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曉
摘要:小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朗讀更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讓學生們在讀書中快樂成長。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朗讀能力;培養(yǎng)
語文教師要把朗讀作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小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朗讀更能夠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讓學生們在讀書中快樂成長?!缎W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生能夠“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彼孕W語文教師應該讓課堂充滿朗朗的讀書聲,發(fā)展他們的語言,陶冶他們的情操。下面我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激發(fā)學生朗讀的興趣。學生朗讀不能是在教師的壓迫下進行,要真正調(diào)動他們學習的內(nèi)在動力,讓他們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對于課文的理解不都是依靠教師的講解,往往是多讀幾遍,里面的意思也就懂了,“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正是這個道理。激起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很多,例如開火車朗讀方式,這是一種很有效的幫助學生認讀和識記的方法,學生們對于這種游戲式的朗讀也很是喜歡;齊讀的方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異口同聲,抑揚頓挫的朗讀讓學生們感受到文字的韻律美;單個學生朗讀,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不同問題,及時的加以糾正;分角色朗讀更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對人物性格特征理解的更深刻,把握的更準確,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角色,他為了讀得好些精力會十分集中,效果十分不錯。除此之外還有好多的方式方法,比如領(lǐng)讀和分小組比賽朗讀也是課堂上經(jīng)常使用的,總之不要總是使用一種方式,讓學生感覺疲倦,要經(jīng)常的變換花樣,吸引他們努力去讀,長此以往形成一個愛朗讀的好習慣。
二、朗讀的時間要充足。很多教師其實是重視朗讀的,但問題出在給學生朗讀的時間總是很短,尤其是有人來聽課時。本來這篇文章讀完最快也得三分鐘,當過去二分鐘教師就喊停,然后問一些問題,那學生們怎么能夠回答上來呢,如此這樣還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懷疑自己是不是很笨。有些教師就說了,我是怕準備的課講不完。一節(jié)成功的授課,是來自學生們領(lǐng)悟了多少,學會了什么,而不是自己準備的課完整的必須講完為標準。閱讀的問題必須在課文中尋找,所以一定要讓學生們讀完該讀的段落,這樣你提出的問題,學生們也會積極回答,迎刃而解,解決問題的時間可能還會比你預想的要快。因此,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大聲的朗讀,才能進一步幫助學生解決課文中的問題,從而增加他們的自信心,以后愛上朗讀。
三、重視教師泛讀。在孩子心里教師是神圣的,自己的老師就是權(quán)威,所以教師泛讀的作用要遠遠超過播放錄音。這也就要求教師努力提高自己的朗讀水平,為學生做一個好的示范,假如教師自己發(fā)音不準,對朗讀的語調(diào)、語速或是感情把握不好,那么他所帶出的學生朗讀的水平也不會高。對于一篇文章小學生可能不懂什么理論,技巧,他就是完全受教師的感染。要知道他們的模仿力是很強的,自己的老師在朗讀,一下子就會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老師怎么讀,他們就會怎么讀,甚至家長想糾正都不行。
四、對于高年級的學生要加強朗讀指導。要是給一二年級的學生講一些關(guān)于朗讀的技巧可能聽不懂,但五六年級的學生理解能力強了,就應該涉及一些這方面的內(nèi)容,讓他們的朗讀水平更上一層樓。朗讀指導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注意停頓。有的學生在朗讀時就像是在唱書,還有的是一個字一個字的往外蹦字,這都是錯誤的朗讀,要指導他們正確的停頓方式。首先要看標點符號,標點符號就是讓朗讀時停頓的,但停頓的時間長短不一樣,例如句號就比逗號停頓的時間要長些,頓號的停頓時間是最短的等等。掌握了這個技巧后,學生再朗讀時就不會,隨意亂停,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也就表達出來了。
2.注意重音的作用。在一個句子里不是每個詞讀得都一樣,還要注意輕重之分,著重加重句子的或詞語的部分就是重音。重音所放位置不同,表達的意思也會不同,例如六年級課本中有一篇課文叫做《鳥的天堂》,這其中有這樣一句話“好一顆大樹”,如果重音放在了“大”上,就是說這棵樹不小,很大,但是聯(lián)系上下文人家不是表達的這個意思,正確的應該是放在“一棵”上,就是強調(diào)數(shù)量是一棵,不是兩棵三棵。所以說重音放錯位置,會影響文章的表達效果。
3.注意語調(diào)。在朗讀一篇文章時不可能使用一個調(diào),句子的升降變化就是語調(diào),它能夠更好的幫助表達文章的意思。我們經(jīng)常使用的大概有四種,升調(diào)就是由平緩逐漸升高,經(jīng)常表示反問、疑問或是緊張的語氣,在朗讀時要注意前低后高語氣逐漸上揚;降調(diào)就是朗讀句子時,調(diào)子要從高到低,最后一個字或詞聲音低而且短,一般用在感嘆句和祈使句中,表示自信、贊揚和祝愿的感情,有時沉痛、悲憤的感情也用這種語調(diào);平調(diào)就是平緩的語調(diào),經(jīng)常用在表示遲疑、冷淡、追憶等句子里,最典型的就是天氣預報的播報;還有就是曲調(diào),它用于表示特殊的語調(diào),例如夸張、諷刺和雙關(guān)等句子里,朗讀的時候聲音要由高到低后又高,或是由低到高而又低的這樣一個升降曲直的變化。
4.注意朗讀的速度。文章朗讀是快還是慢是由它的內(nèi)容和體裁決定的,要和作品的情景相符合,例如高興的事情可以讀得快一點,傷感的地方要讀得慢一些。
總而言之,朗讀的訓練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語文教師要重視朗讀的作用,讓朗朗的讀書聲響徹校園。重視朗讀不能只是停留在形式上,要真正保證學生課上的朗讀時間,采取多種方法激勵他們讀書,利用多種朗讀形式讓學生感受到讀書的快樂。朗讀能夠幫助學生鍛煉口語表達能力,促進學生語感的形成,有助于開發(fā)學生智力,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朗讀能力的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所以教師要堅持不懈的結(jié)合學生實際,按照一定的教學方案訓練學生,學生的朗讀水平一定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