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玲
摘 要: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法都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地變化,傳統(tǒng)語文教學模式對于當今的社會需求來說已經(jīng)難以滿足。因此在語文教學工作中,應當緊隨時代步伐,采用新式教學法,提高教學效率。對提高小學六年級語文課堂有效性的方法進行簡要敘述。
關鍵詞:小學六年級;語文課堂;有效性
語文是基礎學科,對于所有學科來說是最為基礎的內(nèi)容。因此,學生必須要重視語文學習。在六年級學習當中,教師應當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有效提高學生成績。
一、應用情景教學法,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
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在知識整體接受上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盡量將抽象的知識具象化,這樣才能讓學生對知識有一定的認知與理解。特別是敘事性課文講授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分角色讓學生朗誦文章,通過朗讀對人物的性格和形象有新的體驗和認知,進而能在語言揣摩的過程中,讓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有一定的理解,進而能對文章學習有一定的印象。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向?qū)W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能帶著問題去進行課文的閱讀,能讓學生產(chǎn)生自己的想法,也能有目的地聽課。教師在課堂知識講授的過程中,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其實這對于即將畢業(yè)的六年級學生而言是有極大益處的,能讓學生在掌握閱讀方法的前提下,為其未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講授《西游記》的相關內(nèi)容的時候,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景,鼓勵學生在此情景中對文章的內(nèi)容有一定的了解。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設備的引入,能讓學生對《西游記》的內(nèi)容進行回顧,尤其是影視資料的播放,能將文字中抽象的內(nèi)容變得更為形象化。通過其中小的細節(jié)內(nèi)容展示,可以讓學生看到文字中蘊含的內(nèi)涵,通過視頻播放,引入講授式教學模式,學生能了解到《西游記》表面上是講解師徒四人去取經(jīng),路上遭遇的種種劫難,但是實際上則是講述一個人生道理,在任何探索的道路上,都要經(jīng)歷磨難,最終才能修成正果。學習的過程也是如此,都要經(jīng)歷困難,最終才能取得好的成績。
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景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能達成教學的目標,也能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使得師生間的情感能達到共鳴,也能讓原本死板的課堂教學變得活潑起來,促使學生深刻理解教材中的相關內(nèi)容,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二、生本理念下開展良好互動
教學工作中,教師需要重視與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使得教學工作的開展能夠以良好的交流和輕松的氛圍作為基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同時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以及對于事物的認知能力。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可以通過提問與回答,以及開展各種小游戲的形式進行,通過這些方法,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師生在互動的過程中逐漸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能夠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學生在提問的過程中不僅能夠?qū)ψ约核鶎W習過的知識進行回顧,并將自己的學習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同時還能夠鍛煉自己的性格,讓自己的性格變得更加開朗。教師在回答學生問題的過程中,也能夠?qū)W生學習的基本情況有所了解,進而針對其在學習當中的問題給予有效的指導,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點。并以此為基礎,確定下一階段教學目標以及相關內(nèi)容。
在傳統(tǒng)教學工作當中,教師對于課堂有著絕對的統(tǒng)治權(quán),學生在課堂當中僅僅作為被主導者而接受教師所灌輸?shù)乃兄R點。這種教學方法并不利于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無論教師自顧自地講課還是學生完全被動地照搬教師傳遞過來的知識點,學生都沒有充分調(diào)動自己的思維。因此在教學工作當中,教師應當將生本理念作為主要教學理念,提高學生在課堂當中的地位,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將課堂交還給學生。
三、引導正確的小組合作方式,強化學生的依存性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然很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所以使用創(chuàng)新課堂的方式對于提升小學六年級學生的能力十分重要?,F(xiàn)階段由于六年級學生的創(chuàng)新以及發(fā)散性思維正在處于培養(yǎng)期,所以教學中使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能讓學生間的依存性增大,也能更為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進而使得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的能力,也能讓學生在積極主動學習的過程中,進行良性的競爭,促進共同發(fā)展。小組學習中,每個人都參與其中,相互之間能在互助中形成競爭,進而創(chuàng)設爭先創(chuàng)優(yōu)的良好氛圍。例如,在學習莫泊桑的《項鏈》的時候,可以對《項鏈》的后續(xù)內(nèi)容進行續(xù)寫,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自己思考后續(xù)的結(jié)局,大家在各抒己見中能將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活躍課堂氣氛。但是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需要時刻注意,尋找合適的時機和合適的使用方法能讓分組學習模式更好地推行,也能將分組學習方式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
小學六年級是小學生知識學習的結(jié)束時期,部分知識點的學習已經(jīng)完成,教師更多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讓學生能在步入初中階段學習以后快速適應。所以,教學期間改變傳統(tǒng)授課方式十分必要,這樣就能讓學生快速適應初中的授課方式。除此之外,具有良好的語文學習能力,對學生學習其他學科有極大的幫助,也能讓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以達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齊艷.淺析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7(12):15-16.
[2]黃慧麗.小議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理論研究),2017(1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