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趙萍
摘要: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信息技術已經(jīng)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出行、購物、娛樂、甚至是學校的教學工作。而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的整合正在使小學語文課堂發(fā)生著巨大的改變。由于信息技術為小學語文課堂帶來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全新的教學模式,這使得學生的視聽更加豐富,課堂變得更加高效的同時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本文就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的整合進行分析,給出一些建議與看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信息技術;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07-0076
關于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的整合對于促進教學的發(fā)展的意義是重大的,能夠使語文教學活動變得直觀而生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其作用是顯性的。每個語文教師都認同這種觀點,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在整合發(fā)展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和問題,我們要正確地面對問題,積極解決問題,以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不斷提升,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一、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手段和方法的多樣化
信息技術作為最先進的教學媒體,優(yōu)于其他任何教學媒體的最顯著特點是互交性。上語文課時,學生每人有一臺電腦,教師在教學生字詞時,可采用網(wǎng)絡廣播教學的形式進行教學,軟件的內容用聲音、動畫顯示生字的結構,讓學生一看即明白此字的結構、部首、聲母、韻母、字義等方面的知識。通過不同顏色的動畫變化將字體生動形象地展示在學生的面前,刺激學生的感官多層次活動,從而達到認知生字的目的,然后隨機進入生詞和課文的學習。對個別仍沒有學會的學生可通過“屏幕監(jiān)控”實施分組教學的辦法,達到個別指導、抽查的目的。有了這個互交性,就能及時反饋信息,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真正實施因材施教。
二、營造教學情境
小學生的認知處于初步發(fā)展階段,他們對周圍的事物充滿著好奇心,且有著愛玩的天性,在課堂教學的40分鐘,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很難讓學生完全地集中注意力,而興趣則能夠成為引導學生們學習的有效方式,充分地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力和學習積極性,主動地融入到課堂學習當中。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教學手段,有著豐富的教學資源,借助信息技術營造有趣、和諧的教學情境,能夠有效的提升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例如在講解《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時,單從文本解讀去講解文章,學生很難理解父親與孩子當時的情感,也會使課堂變得枯燥無味,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播放地震的小視頻或者是相關的圖片戰(zhàn)術,讓學生身臨其境般地感受父親與孩子的心境,讓學生基于文本去分析文章。
三、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科學利用信息技術,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出能夠有效交流、合作探究的良好課堂情境,還可以促進其語文思維能力的提升,在教學活動中培養(yǎng)他們的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比如在教學《白楊》這篇課文的過程中,為讓學生可以更加直接地理解白楊不管是處于風沙氣候或者雨雪、干旱等各種環(huán)境下都能夠頑強的生長,我們要求學生盡可能地發(fā)揮想象力,對白楊的形象展開聯(lián)想,隨后使用信息技術,把白楊不畏風沙雨雪的情境真實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這一情境,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在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信息,讓小學生對白楊樹這種堅韌不屈的品格有了更為深入的理解和認識。又比如在教學《觀潮》這篇課文的過程中,因為班內的學生有大多數(shù)都沒有觀看過錢塘江大潮的壯麗景觀,我們在上課時就為他們播放了一段關于錢塘江大潮的景觀,將課本中的文字描述轉換為影像,要求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同時對課文進行閱讀與欣賞,感受錢塘江大潮的壯麗,同時品味課文中文字的魅力。
四、突破語文教學的重難點
語文教學中整合信息技術,可有效突破語文知識中的一些重難點,并提高完成語文教學目標的效率和質量。具體則需要對“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這兩個問題予以有效解決,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對于這兩個問題的解決方法比較多,但當前若將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起來,可讓課堂教學的氛圍和模式煥然一新,相較于過去教師通過自己的言語與手舞足蹈的復雜講解的教學過程,信息技術的融合更加新穎而有效,因為信息技術可化抽象為具體、動靜結合,可把宏大的場景進行縮微處理,化復雜為簡單而具體,同時增加了課堂教學的有趣性,讓教學中的難點也迎刃而解。例如,在教學《寓言兩則(揠苗助長)(鄭人買履)》的過程中,可利用信息技術的視頻播放功能將“揠苗助長”和“鄭人買履”的故事短片播放出來,并在播放完之后提出問題:看了以上兩則視頻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呢?你想對這兩則故事中的主人公說什么呢?通過這樣的過程來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心理、個性,并逐漸理解其中寓言的寓意,突出本文教學的重點,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
五、拓寬教學資源
語文學科涉及的知識廣泛,承載的信息量極大。有人說:“語文就是生活,生活處處有語文?!毙抡n標也指出要開發(fā)語文學習資源,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大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大大增加學生的信息量。多媒體的影音資料就是很好的文本拓展與延伸,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拓寬學生視野,提高教學效率。比如在讓學生給恐龍分類時,可以制作一些互動的練習題,分對了就會出現(xiàn)相應的圖片,否則不然。這種親自參與活動使語文課堂真正地動起來了。再如,學生在學習“認識九大行星”時,教師可以在網(wǎng)絡上搜索一些有關太空的視頻、動態(tài)圖片等,讓學生盡情地“暢游”在太空中,從而激發(fā)他們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總之,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給我們的課堂教學帶來了許多精彩紛呈的瞬間。同時它也對教師的教學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把多媒體輔助教學納入整體優(yōu)化素質教育中,合理安排教學過程,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特殊功能和藝術魅力,才能達到提高學生素質、優(yōu)化課堂教學,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作者單位:浙江省樂清市翁垟鎮(zhèn)第五小學 3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