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帥
[摘要]教育是促進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礎。學前教育作為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幼兒園是幼兒接觸的第一個專門的教育機構,從家庭走向幼兒園是幼兒獨立成長的第一步。幼兒園生活與家庭生活有著明顯的不同之處,幼兒年齡較小,為了幫助和引導每個幼兒順利入園,本文對幼兒入園前的家庭及幼兒園準備情況進行了深入分析,以達到促進家園配合,幫助幼兒適應新環(huán)境,為家長、幼兒、幼兒園和教師提供相關策略的目的,進而幫助幼兒克服入園焦慮,為今后的在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學前教育;家園共育;入園焦慮;心理調適
幼兒園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接受學前教育的幼兒年齡為2~6歲,年齡結構相對于其它教育較低。由于幼兒園是幼兒從家庭走向學校教育的開端,家長、幼兒教師要科學指導幼兒入園。根據(jù)幼兒入園前存在著不同的心理情況和外在表現(xiàn),采取相關的策略,幫助幼兒順利入園。
一、幼兒入園準備現(xiàn)狀分析
分離焦慮現(xiàn)象是幼兒入園時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它是指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又稱別離焦慮。因每個幼兒的性格特點不同,表達方式也不相同。有的幼兒反抗性較強,會出現(xiàn)大哭大鬧的負面情緒;有的幼兒會出現(xiàn)小聲哭泣、不理睬他人的消極心理;有的幼兒無法參加日?;顒樱枰處熀亲o。從一個熟悉的環(huán)境走向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對于大部分幼兒來說是好奇與探索,這種欲望會幫助幼兒適應周圍的世界。有些家長為了幫助幼兒更好、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的新環(huán)境,會帶著幼兒提前熟悉幼兒園生活,反復強調來幼兒園的好處,讓幼兒產(chǎn)生興趣和欲望,幫助幼兒減少分離焦慮。
幼兒從家庭生活走向幼兒園生活,環(huán)境有了新的變化,這一時期屬于“心理斷乳期”。伴隨著生活規(guī)律與生活習慣的變化,新的活動環(huán)境、新的人際關系陸續(xù)出現(xiàn),對于年齡尚小的幼兒是極大的挑戰(zhàn)。幼兒園是集體組織的活動,會出現(xiàn)合作、分享、協(xié)商等情況,對于以自我為中心的幼兒來說,很難在集體中找到自己的空間,通常表現(xiàn)為爭搶、哭鬧等,若不及時解決,將會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產(chǎn)生不利影響。因此,不放任、不嬌縱是幫助新生適應新環(huán)境的途徑之一,幼兒自身控制能力不強、易沖動,家長管理方式不當和缺少與同齡伙伴接觸是主要原因。幼兒在幼兒園找到自己的朋友,在集體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在日?;顒又姓业阶约旱臉啡な菐椭麄償[脫以自我為中心的有效途徑。例如:互贈禮物,邀請小朋友來家里玩,共同參加集體活動等都可以改變幼兒不合群的狀態(tài)。
環(huán)境是教育活動的組成部分之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能有效幫助幼兒喜歡、適應幼兒園生活。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營造溫馨舒暢的氛圍,是幫助幼兒感受幼兒園多姿生活的關鍵。良好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有利于吸引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有助于幼兒腦力、體力、創(chuàng)造性的全面提高,使幼兒得到經(jīng)驗和體驗,促進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制定合理的生活常規(guī),也能幫助幼兒及時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在日?;顒又校處煹南拗茥l件和放任管理都是不應存在的行為。新生入園后對于幼兒園一日生活常規(guī)需要從了解到適應的過程,應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建立健全有需、有意的常規(guī)并保持靈活性原則,以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簡單的生活自理能力??赏ㄟ^日常講解來幫助幼兒實現(xiàn),采用趣味游戲、日常練習、示范表演等方法。根據(jù)新生入園年齡相對較小的特點,在幫助幼兒實現(xiàn)自我價值時,避免種類繁雜、要求過多和難以理解的觀念,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幼兒觀。例如:在睡眠室的墻壁上粘貼卡通人物正在睡覺的圖片,提醒幼兒睡眠室是安靜入睡的環(huán)境;在洗手池旁粘貼七步洗手法掛圖,提醒幼兒仔細洗手、清除手部污物和細菌,預防感染。幼兒從出生之后便開始了與外界的接觸,從開始的與家庭成員接觸,到與社會接觸,幼兒園是他們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因此,養(yǎng)成良好的社交禮儀有利于降低幼兒的陌生感,更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在幼兒入園前,培養(yǎng)幼兒學會打招呼、尋求幫助、會用禮貌用語的習慣,會使幼兒更好地融入集體。幼兒入園是一日生活的開始,入園時的心情往往會影響到幼兒這一天的在園狀態(tài),因此,教師親切溫暖的接待,會帶給幼兒積極樂觀的情緒,為一日生活開啟良好的開端。同時,做好每日晨檢,了解幼兒的身體健康狀態(tài),更是保障幼兒在園生活安全、有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二、幼兒入園前的準備策略
1.家長和幼兒的準備策略
幼兒從家庭走向幼兒園,開始與之前不同的生活作息,作為家長要為幼兒做一個全方位的準備工作。首先要對即將去的幼兒園作個初步了解,從園所環(huán)境到室內空間,從作息時間到活動內容,從飲用食物到衛(wèi)生情況,都是需要家長注意的。每個人都存在一種潛在的無法用肉眼識別的環(huán)境,那就是心理環(huán)境,對于幼兒來說,他們的心理健康來自父母的直接影響。父母作為幼兒成長中的第一任教師,在幼兒入園前要及時提到幼兒園,講述幼兒園的多彩生活,讓幼兒產(chǎn)生興趣和好奇心;可以提前領幼兒去幼兒園參觀,熟悉幼兒園環(huán)境和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讓幼兒在入園前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從內心接受幼兒園,接受教師,接受小伙伴;可以與幼兒一同選購入園后的生活用品,讓他們將自己喜歡的物品帶到幼兒園,降低陌生感。進入新環(huán)境后哭鬧是幼兒最直接的情緒表達,家長一定要理性從容地面對這個問題,不要因為幼兒的哭鬧而舍不得,放心將幼兒交給教師,不逗留,理解分離焦慮的心理,給幼兒適應的過程。
對于剛上幼兒園的幼兒來說,生活習慣與之前存在著許多改變。以前在家里是核心,而幼兒園是幾十個小朋友組成的集體,包括就餐、飲水、午睡都是有組織、有安排的集體活動,要讓幼兒在集體活動中養(yǎng)成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例如:有的幼兒沒有午睡的習慣,或者睡眠時間較短(較長),或者不能獨自入睡等,這些都是入園前后需要及時改變的習慣。幼兒在慢慢成長,幫助他們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習慣,才能使他們更好地融入集體。為此,在幼兒入園前應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意識,告訴幼兒教師就在身邊陪著你,小床、小被子、小枕頭都在身邊,不用哄、不用拍,和小朋友們一起睡覺??茖W飲食不僅是幼兒園,更是每個人追求的健康生活方式,每日向幼兒提供三餐一點保證幼兒的飲食均衡,讓幼兒學習一定的餐桌禮儀,養(yǎng)成不挑食不剩菜、會使用餐具、獨立飲食的習慣非常有必要。此外,讓幼兒學會與同齡伙伴分享、溝通、等待、合作,在集體中做到互相謙讓、友好相處、團結協(xié)作,會為幼兒日后的社會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礎。
2.幼兒園和教師的準備策略
在新生入園前,幼兒園和教師也需要做好各項準備,以最佳的狀態(tài)迎接新生。做好家訪工作是建立信任紐帶,加強聯(lián)絡的開端,可以幫助幼兒減少入園焦慮。教師走進幼兒家庭,向家長詢問幼兒的乳名,有無過敏史、身體健康狀況、生活習慣等,以便幼兒入園后合理照看,使其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
每年新生入園前,為了給幼兒溫暖舒適的環(huán)境,幼兒園都會做好環(huán)境準備,使幼兒積極、主動地參加日?;顒印S變簣@要堅持從整體出發(fā)、統(tǒng)一構思、合理布局、綜合實施的理念,保障室內環(huán)境寬敞明亮,空氣清新無污染,讓幼兒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安全健康地參與活動。幼兒教師要明確教育目標,計劃好每日活動,為新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音樂活動、科學探索等五大領域活動內容。同時,教師在迎接新生入園時要做好心理暗示作用,以最飽滿的狀態(tài)迎接新生。
如何幫助幼兒克服入園前的焦慮心理,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是幼兒園、教師和家長都密切關注的問題。幼兒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只有制定科學的保教方案,才能使幼兒在園健康、快樂地成長,真正做到家園共育。
參考文獻:
[1]張莉.幼兒入園前的社會性準備[J].教育導刊,2003,(07).
[2]王玲艷.如何幫助幼兒做好入園準備[J].教育導刊,2008,(01).
[3]胥曼.學前幼兒入園前準備狀況的調查研究[J].早期教育,2012,(06).
[4]朱智賢.幼兒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崔榮華.家園配合,做好幼兒入園前的準備[J].幼兒教育,2000,(11).
(責任編輯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