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秀芳
摘 要:壓強是初中物理的教學重難點,是學生對學習物理產(chǎn)生畏難情緒的開始階段,幫助學生順利地突破壓強這一難點,對學生學好物理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重視這一部分知識的講解,提高學生對壓強以及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和應用,保證學生具備良好的物理基礎,促進學生更有效的學習。
關鍵詞:初中物理;壓強教學;策略分析
一、初中物理壓強教學中學生易混淆的概念
(1)容易把壓力和重力相混淆。很多學校的物理教學中,在引入壓強的時候,總是從平面受到物體的豎直力開始,這就使得學生在認識壓強的時候,很容易產(chǎn)生壓力就是重力的認知情況。此外,在對于實例進行分析時,沒有和重力的特點進行對比,使得學生對于壓力的認知比較模糊,進而把壓力的概念重疊到重力上去。
(2)容易把壓強和壓力相混淆。很多學生在學習壓強的時候,因為壓強的抽象性,不能直接的對其進行測量,因此往往把一些壓強方面的問題解釋成壓力的問題。壓強和壓力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壓強的高低不但取決于壓力的數(shù)值,而且還和兩個物體相互接觸的面積有關系。但是一些學生在這方面認識不足,誤以為壓力的數(shù)值就決定了壓強的大小,從而造成了壓強和壓力的混淆。
二、加強初中物理壓強教學的措施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練習生活來講解壓強。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來激發(fā)學生學習和探究的興趣,促進學生對壓強概念的理解,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并且教師可以通過列舉一些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實例,讓學生能夠更好的體會到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教師在進行壓強教學時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的問題情境:一是在背書包時能夠明顯發(fā)現(xiàn)雙肩包和單肩包背起來的不同;二是通過用兩個手指壓住一端削尖的鉛筆,鉛筆處于靜止狀態(tài),根據(jù)二力平衡的原則可知兩個手指施加的力大小相等,但能夠明顯發(fā)現(xiàn)兩個手指受壓感覺存在很大的差異。學生也因此產(chǎn)生疑問,并對這些現(xiàn)象進行分析。經(jīng)過相應的學習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相同的壓力作用的受力面積較小,作用力更集中,受力面積大,作用力就比較分散,產(chǎn)生的效果也有所不同。然后再引出壓強的概念,讓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通過這種循序漸進的分析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壓強的物理意義,同時也明白了影響壓強的因素,從而更有效地進行學習。同時教師在壓強教學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意識到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在學習和理解壓強的概念后,更好地學會應用,充分體會物理的實際應用價值,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2.注意壓力與重力的區(qū)分。在學生們的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將重力等于壓力。例如上面所說的將物體放于桌面,學生容易把物體所受的重力等同于壓力。在這應讓學生們明白壓力是屬于彈力的,我們把一物體懸掛,讓其不接觸任何面,那么它只有重力而無壓力。壓力是必須發(fā)生彈性形變的。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區(qū)分不同的概念,使學生在腦海中對不同物理名詞間的異同有清晰的認識。在區(qū)分過程中也可讓學生畫出壓力與重力不同的受力情況,使學生在老師的啟發(fā)下發(fā)現(xiàn)壓力與重力的區(qū)別。
3.改進壓強的教學內(nèi)容。在實際的物理壓強知識教學中,應該充分利用課本上的潛在資源,即讓學生對課本上的例圖進行壓力的受力分析,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向?qū)W生闡述受力分析中的受力物體和施力物體,并基于此講述壓力的特點。此外,教師還應該構(gòu)建一個斜面受力的實例,讓學生在畫出壓力的同時,也畫出重力,讓他們比較壓力和重力的區(qū)別,從而加強學生對于壓力的認知。
4.做好壓力向壓強的過渡工作。鑒于學生在壓強方面的認知問題,教師在壓力向壓強方面過渡的時候,一定要采取科學的手段來輔助學生正確地認知壓強。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可以制定一個集體實驗和學生的自我實驗。對于集體實驗的內(nèi)容,教師可以設計用鉛筆扎氣球等類似的實驗。在進行實驗以前,先提出一些趣味性的問題,比如用鉛筆去扎氣球,氣球會發(fā)生什么情況等。在引入壓力的概念以后,學生通常就會認為壓力越大,氣球就越容易爆炸。對于這種情況,相關的教師不應該立即給予否定,應該找?guī)讉€學生上臺親自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操作,繼而讓全體同學就剛才的操作過程進行熱烈的討論,分析氣球最容易爆時鉛筆的扎法。然后教師對討論的結(jié)果進行總結(jié),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尖的一端更容易使氣球發(fā)生爆炸的實際情況。最后讓學生對實驗結(jié)果進行必要的思考,在此時根據(jù)氣球發(fā)生爆炸的實例來定義壓強的概念,并闡述壓強是由壓力和受力時的接觸面積綜合決定的,同時讓學生自己比較壓強和壓力的區(qū)別,徹底區(qū)分兩者的概念。對于學生的自我實驗,主要是為了鞏固壓強在學生心中的認知而進行的。學生實驗應該盡量簡單明了,方便學生理解,比如讓學生用手按鉛筆的兩端等。這時候?qū)W生就會明顯感受到尖的一段手指更疼,但是此時兩端的壓力卻都是一樣的,從而引發(fā)學生心中的思考,鞏固壓強在他們心中的認知。
三、結(jié)語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和社會對于學生素質(zhì)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學也會增加新的內(nèi)容。而壓強教學作為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部分,在未來必將有其新的意義和內(nèi)涵。綜上結(jié)合初中物理壓強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增強壓強教學的策略,給初中物理壓強教學帶來了指導性的建議。但由于不同學校物理壓強教學的實際情況不同,因此相應的教師應該在此基礎上,根據(jù)自己學校的特點進一步改進壓強教學的策略,促進整個物理教學的成效性。不僅僅是在壓強教學方面,作為一名初中物理教師,也應該對初中物理教學的其他內(nèi)容進行科學的分析,針對工作的不足改進教學方式和內(nèi)容,進而給學生打下一個堅實的物理基礎,促進學生的物理學習。
參考文獻:
[1]徐朝忠.初中物理壓強教學中滲透物理學史開展科學方法教學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9,(4).
[2]廣南縣蓮城鎮(zhèn)那倫中心學校,王志成.怎樣提高初中物理壓強教學的有效性[N].云南經(jīng)濟日報,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