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光慧,賈慧宇,任建新,蘇維芳,張海洋
(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河北 張家口 075000)
目前,冠心病(CHD)已成為全球人類首位死亡原因。因其臨床發(fā)病率、病死率日漸增高,不僅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及身心痛苦,還導致社會勞動力損失加重、診治費用高漲[1]。已明確的CHD主要發(fā)病危險因素包括高血脂、高血壓、吸煙以及遺傳等。近年來的研究指出,CHD的發(fā)生與血清中人生長激素釋放多肽(Ghrelin)水平有著密切關系[2]。Ghrelin是有一定生物活性的GHS-R內(nèi)源性配體。異常低水平的Ghrelin可誘導體內(nèi)細胞發(fā)生炎癥反應、血管內(nèi)皮功能損傷以及機體糖類代謝與脂肪代謝紊亂、免疫力減低等[3],這些作用機制可能參與了CHD的發(fā)生及發(fā)展,因此深入認識Ghrelin對冠心病的臨床防治具有重要的意義,而目前對Ghrelin與CHD患者的心臟功能以及預后的關聯(lián)性研究較少。本研究檢測了80例老年CHD患者Ghrelin水平及心臟功能,并觀察了主要心臟不良事件(MACE)的發(fā)生情況,旨在探討Ghrelin在評估老年CHD患者心臟功能、疾病預后中的意義。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心內(nèi)科住院治療的老年CHD患者80例設為CHD組。納入標準:①冠狀動脈血管造影提示至少有1支冠狀動脈狹窄病變在50%以上;②年齡≥60歲;③本地區(qū)常住人口(方便隨訪);④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合并惡性腫瘤、泌尿系感染、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肝腎功能障礙以及其他嚴重軀體疾病者。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齡60~75(68.6±4.7)歲;病程4~13(8.8±3.2)年;穩(wěn)定型心絞痛(SAP)35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綜合征(NSTE-ACS)19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26例;單支冠狀動脈狹窄病變患者49例,多支(≥2支)冠狀動脈狹窄病變患者31例。選擇同期在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行健康體檢的健康老年人60例為本次研究的健康對照組,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60~75(67.5±5.3)歲。CHD組與健康對照組性別比例、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①記錄2組的年齡、性別、身高、體質(zhì)量以及是否吸煙(每日10支及以上,煙齡>5年)等一般資料,檢測空腹血糖(FPG)、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血尿酸(UA)以及血肌酐(SCr)等血生化指標。②2組均于早上空腹采集靜脈血液5 mL,應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方法測定受試者血清Ghrelin水平。③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掃描測量受試者的左心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④CHD組出院后跟蹤隨訪12周,記錄患者在隨訪期間MACE的發(fā)生情況,包括嚴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復發(fā)心肌梗死、由本病而導致的死亡等事件。
2.12組受試者心功能指標以及血清Ghrelin水平比較 CHD組患者LVEF以及血清Ghrelin水平均明顯低于健康對照組(P均<0.05),而LVEDD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P<0.05),見表1。在CHD組中,多支冠脈狹窄患者LVEF、血清Ghrelin水平均明顯低于單支冠脈狹窄者(P均<0.05),而LVEDD明顯高于單支冠脈狹窄者(P<0.05),見表2;CHD組中NSTE-ACS、STEMI以及SAP患者心功能指標、Ghrelin水平兩兩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3。
表1 2組心功能及血清Ghrelin水平比較
注:①與健康對照組比較,P<0.05。
表2 CHD組中單支與多支冠脈狹窄患者心功能及血清Ghrelin水平比較
注:①與單支冠脈狹窄比較,P<0.05。
表3 CHD組不同疾病類型患者心功能及血清Ghrelin水平比較
2.2CHD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與心臟功能的相關性 經(jīng)Pearson分析,CHD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與LVEF呈明顯正相關關系(r=0.650,P<0.05),而與LVEDD呈明顯負相關關系(r=-0.416,P<0.05)。
2.3CHD患者預后分析 80例CHD患者在隨訪12周期間,發(fā)生MACE者28例,其中發(fā)生嚴重心律失常12例,心力衰竭8例,復發(fā)心絞痛5例,復發(fā)心肌梗死2例,死亡1例。發(fā)生MACE患者與未發(fā)生MACE患者在年齡、HDL-C、LVEDD、LVEF、Ghrelin以及冠狀動脈狹窄數(shù)方面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4。
表4 MACE患者與非MACE患者的各項臨床資料比較
2.4CHD患者發(fā)生MACE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以CHD患者年齡、HDL-C、LVEDD、LVEF、Ghrelin以及冠狀動脈狹窄數(shù)為發(fā)生MACE的自變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CHD患者HDL-C、LVEF以及血清Ghrelin水平是CHD患者發(fā)生MACE的保護因子(P均<0.05),而冠狀動脈狹窄數(shù)是CHD患者發(fā)生MACE的危險因子(P<0.05)。見表5。
表5 CHD患者發(fā)生MACE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Ghrelin最早是Kleinz等人于90年代末從實驗鼠的胃部組織中獲得的一種多肽,以往對Ghrelin的臨床研究多數(shù)局限于其與機體糖代謝、脂代謝以及肥胖等之間的關系。最近十年來,人們對Ghrelin的研究進一步深入,發(fā)現(xiàn)在人體心血管的系統(tǒng)中,也廣泛存在著Ghrelin與Ghrelin受體。目前相關研究顯示,高水平Ghrelin是保護機體心血管的有用因子,其對人體心血管產(chǎn)生積極效應是通過擴張血管、增強細胞內(nèi)皮功能、提升心肌功能以及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等作用機制來實現(xiàn)的[4-6]。而異常低水平的Ghrelin可能參與了CHD的發(fā)生及發(fā)展。因而,Ghrelin很可能成為以后心血管病臨床診斷、指導治療以及預后評價的新指標。
Lurila等[7]研究指出,CHD高危人群以及CHD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明顯高于健康人群,而血清Ghrelin水平明顯低于健康人群。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CHD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明顯低于健康人群,與上述研究結果相一致。另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不同疾病類型的CHD患者之間心臟功能、Ghrelin水平均沒有明顯差異,然而多支冠狀動脈狹窄病變患者的心功能以及Ghrelin水平較單支冠狀動脈狹窄病變患者明顯降低。表明隨著老年CHD患者冠狀動脈血管狹窄病變的不斷加重,心功能出現(xiàn)明顯降低,而血清Ghrelin水平也明顯降低,提示Ghrelin直接參與了CHD患者動脈粥樣性硬化的發(fā)生以及抵抗過程。LVEDD屬于機體心室重構的一個最為靈敏性指標,本研究顯示,血清Ghrelin水平與LVEDD呈明顯的負相關關系,而與LVEF呈明顯的正相關關系。提示血清中的Ghrelin能夠阻止甚至逆轉人體心室重建,改善心功能,并且可能與Ghrelin能夠抑制細胞炎性反應、阻礙交感神經(jīng)活動的作用機制有關。
Iantomo等[8]的研究報道,ACS患者心肌出現(xiàn)損傷、心臟功能減退可能直接影響到疾病預后,而血清Ghrelin水平越低,患者心功能不全以及死亡的發(fā)生率則越高。Ghrelin水平升高很有可能成為逆轉冠狀動脈粥樣性硬化發(fā)展的代償性機制[9]。從而延緩機體冠狀動脈粥樣性硬化,阻礙心室的重構,減少心肌梗死等[10]。本研究對入組的80例老年CHD患者隨訪12周,期間發(fā)生MACE的28例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LVEF及HDL-C水平均明顯低于未發(fā)生MACE的52例患者。通過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CHD患者HDL-C、LVEF以及血清Ghrelin水平是CHD患者發(fā)生MACE的保護因子,而冠狀動脈狹窄數(shù)是CHD患者發(fā)生MACE的危險因子。表明血清Ghrelin水平可以作為評估CHD患者疾病預后的有效指標。
總之,老年CHD患者血清中Ghrelin水平變化與心功能以及疾病預后有著密切關系,低水平Ghrelin能夠一定程度反映老年CHD患者心室重構,預示MACE的發(fā)生風險,其可能成為以后臨床治療CHD的新靶向。但由于本研究納入的病例數(shù)較少,同時采取的是橫斷面性研究,對于Ghrelin與CHD患者心功能及疾病預后之間的關系還需要以后大樣本、多中心的研究加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