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峰 崔 貞 張世超 高學博
(皖北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 安徽宿州 234000)
在社會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過程中,大學生的就業(yè)空間越來越廣泛,而競爭問題卻越來越顯著。高等職業(yè)教育作為教學的重要構成內容,其具有培育高質量專業(yè)人才的職能與使命,而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其具有較為重要的價值與作用。而體育社團作為一種補充常規(guī)性教學的重要形式,可以轉變傳統(tǒng)體育教學時間短、內容單一且考核片面的問題,可以為學生的學習以及鍛煉提供有效的保障與支持。
問卷調查的是安徽省部分高職院校的體育社團。
1.2.1文獻分析法 通過查詢高職院校體育社團、社團以及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相關期刊、報紙等資料,了解高職院校體育社團的研究成果與進展。
1.2.2問卷調查法 綜合研究的內容與目標,制定調查問卷,通過對體育學專業(yè)、征求了各個領域專家學者的意見,進一步完善調查問卷。
1.2.3訪談法 對體育社團、社團的發(fā)展狀況進行了分析,通過對管理部門的負責教師的訪談,了解現階段高職院校體育社團發(fā)展中的問題,結合實際狀況制定了較為科學的管理建議與手段。
現階段多數高職院校的學生體育社團數目在11個左右,主要包括乒乓球社團、輪滑社團、羽毛球技社團、瑜伽社團、籃球社團、自行車社團、足球社團、排球社團、田徑社團、武術社團、啦啦操社團等。高職院校學生體育社團涉及范圍較為廣泛,內容也相對較為豐富,可以滿足多數學生的實際需求。但是還是有部分的學生認為、體育社團的活動內容相對較為單調,社團活動都是基于訓練以及內部比賽為主要內容,并沒有組織開展知識講座以及各種外界的交流學習,這樣易使學生出現厭煩心理。調查發(fā)現,在近18.3%的體育社團,在每學期僅僅開展了10次左右的對外比賽交流,而有約40%的體育社團則不足10次,約有41.3%的體育社團甚至每學期僅僅召開了不足5次的對外比賽的交流活動。也就是說,雖然現階段高職院校體育社團的種類繁多,可以滿足學生的基礎項目需求,但是其活動內容單一、缺乏與外界的溝通交流,直接的影響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通過問卷調查統(tǒng)計分析(見表1),可以發(fā)現在高職院校體育社團中,傳統(tǒng)的球類項目深受學生的喜愛,團員數量也相對較多,這與高職院校體育社團管理有著直接的關系。而一些具有技巧性的項目也深受學生的喜愛,例如輪滑社團等。籃球、羽毛球和足球等運動項目雖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但是社團團員總數卻相對較少。
表1 高職院校體育社團團員分布狀況
在高職院校中體育社團的運行狀況以及影響力等因素,是影響高職院校體育社團持續(xù)發(fā)展的重點。而管理作為一種有效的方式,可以推動高職體育社團的持續(xù)發(fā)展,進而為校園文化的建設奠定基礎,做出貢獻[1]。
通過訪了解到現階段高職院校的體育社團的外部管理方式,就是由學院進行全面管理,而校團委主要負責注冊、審批及管理,并提供指導老師。高職院校的大學生社團聯(lián)合會則主要就是對學生體育社團的日常工作進行監(jiān)督指導,通過院黨委、院團委、院學生社團聯(lián)合會、單項高職院校體育社團的方式進行系統(tǒng)的管理。
調查發(fā)現,無論高職院校體育社團的規(guī)模與大小,多數的高職院校體育社團的內部機制均較為完善,分工也更為合理。通過秘書處、宣傳部以及外聯(lián)部、策劃部等內部機構進行管理,整體框架較為完善,對于社團的基礎方向以及權利、義務均較為明確。但是,多數社團還是缺乏專業(yè)的、科學的規(guī)章制度以及管理條例,這樣直接導致內部機構管理松散等問題,缺乏凝聚力,工作效率也相對較低。而通過調查了解到,多數的團員認為社團的領導干部在工作開展過程中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與不足,導致運轉效率較低,干部缺乏責任心,直接影響了社團的形象,降低了社團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調查發(fā)現,現階段多數的高職院校雖然配置了專業(yè)的社團指導教師,但是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與不足,尤其是在一些冷門的高職院校體育社團中并沒有配置專業(yè)的指導教師。而多數的社團指導教師來自學院團委,也會通過專業(yè)的體育教師擔任高職院校體育社團的指導教師[2]。調查發(fā)現,約有12.8%的高職院校體育社團團員認為指導教師專業(yè)能力強、認真負責;而約有41.5%的社團成員則認為指導教師可以完成一些基礎性的工作;還有46.2%的社團成員認為指導老師缺乏工作積極性。多數的高職院校體育社團指導教師不僅要完成學院安排的體育教學工作,和相應的科研任務,亦需進行職稱評定分析,教師在時間等因素的影響之下,無法面面俱到。高職院校體育社團多數均為義務性的指導,并沒有將其納入到教學工作量之中,高職院校體育社團的管理質量、發(fā)展狀況與教師的工作考核也沒有關系,這樣就直接的導致了指導教師缺乏工作積極性,從而影響了高職院校學生體育社團的發(fā)展狀況[3]。
高職院校體育社團主管部門應主要就是加強對社團的監(jiān)督管理,強化制度化和常態(tài)化管理。每學期對高職院校體育社團進行系統(tǒng)考核,包括主管部門對社團工作的考核,社團成員對社團學期工作的考核分析,以及社團之間的互評。從不同的角度對學生的體育社團管理制度進行分析,了解其存在的問題,綜合實際狀況探究科學的解決辦法與處理模式,進而推動高職院校體育社團的規(guī)范化發(fā)展。
同時,社團的負責人要定期向主管部門匯報工作,結合實際狀況提出科學的、系統(tǒng)的管理方式與手段,進而推動高職院校體育社團的持續(xù)發(fā)展。
定期組織專家教授開展各種知識講座,滿足學生的知識理論需求,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增長見識。同時,鼓勵其與其他院校的社團組織開展各種團體活動,強化外界的溝通與學習,增強高職院校體育社團成員的社會實踐,提升其知識水平與綜合能力。通過比賽和表演等不同的方式增強社會影響力,提升學生參與社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各個體育社團的經費主要來源于學院的支持以及學生會費的繳納,在實踐中必須要結合實際狀況拓展模式與手段。例如,可以綜合高職院校體育社團的實際狀況,通過開展大型的體育活動,為一些專業(yè)的活動提供服務進而獲得勞動報酬;通過體育比賽、裁判等方式拓展資金渠道;通過各種體育表演活動、公司贊助、微電影拍攝、微視頻錄制;通過各種直播平臺構建一個積極向上的、高職院校體育社團形象,進而增強社團的創(chuàng)收能力,為高職院校體育社團的持續(xù)發(fā)展提供資金支持。
學校要加強對高職院校體育社團的重視,明確高職院校體育社團不僅僅是一種對體育課堂的補充,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明確指導教師直接影響高職院校體育社團的持續(xù)發(fā)展。學校應結合指導教師的實際狀況,將體育社團工作與教師的工作考核等業(yè)務評比科學融合,進而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凸顯教師的專業(yè)特征,這樣才可以在根本上推動高職院校體育社團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加強高職院校體育社團有關規(guī)章制度建設,完善社團管理辦法和社團開展活動的管理辦法,促使社團有序開展各項活動。
高職院校體育社團是高職院校體育教育的重要構成內容,也是對常規(guī)性體育教學活動的完善與補充。強化高職院校體育社團的完善,制定科學的指導規(guī)范與手段,提升教師的專業(yè)指導能力,對于高職院校體育社團的發(fā)展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也是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完善現有的高職院校體育社團,可以給學生一個展示自己才華的平臺,進而在實踐中,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讓學生在高職院校體育社團活動的參與中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形成終身身體鍛煉意識,這對于高素質專業(yè)人才的培育有著積極的價值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