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感教育是教師運用一定的教學手段,通過激發(fā)、調動和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促進教學活動積極化的過程,是政治教學中最有效、最重要的教學手段之一。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從情感因素、教育過程、教育合力等角度進行具體的論述。
關鍵詞:政治;情感;策略;挖掘;因素;教育;合力
情感教學的特點包括以情動人、以趣引人以及以境育人,情感教學要合理運用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采取多種方式和手段創(chuàng)造情感氛圍,讓學生有情感體驗相關的教學內容,并產生積極的情感共鳴,有效地誘導學生的學習意識,鼓勵學生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幫助教師和學生互動交流,提高教學效果。為此,為了提高高中政治教育的效果,教師必須重視學生情感的這一因素,采取多種手段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不同情感因素,以實現師生之間的雙向互動,促進教育目標的實現。
一、 深入挖掘情感因素
情感教學在高中政治教育中具有“以情動人”的特點,它顯示了老師把真誠、情感投入到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課中,在備課、教學、實踐和評價等教學環(huán)境中融入真誠的感情,讓學生逐漸有所感悟,打動學生的心,進一步加強學生政治學習的熱情和主動性。當代中學生具備明顯的時代特征,他們成長于改革開放取得了顯著成果之時,受到市場經濟的影響,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意識,具有為祖國添磚加瓦、貢獻自己一分力量的雄心壯志,但由于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容易出現思想混亂和行為偏差等。因此,教師必須采取不同的方式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和思想動態(tài),掌握學生的關鍵需求,以便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提高教育實效,政治教育做到學生的心上。在進行“國家收入的分配”一課的教學時,基于學生對國家財政的好奇的心理,可以在課前安排學生通過圖書館、網絡等途徑收集綜合我國金融相關的信息政策,并通過寫論文這種方式來顯示他們對金融知識的理解,教師檢查學生論文之后,可以結合學生的認知程度,決定金融知識教學內容的詳略,尤其注意糾正學生論文中的錯誤,糾正學生學習金融知識的問題。簡而言之,在講授該課過程中,學生通過收集到的數據,對中國的金融知識有了一個總體印象,并了解國家發(fā)展金融的重要作用,了解財政收入和支出在中國還沒有平衡的情況,再加上老師的適當點撥,學生將能夠避免錯誤,以便進一步鞏固教學知識,更深刻的了解中國的國情,增強愛國主義觀念。
二、 有效優(yōu)化教育過程
高中政治課堂的情感教學具備“以趣引人”的特征,它表現為教師以身邊的真實、形象的典型案例去感化學生,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同時采取場景模擬、課堂討論等多種教育手段以及多媒體技術的融合,進一步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誘發(fā)學生的學習意識,最終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高中政治教育過程呈現出信息量大、知識結構邏輯性強、內容復雜枯燥等明顯特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遭遇“攔路虎”,學習意識容易受挫甚至會產生厭學情緒,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時有意識地增加來自現實生活的社會現象和具體案例,把教材中復雜抽象的理論知識與生活案例相融合,并利用多媒體技術加以展示,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教學內容,更深刻地掌握有關知識,同時也方便學生結合案例來強化記憶。以講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呈現以戰(zhàn)爭為主題的大量、翔實的圖像和視頻,把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各種因素等以圖像、視頻等多種形式再現于學生面前,進一步擴充課堂教學知識的信息容量和信息密度,從而直接從感官上刺激學生。同時,教師施以詳細講解,讓學生了解到很多目前世界各地的最新戰(zhàn)爭動態(tài),了解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危害、敵對兩方的軍事力量對比以及不同國家的不同援助方式等,緊扣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政治立場。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開展課堂討論,進一步強化學生對“戰(zhàn)爭與和平”的認識。在討論過程中氣氛非常熱烈,學生興致高昂,大多都積極參加,主動發(fā)言,教學效果非常好。
三、 增強政治教育合力
情感教學在高中政治課教學中具有“以境育人”的特點,它是以學生的情感因素、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為基礎,構建有效的政治教育環(huán)境,進一步加強政治教育的合力,達到教育的效果。家庭、學校和社會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家庭教育是實施教育的基礎。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進一步與學校和老師溝通,家長應該配合學校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積極和健康成長的氛圍,除了傳統(tǒng)的方式加強與孩子的溝通,也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微博、QQ等現代手段,加強與孩子的情感交流,以孩子愿意接受的方式和孩子相處,掌握他們的思想和行為改變,更深入地理解孩子的情感狀態(tài)和思想傾向,一旦發(fā)現孩子在思維、情感出軌,及時調整修正,讓孩子們在健康樂觀積極的情感體驗中獲得的家庭氣氛。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學校作為針對學生實施情感教育的重要場地,應該為其提供較優(yōu)越的校園人文環(huán)境。在物質文化建設中,把政治教育理念與美化環(huán)境、綠化校園以及建設人文景觀相融合,讓學生于不知不覺中深受感染,促使學生的思想、人格、行為等有所提升,培養(yǎng)學生健康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在制度文化建設中,依據學校實情和學生實際制定各種行之有效的規(guī)章制度,尤其是獎懲措施(如學生學習評估和各種優(yōu)秀評比等),強調具體落實和有效監(jiān)督,進一步引導學生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營造正確的政治教育輿論導向。在精神文化建設方面,通過開展各種活動把學生掌握的政治理論知識轉換為自身的政治素養(yǎng),如到敬老院探望孤寡老人、到孤兒院做小老師、到博物館和科技館等參觀學習等,真正把政治教育因素融入日?;顒永?,主動實現政治教育的內化目標。總之,學校應該整合各種教育資源,加強與家庭的聯系,引導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相結合,進一步增強政治教育合力,實現教育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夏小蘭.情感教學在高中政治教育中的實施[J].廣西教育,2017,12.
[2]趙秀紅.高中政治情感教學[J].散文百家,2017,12.
作者簡介:
黃猛,重慶市,重慶市豐都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