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摘 要:《新課標》把課外閱讀提高到了極其重要的地位,但據(jù)筆者進行問卷調(diào)查后分析得知,農(nóng)村學生的課外閱讀現(xiàn)狀并不容樂觀。本文結(jié)合筆者多年的課外閱讀指導的探索與實踐,從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課外閱讀興趣、幫助學生制訂合理可行的課外閱讀計劃、指導學生選擇優(yōu)秀課外讀物、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四方面對初中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策略問題進行論述,以期對初中生課外閱讀效率的提高以及廣大語文老師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指導初中生進行高效的課外閱讀有所幫助。
關鍵詞:農(nóng)村;初中語文;課外閱讀指導
課外閱讀是相對于課內(nèi)閱讀教學而言的,是指學生在課外的一種自主讀書活動。《新課標》提出七至九年級學生“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新課標把課外閱讀提高到了如此高的地位,那么,在農(nóng)村的教學現(xiàn)狀中是否也是如此呢?
一、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課外閱讀興趣
1.課內(nèi)有意識地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控制學生注意力“關鍵是學生意識里要有一點思維的‘導火線――也就是說在所講的學科內(nèi),應當使學生有某些已知的東西”。蘇霍姆林斯基的‘導火線理論把“已知的東西”的獲得與課外閱讀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為我們語文老師從課內(nèi)巧妙地引導學生自覺開展課外閱讀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jù),筆者在課堂實踐中的運用也是屢試不爽。
2.課內(nèi)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強化課外閱讀興趣。
課外閱讀要想成為學生的一種自覺自主的行為,必須反復強化其閱讀的興趣,才有可能成為一種必需,一種習慣。為此,筆者時常在班級中以組長負責制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由于農(nóng)村學校對課外閱讀的不夠重視,很少或幾乎不開展讀書活動。此時教師必須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盡可能取得班主任和家長的支持,在自己所帶的一個或兩個班級內(nèi)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
二、幫助學生制訂合理可行的課外閱讀計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課外閱讀亦然。課外閱讀指導,在幫助學生確立課外閱讀的目標和范圍后,就要根據(jù)課外閱讀的目標和范圍指導學生制訂課外閱讀計劃。對于農(nóng)村的初中生來說,由于來自農(nóng)村學校、學生家長等方面的制約,課外閱讀計劃的制定,不但得從七至九年級進行宏觀統(tǒng)籌規(guī)劃,七年級新接班的老師還需對學生在小學階段的閱讀情況作一了解,然后再根據(jù)學生的課外閱讀基礎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制定合理的讀書計劃。以下計劃參考表系筆者根據(jù)《新課程課標》的要求(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教材內(nèi)容及每冊教科書后的“名著導讀”以及學生的閱讀實際水平所制訂,經(jīng)過兩屆學生的試用后證明,這種閱讀量與閱讀內(nèi)容的梯度分配還頗為合理,詳細列出,以供參考。
三、指導學生選擇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
茅盾曾說:“善于選書,才能善于讀書?!闭n外閱讀要提高效率,必須重視課外讀物的選擇。尤其是農(nóng)村學生,平時耳濡目染的是父輩的生活方式,讀物少,閱讀面窄。而且農(nóng)村學生的審美品位基本不高,不良的低俗的信息讀物不時地進入學生的視野。學生手里傳來傳去的也就是同學讀什么我讀什么,家里有什么我看什么。再加上來自電視、網(wǎng)絡等方面的不健康的信息資料嚴重影響著學生的身心健康,以致這些學生產(chǎn)生暴力、早戀、玩世不恭等扭曲心理。所以正確選擇課外讀物就顯得非常重要。筆者認為語文老師在指導學生選擇課外讀物時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選擇思想健康向上、能陶冶情操的好書。
我們常說“一本好書能改變?nèi)说囊簧?。對于農(nóng)村的初中學生來說,在他們邁向社會走向成長的第一步,一本好書的指引作用更為重要。因為是好書就一定思想健康、積極,往往能激勵學生熱愛生活,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能陶冶情操、凈化思想、提升修養(yǎng),塑造健全的人格。如魯迅、余秋雨、巴金、莎士比亞、托爾斯泰等大家的作品,如《讀者》《意林》等雜志。都是筆者力推的“好書”。以培養(yǎng)起他們對人的終極關懷,奠定堅實的人文底蘊。
2.選擇文質(zhì)兼美、針對性強、知識性強的好書。
選擇這類好書,主要考慮課內(nèi)外知識地結(jié)合,使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兒童文學作家秦文君就建議中學生們應該多看些常規(guī)性的書,如《古文觀止》、魯迅的《吶喊》,她認為:“《三國演義》邏輯性好,比《紅樓夢》更值得中學生一看。泰戈爾的《飛鳥集》,科普書《十萬個為什么》等都是對課堂知識性東西的有益補充?!蓖贫鴱V之,筆者在教學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文時,就引導學生閱讀《城南舊事》;教學《狼》一文時,推薦學生讀《聊齋志異》(選那種文白對照的),若學生能讀懂文言的《聊齋志異》,那文言文的閱讀水平也將大大提升。對于與新課標相配套的《語文讀本》中的美文,筆者認為尤其要推薦。如上《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和《親愛的爸爸媽媽》兩文時,推薦學生閱讀《南京大屠殺》等。
3.選擇符合學生年齡特征、個性愛好的好書。
向中學生推薦好書,須考慮中學生的年齡特征、個性愛好。要考慮不同學生的不同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以及興趣愛好。因此,在選擇讀物時,應選擇那些適合于青少年心理發(fā)展水平的讀物。
課外閱讀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必經(jīng)之道,廣大語文老師如何通過有限的課內(nèi)教學時間指導學生開展無限的課外閱讀是一個很高深的教育科學問題。但只要廣大語文教師真正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意義,正確運用科學有效的課外閱讀指導方法,經(jīng)過持之以恒的努力點撥與引導,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yǎng)定能得到全面提高。廣大語文教師只要堅持不懈地在課堂內(nèi)精心地播種、澆灌課外閱讀之花,就一定能在課外閱讀花苑中散發(fā)出馥郁的芳香。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C].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杜殿坤編譯,鄭州: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3][美]珍妮特·沃斯.學習的革命[M].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