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驊
【關鍵詞】 積極心理學;留守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品質;情緒體驗
【中圖分類號】 G6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9—0040—01
積極心理學是致力于研究人的潛能和美德等積極品質的一門心理科學,倡導心理學研究積極取向,關注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為改進農村初中留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提供了新的視角。近年來,我們以積極心理學理論為指導,著眼于更好地開發(fā)留守學生的潛力和積極力量,積極探索農村初中留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的思路、方法和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確立積極的留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
積極心理學認為,僅僅關注和解決個體身上的缺陷和問題,不能產(chǎn)生持續(xù)有效的預防效果,應該通過發(fā)現(xiàn)和發(fā)掘人身上擁有的積極心理潛能,利用個體自我向上的成長能力,有效地預防和戰(zhàn)勝心理問題,使個體成為自我心理健康的維護者、調適者和促進者。從積極心理學的視角出發(fā),樹立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不僅要幫助個別留守學生消除心理問題,更要培養(yǎng)留守學生積極的個性品質和健全的心理素質。我們將農村初中留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主要確定為三個方面:一是培養(yǎng)留守學生自尊、自信、樂觀等積極心理品質;二是培養(yǎng)留守學生責任意識和責任能力;三是增強留守學生積極情緒體驗和自信心、自律意識。
二、培養(yǎng)留守學生積極心理品質
積極心理學最基本的觀點是,人的美好和卓越與疾病和缺點是共同真實存在的。心理學不僅要關注疾病,也要關注人的力量,幫助人們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留守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點應該是發(fā)現(xiàn)和挖掘留守兒童身上的積極力量。
在辦學實踐中,我們著力培養(yǎng)進取樂觀的育人氛圍。各班制定班誓、班訓、班規(guī),教室布置光榮榜、進步欄、座右銘、激勵性標語,時刻提醒學生守紀、努力、向上、樂學,創(chuàng)設良好的校風、班風,促進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
堅持通過活動,培養(yǎng)學生自尊、責任感等積極心理品質。如每學期開展“遠足行”活動,組織學生遠距離徒步行走,磨練學生意志,培養(yǎng)關心他人、團結友愛的精神。每學年組織留守學生考察縣梯田紀念館、大地灣遺址、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館等活動,開闊學生視野,激發(fā)學習熱情,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責任意識。
三、增強留守學生的積極情緒體驗
1.創(chuàng)造機會讓留守學生體驗成功。教師盡可能用欣賞的眼光發(fā)現(xiàn)留守學生的閃光點,多用激勵和贊美的語言,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讓他們在尊重、鼓勵中,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增加自信、樂觀等積極情緒體驗。
2.以責任教育為主題,培養(yǎng)學生自強自信、勇于擔當?shù)牧己闷焚|。每學期組織開展責任教育主題班會和主題演講賽,開展“責任班”“責任生”評選活動,組織“在擔當中成長”“對自己負責”“我愛班集體”、“責任伴我行”等主題活動,組織學生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和社區(qū)服務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積極情緒,形成積極心理品質。
3.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自我評價。學校設計編制《學生評價手冊》,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養(yǎng)成學習有目的、做事有計劃的良好品質,促進學生學會管理自己,善于反思,增強了學生的自律意識,使學生體驗到獲得感和成就感,增強積極情緒體驗。
四、拓寬留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積極心理學認為,每一個人都具有一種為了得到良好結果而靈活自我調節(jié)的能力,即積極力量,人類會隨著積極知識的增多而將這項模式本能化。我們堅持通過豐富系統(tǒng)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培育留守學生穩(wěn)定的積極的心理品質。
首先,堅持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培養(yǎng)和引進2名專業(yè)教師,建成心理活動教室和心理咨詢室,編制《心鎖打開,陽光進來》校本教材,從2013年起,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成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
其次,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各科教學和德育活動中。面向班主任和全體教師,組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在教師中普及心理教育知識。各學科教學結合教育教學的內容,有意識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落實心理素質教育目標。把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活動緊密結合,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養(yǎng)成自制、堅強、剛毅、果斷的意志品質。
第三,加強家校聯(lián)系,引導學生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改進育人方法,為孩子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
第四,開展系列活動,提高留守學生心理素質。開設“青年學生的人際交往”“認識自我——青春期的知識講座”等專題講座,有效地幫助留守學生消除或緩解心理問題與困惑。絕大多數(shù)留守學生能正確面對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挫折,具有自信樂觀、有責任感、堅強剛毅等積極心理品質。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積極心理學視角下改進農村初中留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實踐研究》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GS[2017]GHB2799)。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