):
一、以學習語言為目的,消減了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天生對閱讀有天然的興趣,從興趣開始學生主動積極遨游書海,甚至于手不釋卷,沉浸在閱讀的快樂之中。學生喜歡一本英語繪本有多種原因:可能喜歡繪本里的人物;可能喜歡繪本里的情節(jié);可能喜歡繪本里美麗的插圖等等。但都沒有很強的目的性,就是因為喜歡而喜歡。但如果教師或家長給學生的英語繪本閱讀,人為地添加了一些目的,特別是以學習語言為目的,那么英語繪本就不再是學生的興趣和樂趣,而是第二本英語書、第二項英語任務(wù)、第二個英語目標。試問哪個孩子愿意呢?因此英語繪本教學不要總是以學習語言為目的,消減閱讀的興趣。
每年法國里昂都有這樣一個兒童讀書節(jié)。為了鼓勵孩子們多讀書,當?shù)刈畲蟮氖辛D書館開展了一項活動:兩周內(nèi),誰讀書最多,將有一份大禮物送給他。里昂的孩子們都非常喜歡這樣的讀書節(jié),因為孩子們不是為了讀書而讀書,不以爭第一為目的,要理解內(nèi)容,充分感受到讀書的樂趣。讀書不是比賽,沒有功利性,如果有孩子瘋狂地讀書,要是得了第一,會給其他孩子做出不好的榜樣。所以要提前發(fā)給獲勝者禮物,他退出了,別的孩子就沒有了憂慮感,才會用心去感受閱讀的快樂。讀書就是放松,就是享受,孩子讀書也僅僅是因為讀書很快樂,就這么簡單。
閱讀是一種享受。在很多中國家長的思維中,閱讀往往是一種目標,我就給我一年級的女兒定了目標:一周要看多少頁書、識多少字、懂多少道理,每天定時定量,就像火車一樣,要孩子每天按著我規(guī)劃好的軌道運行。
可是,真正的閱讀,或者說繪本閱讀應(yīng)該是一種享受,是從小就要培養(yǎng)起來的,像吃飯睡覺一樣平常的技能,是真正地融進我們的生活和生命的一項活動。正因為法國人崇尚讀書的樂趣,所以就算他們規(guī)定了時間,并準備了大禮,孩子們也還是沒有爭分奪秒地去創(chuàng)造數(shù)字的記錄,而是沉浸在自己的閱讀世界里,用心去感受,去理解,去真正體會閱讀的樂趣。所以我也要調(diào)整對我女兒的要求。
二、以講代讀,沒有給學生閱讀的時間和空間,減弱了積極愉悅的閱讀體驗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彼^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這種古人的教學方法雖然有很多弊端和局限性,但是它給了學生閱讀的時間和空間,通過先生的點撥和學生的生活不斷頓悟、理解、內(nèi)化這些知識?,F(xiàn)在的教學中,教師講得更多、更細、更深,深怕學生理解不了,學生很容易消化“咀嚼過”的知識,但是學生沒有自己“咀嚼”知識的過程,學生會缺失這方面的能力,會給今后的自學設(shè)下障礙,就如同受過產(chǎn)道擠壓的順產(chǎn)兒,要比剖宮產(chǎn)的孩子更有優(yōu)勢。因此,不要以講代讀,要給學生閱讀的時間和空間,以此增加積極愉悅的閱讀體驗。
三、沒有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繪本中的圖畫,培養(yǎng)孩子看、讀能力
繪本的圖畫是講述故事的,不僅具有鮮明的視覺形象,同時有象征的、典型的形態(tài),還有飛揚的想象;而繪本的文字則簡潔明快,符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同時還能幫助學生擴展理解力和想象力等。但家長和教師更注重學生文字的學習和理解,卻忽視了圖畫的作用。而學生看繪本時,首先感興趣的、理解的、消化的是圖畫,通過對圖畫的理解,促進對文字的學習和理解。在教學中,我們不能本末倒置,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繪本中的圖畫,培養(yǎng)孩子看、讀能力。
四、急于說教或簡單歸納,沒有引導(dǎo)孩子走進故事,感知角色,感悟故事意義
我們的老師都非常喜歡把控課堂上的話語權(quán),生怕不說話、沒講透、夾生飯就是不稱職的教師。而英語教師更甚,本身課時少、任務(wù)重,如果不多說點,學生理解不了,更會埋下“后患無窮”的種子。而中國人學英語的特點就是懶得張嘴,這更給老師提供了“一言堂”的舞臺。如果教師在教學時急于說教或簡單歸納,那只能使知識內(nèi)化于教師心中。而我們的教學主體是學生,不是教師。我們要先給學生時間和空間,引導(dǎo)孩子走進故事,感知角色,感悟故事意義,再讓學生自己小組匯報或簡單歸納,這樣效果不會更好。
五、不基于故事啟發(fā)孩子發(fā)揮想象和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既輕易鎖閉童心,也任由孩子胡編亂造
在英語故事繪本教學最后,教師都流行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給故事續(xù)寫自己的結(jié)尾。大多數(shù)的教師都能啟發(fā)學生基于故事發(fā)揮想象和培養(yǎng)邏輯思維的能力,大多數(shù)的學生都能依據(jù)自己不同的視角,給故事續(xù)寫一個很有個人特色的結(jié)尾。但有些教師引導(dǎo)不當,不基于故事或天馬行空,甚至胡編亂造、嘩眾取寵,就不是我們的初衷了。
參考文獻:
[1]許瑾.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小學教學設(shè)計,2011(27).
[2]趙益.小學低年級英語繪本閱讀教學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