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蕾
摘 要:課堂組織教學以及課堂知識教授,這兩部分是關系到我們教學目的實現的關鍵,本文的教育故事啟迪主要圍繞著兩部分展開。
關鍵詞:教師親和力 課堂原則 教學幽默
在《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們總是把孩子視為成人,站在成人的立場上審視孩子類似“鬧著玩”的錯誤,結果就是“上綱上線”,就是道德品質的大是大非問題。其實,學生成長道路上的錯誤,就像學習走路的幼兒跌跟頭,絕大部分和道德品質沒有關系。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能給予孩子一份成長過程中特別需要的寬容?!狈浅F綄嵉恼Z言,卻帶給我非常深刻的感受。透過自己的教育實踐,思考這部分教育內容的真諦,常常讓自己回味無窮……
一、案例回放
在接這個新班之前,我就了解到這個班的學生聰明,比較有個性,上課比較隨便,難以駕馭。但是,我并沒有放在心上,骨子里的師道尊嚴,讓我心高氣傲,根本就沒有把剛剛升入初三的孩子放在眼里。這也為后面我在課堂上與孩子之間矛盾的發(fā)生,埋下了引線。
第一節(jié)課,我照搬原來接班的套路,依舊把初三思品課原則要求細數一遍,其實從學生們微皺的眉頭,我已經明顯的感覺到他們的排斥,但是卻我并不以為意。然而緊接著孩子們的一個下馬威就來了:上午的第二節(jié)課,正在講課的我發(fā)現最后的男生卻在趴著睡覺,因為第一節(jié)課剛剛強調了課堂紀律,所以在我看來,男生的行為無疑在挑釁。于是,我把課本“啪”的一下摔在講臺上,非常嚴厲的要求這名睡覺的男生站起來,與我的火冒三丈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該生慢條斯理的站起來,一言不發(fā),但是斜睨著我的眼神里充滿了不屑,他的這幅表情無疑增加了我的火氣,我質問他為什么第二節(jié)課睡覺,答曰:“困了,想睡就睡!”這時,班里傳來了偷偷的竊笑聲,這更觸怒了我為師的尊嚴,我咆哮著讓他出去,而該生慢悠悠的站起來,信步前行,當他走到講臺時,他回過身將思品課本狠狠的扔到了教室最后面的黑板上,然后摔門而去,留下了一身火氣、滿臉尷尬的我,還有一班正在看好戲的學生。
這件事情的發(fā)生,使我上課的情緒一落千丈,接下來的課堂氣氛非常壓抑,從教室里孩子們無謂的表情,我知道自己的課以及行為并沒有得到他們的認同,在他們的眼里我看到了蔑視!課后,雖然我要求那名男生立即到辦公室去,但是他并沒有聽從我的要求,而是在兩天后才敲響了辦公室的門,其實這也無意間給了我冷靜思考的時間。所以,孩子進入辦公室后,我并沒有立即批評他,而要求他坐在我對面的椅子上,打算和他心平氣和的談談。而就在我指著椅子讓他坐下時,我發(fā)現孩子眼里的意外和驚詫,緊接著就是靦腆的不好意思的拒絕,這也讓我意識到,其實這個孩子應該是一個有個性、但是并非不明事理的孩子。在我一再的堅持下,孩子最終坐了下來,態(tài)度恭敬而小心翼翼。從與他心平氣和的交談中,我知道孩子之所以有那樣的態(tài)度有兩個原因:一是當天感冒不舒服;二是對我第一節(jié)課細數的死板的思品課要求反感,不喜歡老師居高臨下的感覺……,尤其是出乎我意料的是,在我沒有任何的啟發(fā)誘導的前提下,這個前兩天還火氣大盛的男孩子,竟然主動承認了自己的錯誤?,F在想來,當我讓那個孩子坐下時,矛盾實際上已經解決了,孩子的表情已經告訴了我答案:他需要的平等、尊重已經得到了!
二、教育反思
這件事的發(fā)生,雖然讓我很生氣,但是在后來圓滿處理這件事的過程中,卻不得不讓我重新審視我的課堂組織教學方式,一味的要求孩子們服從自己的師道尊嚴,而自己又不愿意放下老師的架子親近學生,了解他們的內心,這樣的老師,以及這樣老師的課堂孩子們也難以喜歡起來,更不用說學習興趣了!就像與我發(fā)生矛盾的孩子后來對我說的:“老師您上課的原則讓我感覺您高高在上,老師很清高”。所以,優(yōu)秀的教師,他的教學水平不僅僅要體現在知識點的講解上,還應該體現在組織教學上。雖然,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教學典故,卻也改變了我以后課堂教學努力的方向……
1.努力修煉教師親和力
教師的親和力可以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可以獲得學生的理解和寬容?,F在,我不僅關注課堂知識如何傳授,也在乎孩子們思想上的情感接受,對學生的提問、輔導、解答更是不厭其煩;課下也會經常走到學生中去,和學生進行無拘無束的交談,共同討論網上熱點、趣事;學生學習上有失誤或做了錯事也能夠循循善誘,給予正面指導。久而久之,學生開始逐漸信任我,有些煩惱也會找我傾訴,我的課堂教學也因此而得到了很多學生的全力配合,秩序井然。努力做親和力強的教師,初見成效。
2.課堂教學親和中原則貫穿
課堂組織教學只一味親和肯定不行,同時也需要具有一定的威懾力。對此,課堂上對學生的管理要有一定的原則性,只要學生違反了約定,就要想法制止,當然在制止所采取的手段上應該是機智的,尤其要注意保護學生的尊嚴。
例如,在上課時,遇到學生聽講“開小差”的現象,我會以提問的方式,打斷他的行為,也會走到學生身旁促其收斂;如果學生動作較大,就突然終止講課,把全班學生的目光引到那個學生身上,此時無聲勝有聲,他就會自覺停止。對于頂撞老師,不服管教的學生,我也會尋找恰當的時機,采用多種方式教育感化,爭取把思想工作做到孩子心里去,不僅讓他口服也要心服
為人師,心要細,原則要講,更需要有洞察力。平時,有些學生為了掩飾自己的過錯,喜歡耍小聰明,以為老師不知道。如果忽視了這一點,不注意聽其言觀其行,不能通過現象看本質,學生就認為你容易受蒙蔽,以后還會繼續(xù)耍小聰明。反之,如果教師一眼就看透了他的內心世界,并機智點出,學生就會心有余悸,不敢再犯。
3.努力增加自己教學的幽默細胞
親和力、原則性,給我們維持好課堂秩序,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僅靠這些還不夠,思品課堂還要有吸引力,增加學生的興趣。一節(jié)課45分鐘,學生如果感到你講課枯燥無味,就會產生厭倦和怠慢情緒,所以在備課時,我在大量巧用案例的同時 ,也盡可能的讓自己的語言表達通俗易懂 ,富有幽默感,這樣的課,才會有持久的生命力。當然這種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養(yǎng)成,這也是很多老師為之努力的一種境界吧。
即為人師,便需在教育教學中不斷反思成長。做一個教育、教學上的有心人,抓住教育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靈光閃現,那么我們的教育旅途自會桃李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