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業(yè)紅
【內容摘要】高中生物作為高中理綜類學科重要的一門課程,在高中的課程學習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诤诵乃仞B(yǎng)生物教學課程主要目的是學習生物學的研究方法,學習生物學特有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作為生物學的任課老師,要立足以核心素養(yǎng)為基礎的教學方法,找準核心素養(yǎng)在教材中體現(xiàn)的關鍵,讓學生養(yǎng)成用生物學思維探究的習慣,以科學的態(tài)度對生物學進行學習,研究,為學生以后的發(fā)展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高中生物 教學策略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近年來,國家對教育的重心也轉移到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上來,其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可使其終身受益的良好品質和綜合能力。旨在培養(yǎng)學生知識運用能力和個人實踐能力,將理論知識在生活中靈活運用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緊跟時代潮流,把握國家對新時代學子的教育方向,不斷改進教學方向和教育方針,努力適應新課標下學生培養(yǎng)方案,為學生的成長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一、運用問題,促進科學學習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扮演著聽眾的角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只注重自己講課,而忽視了與學生的交流。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對知識的理解屬于強記硬背,不能透徹理解知識點。并且,在這種模式下,學生感覺不到學習的興趣和學習帶來的成就感,自然學習起來就沒有動力。所以,在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模式下,課堂教學應該以學生為重心,積極與學生溝通互動,在對知識點和理論講解時,要注重學生的理解能力,對理解不透徹的學生要主動進行溝通,解決學生的問題。
比如在學習《DNA的復制》這一課程時,可以使用提問式的教學模式,比如提出問題:一個DNA復制后的子代4條鏈可能的組成方式有哪些?提出問題以后,讓學生自主討論,按自己的想法繪制出圖片、然后讓學生自主交流,提出可能的假設。教師要指導學生分組討論、繪圖、板圖交流,在師生交流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猜想DNA三種復制方式形成的子代DNA的可能情況以及進行試驗驗證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學習態(tài)度。
二、創(chuàng)設情境,活躍課堂氛圍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課堂教學主要以講解為主,通過知識點的講解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育,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屬于被動接受的一方,對知識點的掌握和理解在有的時候不能特別到位,甚至有時候還會因為高強度的壓力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使學生對學習感到厭惡,因而降低了學習效率。而在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應該豐富課堂教學模式。尤其要注重實際情景的設立和讓學生動手實驗,要將理論知識和實際結合起來。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不僅能夠對知識點的理解更加深刻,并且在實際運用中能夠熟練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通過有趣的課堂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探究欲和自主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比如在學習DNA的結構時,教師可以將知識點融合到某一個實驗和情景當中,比如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DNA鏈模型,通過模型的制作使學生逐漸對知識點融會貫通,并且老師在制作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將學生沒有注意的知識點和不合情理的地方進行指出改正,當模型制作完成后,學生對DNA的結構也就爛熟于心了。通過這種教學模式,讓學生提起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熟練掌握知識點后的成就感,同時對知識點的理解也更加深刻,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隨時激勵,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不可否認,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無論是未成年人還是成年人,當某一件事情圓滿完成時,都會希望得到他人的鼓勵和認同,運用在教學方面同樣如此。在傳統(tǒng)的高中生物教學模式中,老師的作用更像是一臺負責完成任務的機器,負責傳授知識點,對錯誤的問題和方向進行指正,而不會考慮學生對知識掌握后需要的心理滿足和認同感,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獲得知識的動力也就來源于迫不得已的學習壓力,被迫式的接受文化傳承和知識灌輸,學的好與壞除了壓力外在學生看來沒有任何的區(qū)別,這就導致了學生學習的動力不足,積極性不高,從而使教學進度和質量事倍功半,甚至可能起到反面效果,與如今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的大前提也背道而馳。
而要解決這一問題,則需要從改變教學模式出發(f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具體方法有很多,積極開展課堂教學評價就是其中一種,通過課堂教學評價的開展,鼓勵有進步和優(yōu)秀的學生,督促落后的學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僅感受到學習的壓力,還有學習帶來的成就感和探究欲,讓學生認識到學習不光是為了自身的前程和父母老師的期望,學習本身就是一個自我實現(xiàn)和自我提升的過程,從而使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那么學生的學習成績和自身素質就自然而然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在當今的教學大環(huán)境下,提高和改變教學質量、教學模式勢在必行?;诤诵乃仞B(yǎng)的教學模式正在被接受和認同。教學模式正從單純的教授知識逐漸變成了教授獲取知識的方法。而這些改變,需要我們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共同求索,這樣,我們的教學質量才會越來越貼近社會大方向,貼近國家大趨勢。
【參考文獻】
[1] 趙占良. 試論中學生物學的學科本質[J]. 中學生物教學, 2016(1):4-8.
[2] 譚永平. 中學生物學課程在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中的教育價值[J]. 生物學教學, 2016, 41(5):20-22.
(作者單位:湖北省遠安縣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