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臘梅
摘 要:唱游教學法是現(xiàn)代化教育所倡導的一種新穎、科學的教學方法,其不僅凸顯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還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中“灌輸式”的弊端,促使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應用唱游教學法,無論是對于點燃學生的音樂學習激情,還是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基于此,以小學音樂為例,就“小學唱游教學方式實施策略”這一課題展開研究,以供相關教育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唱游教學;音樂課堂;策略研究
唱游教學法的本質是游戲教學的延伸,其立足于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性格特點,在原有的教學基礎上,加入音樂游戲,為學生打造一個生動活潑的音樂課堂,讓學生置身其中,感受音樂的熏陶和領悟音樂的魅力??梢姡谛W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唱游教學法的重要性,積極引進唱游教學模式,優(yōu)化課堂教學,讓學生在“動中學、樂中學”。
一、唱游教學的內涵概述
唱游是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的一個重要分支,而唱游教學的內容則包括了歌唱表演、音樂游戲、集體舞蹈以及律動四大方面的內容??v觀當前的小學低段音樂課堂,由于傳統(tǒng)式的教學思想早已在小學教師的腦海中根深蒂固,使得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活動時,把學生放在一個被動的地位,學生的主體性被扼殺,學生雖然喜歡音樂,但是參與性普遍不高。而唱游教學法卻可以通過打造活潑、趣味的課堂環(huán)境,解決傳統(tǒng)課堂中所存在的弊端。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應用唱游教學法,讓游戲貫穿到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中,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讓學生在音樂學習活動中啟發(fā)情感,凈化心靈。
二、唱游教學對音樂課堂的重要性
(一)唱游教學,有利于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誘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催化劑,要想讓每一位學生都積極主動開展學習活動,并好學、樂學,必須要激起學生的求知欲。結合小學音樂學科屬性和小學低段學生的性格特征來說,在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音樂教師需要根據(jù)教學內容的不同,有意識地開展唱游教學,以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學生在唱游中觸發(fā)產生豐富多彩的內心體驗。
在一年級的《三角鐵、雙響筒和鈴鼓》的教學中,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就可以精心創(chuàng)設音樂活動區(qū),借助三角鐵、雙響筒和鈴鼓等多種小樂器,讓學生在節(jié)奏明快、曲調優(yōu)美的音樂中律動進入教室,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教師也需要發(fā)揮自身的指導作用,指導他們正確使用小樂器,教會他們跟著音樂敲擊,與小朋友之間怎樣合作、如何用通過音樂敲擊的形式進行師生問好等。這不僅大大提高了他們表現(xiàn)自己的積極性,而且學生在表現(xiàn)的過程中也會唱跳結合,動靜交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興趣盎然,注意力特別集中,并且還能夠在活動中掌握三角鐵、雙響筒和鈴鼓樂器的演奏姿勢,學會分三聲部為歌曲伴奏。
(二)唱游教學,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音樂表演能力
教學模式單一是當前小學低段音樂教學中所存在的一大弊端。經調查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的音樂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為了簡單化,習慣讓學生對歌曲進行模仿跟唱。這種機械化的教學方式,無異于拿著課本朗讀,缺乏新穎,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積極性并不高。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活動時,可以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來設計音樂場景,讓學生置身在一個活潑、輕松的環(huán)境當中,感受音樂的魅力,從而喜歡上音樂。
在學唱《好朋友來啦》這一首歌曲時,教師就可以采用唱游教學的形式。在游戲中,孩子們可以盡情地唱、盡情地跳、盡情地玩,而教師也需要用一種欣賞的態(tài)度去回應學生的模仿表演、哼唱等藝術活動,并用一些靈活性的語言去贊賞學生的表現(xiàn),讓學生在贊揚中樹立信心,樂于去表達表現(xiàn)自己??梢哉f,在游戲中,孩子們陶冶了情操、戰(zhàn)勝了自我、找到了無窮的樂趣,音樂課堂成了他們真正的開心樂園。學生能在這小小的空間里,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與才能,學生真正領略到音樂藝術的樂趣和魅力。
(三)唱游教學,有助于升華學生的音樂學習情感
音樂能夠把我們內心的情感表達出來,一個個跳躍的音符組成了不同的樂章,能夠給大家?guī)砻赖南硎埽瑫r音樂又如甘甜的雨露,滋潤著我們的心靈。通過唱游教學活動的實施,能夠讓學生在歌唱表演中、在音樂游戲中、在律動以及集體歌舞中,宣泄自身的情感,從而實現(xiàn)情感的升華。
在學習二年級下冊的《多快樂呀多幸?!犯枨鷷r,分析其教學目標:使學生在唱唱跳跳中體驗藏族兒童載歌載舞的快樂,體驗與他人合作表演的快樂。教師引導學生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并通過分組協(xié)作,把學生分為歌唱組、舞蹈組、打擊樂器組,各小組興致勃勃,踴躍參加,通過小組的通力合作和教師的指導,學生都能夠用簡單的打擊樂器、固定的聲勢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用簡單的舞蹈動作參與歌曲表演等。通過這種唱游方式,予以學生自主探究的機會,不僅能夠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還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實現(xiàn)情感的升華。
三、唱游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開放性教學策略
課堂向課前、課后開放,學校向家庭、社會開放,以充分開放思維空間,激發(fā)學生“聽唱想做”的興趣,教會學生“聽唱想做”的方法,開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潛能為主線,使開放性教學成為“唱、想、做、評”教學新模式形成有力的助推器。
(二)創(chuàng)設性教學策略
創(chuàng)造良好的音樂學習環(huán)境。根據(jù)不同年級的學生采取不同的唱游教學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韻律感、觀察力和表現(xiàn)力,是學生在獨立探究、合作學習、實踐運用等學習活動中表現(xiàn)出自主性、主動性、獨創(chuàng)性等精神品質進行積極評價,使學生獲得自主探究知識的成功與情感體驗。
實踐證明,唱游教學十分適用于小學低年級的音樂教學,通過將其引入到音樂課堂中,不僅能夠優(yōu)化音樂教學流程,還能夠進一步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讓學生領悟到音樂的魅力。為此,相關教學工作者應在實施音樂教學活動的實踐過程中以學的學習需求為基點,加大對唱游教學的關注力度。
參考文獻:
[1]王春山.關于唱游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6).
[2]曾凡麗.淺談小學唱游課教學[J].學周刊,2016(27).
[3]應敏雅.以音樂唱游豐富小學生音樂體驗的實踐探索[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4).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