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茜
【摘要】當前,隨著我國與其他國家經(jīng)濟、貿(mào)易以及文化交流的日益頻繁,一些別有圖謀的國際敵對勢力加強了對我國思想文化領域的滲透,尤其是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小學生更加容易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來接觸各種“歪理邪說”,使他們的思想觀和價值觀都受到侵蝕。在這種形勢下,《品德與社會》學科作為小學教育中對學生品德、思想直接進行教育的學科,必須要承擔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任,提高小學生的精神文明修養(yǎng),扶正其三觀,培養(yǎng)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關鍵詞】小學教學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教材融入 踐行
【中圖分類號】G6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8-0073-01
品德與社會學科是小學生德育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因此,在對其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不僅要關注教材教學內容設置,還要貼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開教學活動,將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融入到課程始終,讓品德與社會課堂成為蘊育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沃土。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啟動核心價值觀認知思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和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都緊密相連,“文明、和諧、誠信、友善”等,都是對我們平時思想行為的重要規(guī)范。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需要將這些關鍵詞利用多種方式,創(chuàng)設適宜學習情境,融入到教學之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基本認知。
小學六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里《身邊的變化》這一課,老師在講解時,可以提前收集一些票據(jù),然后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展示,讓學生說說圖片內容。學生仔細辨認之后,依然不知道這些票據(jù)是什么。教師給出解讀:看第一張票據(jù),這是一張糧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糧食供應短缺,只能用糧票購買糧食;第二張票據(jù)是布票,那時大多都是買布做衣服,有布票才能買布;第三張是肉票,豬肉限量供應,有肉票才能買肉。大家不妨比較一下,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和過去相比有多大變化?學生開始議論紛紛。教師繼續(xù)引導:國家富強了,百姓才能富裕,這就是國富民強。
小學生對于教師展示的票據(jù)是陌生的,因為他們離那個時代比較遠,但是這些票據(jù)能夠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這時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興趣給出詳細解讀。教師發(fā)動學生展示現(xiàn)在生活,展望國家之強勢,成功調動了學生參與討論的熱情。通過思考討論,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意識得到進一步強化。
二、優(yōu)化教學引導,提升核心價值觀學習品質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鍵詞都具有實實在在的生活意義,教師在具體施教過程中,要注意優(yōu)化教學策略,特別是不能陷入政治說教的思維窠臼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實際需要展開教學引導,凸顯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塑造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
學習《我來做市長》這一課時,老師引導學生提前進行調查:關于市長的日常工作以及權利義務你知道哪些?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掌握了不少相關信息,在展示時,很多學生都給出比較多的信息反饋。有學生說:“市長要對一個市的發(fā)展起到高屋建瓴的指導作用,大到經(jīng)濟建設,小到人民生活,幾乎所有事情都與市長的工作相關聯(lián)。因此,市長是非常辛苦的?!边€有的學生說:“看新聞有幾個市的市長因為貪污腐敗被抓了,作為市長貪污腐敗是非常不應該的,他對不起黨和人民的信任。如果我來做市長,我絕對不會貪污一分錢?!?/p>
通過學生們的回答我們可以知道,小學生雖然年齡小,但是題目也有著非常正確的是非觀,對官員的一些不良行為和現(xiàn)象有識別意識。這說明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經(jīng)初步形成。
三、升級教學活動,塑造核心價值觀綜合能力
在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不僅是教材教程的原始追求,也是教師教法改進和學生學法升級的重要方向。升級課堂教學活動,需要從活動內容和活動形式兩個方面展開教學突破。精選教學實踐活動內容,需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關注身邊人、身邊事,并從這些社會現(xiàn)象中逐漸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涵。
四、積極開展各種活動,增強核心價值觀的滲透
(1)畫一畫
《大好河山任我游》從小學生的外出游玩為切入口,從教室、校園、社區(qū)、家庭、郊區(qū)、其他城市逐步向外擴展,讓學生自主描述在游玩途中的事件和感受。這不但能夠鍛煉他們的表達能力,而且能夠激發(fā)他們對于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2)說一說
《品德與社會》是一門以明理為主要任務的課程,想讓學生把道理悟明白,就需要學生多說、會說,在交流中表達自己的觀點、看法、感悟。教學《在公共汽車上》這一課時,首先讓學生搜集身邊遇到的公共汽車上的好人好事事例在課堂上講,表揚養(yǎng)成尊老愛幼品德的好學生,使學生理解和體驗到做人要善良友愛。接著每個小組負責講一個故事,進行討論,從中明確尊老愛幼是傳統(tǒng)美德,更是現(xiàn)代社會的需要。懂得關愛他人應該從自己做起,不計較個人得失,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愛”教育不謀而合。
(3)小組合作
近幾年小學課堂教學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在改革的道路上無疑邁出了一大步。其中合作方式的一般形式是以小組為單位,一個班級七八個、十來個小組不等。這樣的小組便于討論交流并及時反饋教學效果,對民主作風也有所體現(xiàn)。但是小組合作還存在著一個講平等的問題,因為一個小組的成員基礎、智力、知識狀況、活動能力等是參差不齊的,往往學習成績好的、活動能力強的出頭露面多且表現(xiàn)機會多,而學習成績較差、活動能力欠佳的則相形見絀。這樣久而久之,小組成員就會出現(xiàn)不同層次、不同等級甚至有貴族與平民之分,而小組與小組之間也會存在著差異。針對這種狀況,老師必須要引起重視,引導小學各個成員之間要友愛、謙讓、互助,使他們加強溝通和交流,在提升學習效果的同時也感受到集體的力量與魅力。
五、結語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要從學校抓起,從娃娃抓起。小學階段,學生的心智還未成熟,價值觀念正值建立初期,極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在此階段對小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建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滲透于品德教學中,將有助于深化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同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更多能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會活動,并以身作則,帶領學生親身體會,從情感上讓學生更能理解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陳惠玲.在《品德與社會》中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 2016(1):69.
[2]劉素琴.淺談在音樂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J].兒童音樂, 2017(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