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效的課堂是基于對學生的關注,是源于對課堂教學活動有效性的關注。教師做為課改運動的主力軍,精心的備課設計是實現(xiàn)高效性英語閱讀課堂的法寶。本文以仁愛英語閱讀教材為例,探討了在高效英語閱讀課堂中教師備課策略中的關鍵要素。
【關鍵詞】高效課堂;英語閱讀;教師;備課要素
【作者簡介】廖海萍,福建省武夷山市興田中學。
一、引言
隨著中國教育形勢的發(fā)展,英語閱讀在應試教育考試中的比分在不斷加大。英語閱讀教學的高效性研究擺在了教學研究的突出位置。作為課堂教學的“設計者”與“指揮者”及學生的“指路人”,英語教師在教研課改中首當其沖必須改變理念,更新教法,從“源頭”上做文章,把“備課”作為高效英語閱讀課堂研究的課改切入點。本文將以仁愛英語的閱讀課為例談談高效英語閱讀課堂中教師備課的關鍵要素。
二、備課的關鍵要素
1.備學生,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白钸m合學生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新課程設計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個體的差異性,以學生學的立場教學生。教師在備課中要考慮到學生的這些差異,“以學定教”,由靜態(tài)備課向動態(tài)備課轉變。只有充分的了解學生,教師備課中的種種任務設計才能得以實施,才能做到對學生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
2.備教材,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材是教學最基本的依據,教師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應圍繞教材展開(拉巴次仁,2015)?,F(xiàn)今中學英語閱讀教材涉及領域廣泛,文本體裁也形式多樣。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考慮教材,根據教學目標對教材進行充分的整合取舍,切忌為教閱讀而安排閱讀。在備教材中,教師不僅要對課內閱讀材料進行有效整合,還應加大閱讀的深度與廣度,開發(fā)教材與其他閱讀資源的整合(文言,2017),指導學生得法于課堂,收益于課外把課外閱讀與課堂精讀有機銜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備教法,指導學生閱讀策略。學生閱讀能力的養(yǎng)成主要在于教師閱讀課的教學。要想獲得一節(jié)成功的閱讀課,教師在備課時應充分考慮在實施的每個階段應采取的教學方法。
初中英語閱讀課往往是圍繞某一個主題進行,有效的課前導入會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情境教學法與交際法都比較適合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指導學生處于情境中,采用小組活動的形式,通過大量語言交際活動,圍繞閱讀話題進行討論,可以指導學生預測、推測的閱讀策略。
在新課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考慮采用任務型教學法與合作學習法。教師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中,圍繞教學目標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程度與特點設計出具體的,可操作的任務,讓學生獨立或合作完成各項閱讀任務。在這樣的閱讀課中學生的語言和思維活躍,課堂互動充分,目標達成度高(張金秀,2017)。學生在任務履行的過程中,以參與、體驗、互動、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了精讀、泛讀、速讀、略讀、跳讀等各種閱讀策略。
三、課例分析(本文以仁愛英語九年級第三單元第2話題Section C的閱讀課為例)
1.學情分析。筆者接班的2018屆九年級畢業(yè)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整體較弱,在傳統(tǒng)的講授型閱讀課上,課堂氛圍通常較為沉悶,班級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不愛主動回答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細心觀察,筆者發(fā)現(xiàn)每次在班級小組競賽活動中,同學們普遍較為活躍,課堂效率明顯提高。結合本班學生的這一特點,筆者在教學設計時會盡量考慮運用小組活動、合作競賽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開口說,動手做,不斷挖掘學習潛力。
2.教材分析整合。本課是仁愛英語九年級第三單元第2話題的第三課時閱讀。本節(jié)閱讀課就是通過介紹有關狗、龍及玫瑰花這些動植物的詞匯在中西方文化中被賦予的不同含義,讓學生了解文化差異對于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明白只有知道這些差異,才能更好地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
本課時的主要閱讀活動在1a,讀后檢測活動在1b和1c,知識點梳理在2,知識的產出部分在寫作任務3。如果按照課本的原始設計流程進行授課,學生會進入閱讀—答題—歸納—寫作的傳統(tǒng)閱讀模式。教師指令多,學生做題多,但課堂效果差,學生的閱讀策略無法得到有效訓練,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無法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
高效的英語閱讀課堂顯然要求教師善于分析教材,善于整合教材。在本課中教師圍繞1a的閱讀內容,可以把1b中的第2題單選題In China,many parents want their children to become “dragons”. The “dragons” here mean.
A. successful people B. children C. strong people D. creature
改編成一道閱讀導讀題:The dragon is a very special animal in Chinese peoples heart. Do you know about the idiom “望子成龍”? What do you think of it? 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討論,既能快速的導入新課教學為全文鋪墊,又可以充分的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與語言能力。
原本的知識梳理題2 讓學生選詞填空,可以把它改編為頭腦風暴競賽題, 既能活躍課堂氛圍又能訓練學生的快速閱讀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課本鞏固練習3的寫作任務是讓學生自己去完成介紹文化差異的任務。這需要學生花費較多時間去收集材料信息,當堂操作難度較大,在本課時教師只能把它舍棄,布置成課后作業(yè)讓學生小組探究完成較為恰當。課堂鞏固拓展環(huán)節(jié)改為圍繞主題的限時課外閱讀方式,既加強了文中閱讀策略的運用又提升了學生的文化品格。
3.教法分析指導。(1)情境教法導入新課:筆者首先會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有關動物的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對學生提問:“Here are some animals. How lovely they are! Do you know the meanings of these idioms? Come and take the challenge!”而后引入競爭機制讓學生搶答猜測這些有關貓、狗等動物的英語習語意思。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猜測多媒體上的有關動物的圖片與英語習語,使學生快速進入本文話題情境,為后續(xù)閱讀文本的理解做好了鋪墊。
(2)任務型教法設計貫穿新課始終:
任務一,快速閱讀全文,歸納本文中心思想(設計意圖:找主題句訓練學生的速讀能力)。
任務二,細讀課文第2段,找出文中有關狗的習語,歸納出他們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別(設計意圖:辨差異,訓練學生的精讀能力)。
任務三,泛讀課文第3段,小組合作討論歸納“龍”在中國的特殊意義(設計意圖:學歸納,訓練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任務四,速讀第4段,說出 “The rose is regarded as a symbol of love in both China and some western countries”的含義。(設計意圖:利用翻譯文中句子的方式,訓練學生的跳讀能力)。
任務五,頭腦風暴回顧文中出現(xiàn)的重點短語,小組競賽用所給短語造句(設計意圖:利用游戲的方式加深學生對新知的鞏固)。
任務六,限時課外閱讀,完成相關練習(設計意圖:進行課外閱讀拓展,強化學生閱讀策略的運用)。
四、結語
高效英語閱讀課堂的營造是一個師生共建的過程。圍繞學生學為本的精心備課是進行高效英語閱讀課的基礎,教師自身素質的高低是教學活動有效開展的保障。在新改革潮流下,廣大英語教師要不斷學習,有效拓展自身眼界,積極探索高效課堂閱讀模式。
參考文獻:
[1]拉巴次仁.農村小學數(shù)學教師教學能力提升[J].考試與評價,2015 (10).
[2]文言.高中英語閱讀資源整合與開發(fā)的探究性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7(1):34-38.
[3]張金秀.運用分級閱讀培養(yǎng)中學生英語閱讀素養(yǎng)的理念和實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7(7):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