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育部對學生的各科學習提出更合理的評價體系,同時也鼓勵各科老師以學生為中心,豐富課堂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更加活潑的課堂氛圍。語文教學是高中各學科中最能塑造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學科,生動的語文課堂能讓學生對語文知識、中華優(yōu)秀文化有深刻的洞悉。因此高中語文教師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這一目標,可以借助現(xiàn)代技術在教學的過程中穿插一些影視資源。讓學生在這種良好的視聽效果下對語文知識的學習有更濃厚的興趣,讓學生們透過這些影視資源來獲取語文知識,提高語文成績。本文從影視資源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優(yōu)勢出發(fā),對影視資源在具體教學中的應用做簡要探討。
關鍵詞:影視資源;高中語文教學;電影
一、 引言
一部好的影視作品傳達出明確的主題思想,透過這種思想,學生能獲得一定的情感知識,能夠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在高中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課堂內容插入一些與課堂知識主體相關的視頻,鞏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拓展學生的課外知識面。因此,高中教師可以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在對知識講解的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加入一些影視資源,營造更加生動的課堂效果,豐富學生的課堂學習內容,讓學生對書本上的知識掌握上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二、 將影視資源運用到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優(yōu)勢
(一) 豐富語文教學的含義
傳統(tǒng)意義上的語文學習就是教師利用書本來給學生灌輸語文知識,一步步地讓學生構建語文知識體系。但事實上,真正的語文知識學習并非如此,有效的語文知識的學習需要學生透過表面的知識內容體會到蘊含在知識內部的情感價值觀,讓學生通過對知識的掌握進而完善自身的道德素質,健全自己的人格。但是,傳統(tǒng)的簡單書本授課的方式很難達到這一效果,高中教師可以借助影視資源的輔助,動態(tài)的視頻展示,從而讓學生有更加直觀的感受和體驗。而且,影視作品能有效地塑造學生的審美能力,這種審美不是教師的三言兩語就能賦予學生的,學生需要切身去欣賞,去感悟。影視作品中的各色人物本身就具備一種強烈的角色感染力,這種人物形象的感染力不僅能幫助學生豐富情感,也有助于學生提高表達能力。這些素質都是高中語文教學的內容,影視作品能讓這些在傳統(tǒng)課堂上不易傳達出的內容得到展現(xiàn),豐富了語文教學的含義。
(二) 完善語文教學方式
將影視資源引入到高中語文教學課堂上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語文授課模式。讓語文課堂不再是簡單的教與學這種單一式的灌輸。如今豐富的網絡資源給教師利用影視資源提供了良好的渠道。例如,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不同的書本內容在授課過程中加入與課堂知識主體相契合的視頻,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與吸收。教師也可以在課后組織學生觀看一些課外的相關影視資源,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風格利用視頻資源設計出個性化的知識講解,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更樂意去主動吸收課堂知識,有效地提高了語文課堂的學習效率,同時這種視頻與教學相結合的方式也能深化對學生的情感知識教育,由淺及深地塑造學生的語文知識體系和情感建構。
(三) 深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學生的課業(yè)負擔較重是當下中國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尤其對于高中的學生而言,同學之間的競爭,高考的逼近以及來自老師和家長的壓力讓學生很難抽出時間去體驗生活,去以實踐的形式來獲取更多的情感知識教育。從這方面來看,在高中語文課堂上引入影視資源是十分有必要的。各色各樣的影視資源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情感教育的缺失。良好的情感教育能夠影響孩子們的一生,讓他們有正確的價值觀判斷,同時更為他們日后的工作學習奠定基礎。因此,教師在課堂授課時可以選擇一些能夠反映生活實際,引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真諦、對人生的意義進行思考的影視作品,引導學生去滲透作品后蘊含的人生哲理,并將這些人生哲理內化成自己的情感,從而塑造自己的情感價值體系。例如,人教版高一必修三課本中有一篇魯迅先生寫的《祝?!?,魯迅先生的這篇文章背后蘊藏著更加深層次的情感意義。因此教師僅僅通過課堂講解很難讓學生參透這篇文章的深刻含義,即便學生在課堂上理解了,但是由于學生的人生閱歷較少,對該文章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因此,在講解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電影《喜福會》的節(jié)選,并將電影片段與課堂內容主旨一致的部分加以講解,讓學生通過視頻加深對這篇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地洞悉文章背后潛藏的情感意義。
三、 影視資源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 創(chuàng)設生動的語文課堂
高中生處于形成自身價值觀體系的關鍵時期,也是對語文知識儲備形成框架的黃金時期,在該時期如果能在一個生動活潑的氛圍下去積累語文知識和技能,將會激發(fā)學生對該學科的興趣,讓學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夠主動地去拓展語文知識面?,F(xiàn)在的課程大綱提倡以學生為本,語文的學習更要以學生的真實體驗為主。傳統(tǒng)的各種語文課堂形式過于刻板單一,大多數(shù)教師往往過于依賴課本,教授的語文知識也僅限于課本內容。尤其是對于一些古詩詞的講解。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而言,古詩詞本來就晦澀難懂,課程大綱又要求高中學生必須掌握一些古詩詞的意義并進行部分背誦。難懂的古文再加之教師枯燥的授課方法讓學生對語文的學習喪失了積極性,甚至會讓一些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適當在課堂上引入一些視頻內容,讓學生對課堂產生興趣。例如,在對人教版必修二課本第二單元的詩詞《孔雀東南飛》進行講解時,由于高中學生的情感已日趨成熟,對愛情有了一定的理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一些《孔雀東南飛》的話劇供學生欣賞理解。學生通過話劇能更真實地感受到詩詞背后暗藏的對舊社會的封建制度的不滿,從而對該篇樂府詩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再比如,對人教版必修三的一篇課文《動物世界之謎》的課堂教學,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節(jié)選中央一套欄目《人與自然》中的片段在課堂上進行播放,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動物的習性,從而加深學生們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傊谡n堂教學中加入視頻能有效豐富課堂內容,讓課堂氛圍生動有趣,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二) 建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高中教材的編撰人員在對各種課本的編寫時一般是依照教育部對高中學生知識能力以及情感價值的要求為參照。因此,高中語文教材中的不少文章或是向學生傳遞一種積極的情感或人生導向,引領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構建健全的人格;或是向學生傳達一種觀點或態(tài)度,開闊學生眼界。而影視作品與文學作品大同小異,二者都屬于文學的范疇,都對學生完善情感體驗以及踐行人生意義有一定的引領作用。因此,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jù)教授的內容給學生提供主旨意義大體相同的視頻來對學生加以引導,讓學生對課本內容有更深入的理解,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單元《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給同學們播放德國納粹的相關視頻,如《辛德勒名單》,讓學生對納粹的暴行有深刻的體會。為了讓學生能夠更清楚地理解這種暴行的殘忍可怕,除了給學生播放德國納粹的相關視頻外,教師也可以給學生在課堂上播放一些關于南京大屠殺的紀錄片,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國家的歷史對德國的這段歷史有更深刻的理解,對這些慘死的人們感到同情,體會戰(zhàn)爭的殘酷,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另一方面提醒學生們勿忘國恥,要更加努力地學習,為祖國的更加強大盡一份力。這種利用視頻資源將書本主旨有效呈現(xiàn)的方式能夠有效深化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掌握,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三) 拓展豐富的課后知識
由于高中生的課業(yè)十分繁重,課堂無法留出較多的時間來給學生播放視頻,鑒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在學習某堂課時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后的視頻觀看任務,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情況抽出時間來觀看視頻,達到教師預期的學習效果。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單元《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課后觀看電影《穿條紋睡衣的男孩》,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德國納粹的殘忍無情,從而更能體會到文章作者在寫作時的情感和文章背后蘊含的強烈的諷刺意味。例如美國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以及《阿甘正傳》,學生課后通過觀看這些電影能夠更加懂得努力的意義,更加懂得奮斗的價值。此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布置一篇觀后感,讓學生對觀看電影后的啟發(fā)進行簡要闡述,全方位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能力。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語文的授課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加入一些視頻資源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課本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時又能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對美好事物的感悟能力,提高對生活中各種事物的洞察能力。因此高中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豐富的視頻資源,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課堂,結合課堂教學內容選擇視頻來傳達文章主題思想,利用視頻資源合理安排學生的課程學習。讓學生從直觀的視頻中去感悟,去思考,從而發(fā)揮出語文教學的最終價值和意義。
參考文獻:
[1]劉文玲.影視資源的特點及其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知識窗(教師版),2016(05):80.
[2]孫吳.影視資源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研究[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6(16):21-23.
作者簡介:
紀燕娟,福建省南平市,南平市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