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東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5-0156-01
地理是一門跨學科的綜合課程,它從獨特角度出發(fā),在培養(yǎng)愛國情感、全球意識、環(huán)境教育、促進世界觀的形成等方面具有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為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培養(yǎng)跨世紀人才的中學教育中,地理應該占有一席之地。但在目前的大氣候條件下,中學地理卻出現(xiàn)了高一地理學得好的學理科去了,而地理學得差的迫于無奈只有選擇文科來學地理的狀況。如何擺脫困境,讓地理差生提高成績,再現(xiàn)地理教學的春天呢?唯有一條路:讓學生從心底喜歡地理,自覺地學好地理。而要想達到這種境界,教師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興趣。只有有了學習興趣,才能誘發(fā)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這樣就能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學習知識,讓他們認識到地理有趣、有用、值得學!因此,在地理教學中,要想提高教學成績,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無疑是一條重要的途徑。那么我們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地理興趣呢?本文將對其進行簡單探討。
1.使用直觀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習興趣
地理這一學科的知識涉及多學科內容,且很多知識空間性、抽象性、邏輯性強,再加上其他學科知識的滯后,學生理解起來有難度,僅憑教師一張嘴,一支粉筆和一塊黑板也很難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因而,教師可借助地球儀、教學掛圖和地理景觀圖片等各種直觀教具,或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等,直觀的將事物的本質要素和教學內容展現(xiàn)給學生,有助于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以真摯感情培養(yǎng)學習興趣
情感關系是師生心理關系的一個重要方面,它對教學效果有著重大影響。因此,融洽的師生情感,可以促使師生間縮短心理距離,產生友好、親近、共鳴、信賴的效應,真摯的師生情感,是教學中的一種催化劑,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勵學生的自信心和上進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教學過程的開展和教學效果的提高。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我親身體會到,學生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良好的情緒,會使學生精神振奮,教師不良的情緒會抑制學生的智力活動;學生在友好、和悅、輕松、互助合作的課堂氣氛中學習效果就好,在緊張、對抗的課堂氣氛中學習效果就差。這說明師生間情感相互交融、相互激勵、相互促進,對提高教學效果有很大作用。所以我認為學生扎實地掌握知識,絕不是靠多次的重復,而是靠興趣、靠理解、靠師生間的情緒狀態(tài)而達到的。因此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準確地把握自己的角色、努力培養(yǎng)師生間的真摯情感,拉近師生的心理距離,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提高教學效果。
3.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增加學習興趣
語言是人與人溝通的媒介。我們之所以稱教師的教學行為是“言傳身教”,恰恰是因為教師的教學語言對與學生的學習的重要作用。無論那種教學行為,離開教師的語言都無法達到教學目的,因此高中的地理教師也應在教學中加強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研究探討利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地理教材中,很多地理知識是抽象的,在教學中需要用豐富、生動、形象的語言或詩句、民謠、諺語、歌曲等來引導學生想象,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使他們正確理解地理事物的特點還可使課堂教學富有感染力和啟發(fā)性,增強學生興趣,令學生神往,達到良好的效果。
4.結合社會熱點教學,調動學習興趣
社會熱點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有些熱點與地理科學密切相關,在地理教學中可利用社會熱點問題和環(huán)境問題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例如,在講“水的利用和保護”這一課時,教師在課堂上既可以利用一些實實在在的數(shù)字來說明地球上水的含量以及水對人類的作用,又可以利用多媒體形式展示有關水污染的環(huán)境問題,使學生形象而直觀地感受到保護地球上的水的重要性。在講“人類發(fā)展與環(huán)境問題時,運用一組組觸目驚心的數(shù)據(jù)或文字來反映日益惡化的地球環(huán)境,觸動學生內心深處,這樣的教學情景,不但讓學生了解目前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現(xiàn)狀,而且讓學生樹立環(huán)保意識,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引導學生認真學好科學,將來為人類造福。在講“海水運動”這一課后,讓學生通過查資料嘗試分析今年我國有可能出現(xiàn)98年的特大洪水的原因,從而拓展了教學內容,有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調動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5.積極開展課外活動,鞏固學習興趣
地理課外活動是中學地理實踐活動的重要補充形式,是在完成中學地理教學任務以外,組織全體或部分學生參加的地理實踐活動。開展地理課外活動,有助于鞏固學生在地理教學中獲得的地理知識和技能,擴大學生地理知識領域,發(fā)展學生智力。由于現(xiàn)代地理學的迅速發(fā)展,中學地理教學內容很難反映出它的全貌。開展地理課外活動是地理教育因材施教的重要途徑。有些學生喜愛地理,并具有一定的地理才能,開展地理課外活動,可以滿足這些學生渴望獲得更多的地理知識的需要,促進他們地理才能的發(fā)展。經(jīng)常開展地理課外活動,不僅能加強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還能把知識變成技能,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利用課余時間讓學生閱讀課外書、報導,觀看電視節(jié)目和收聽廣播等,舉行基礎知識競賽、填圖競賽等都能豐富學生的地理知識和才智,啟發(fā)他們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和社會現(xiàn)象的興趣。
總之,興趣的培養(yǎng)是多方面的,只有潛移默化地把它運用到教學中去,時間一長,學生們才能在上地理課時感到輕松愉快,覺得既能學到知識,又是一種享受,從而形成地理的良好學習習慣,為將來地理科學的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