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玲玉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做好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以及高效課堂等意識逐漸成為教育教學關注的熱點和焦點。這意味著學生不只要學好語數(shù)外三門主課,更是要把各科教學提上日程,而音樂教學作為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的教育中占據(jù)著不可或缺的地位。老師在教學實踐中,需要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學生的興趣,加強師生互動,以及課堂上的師生交流,以此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教育的有效性。本文來談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音樂潛質(zhì)。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培養(yǎng);學生;音樂潛質(zhì)
在如今的傳統(tǒng)音樂教學中,老師發(fā)現(xiàn)課堂效果并不理想,學生的音樂學習效率低,究其原因就是老師的課堂氛圍得不到豐富,學生的上課興趣沒有被激發(fā),其次就是老師的講課教學讓學生感到枯燥無聊,沒有對教學內(nèi)容充分把握,課堂教學設計的不合理,所以導致了學生上課興趣不足,課堂效率得不到有效提高。所以說老師要打破傳統(tǒng)音樂教學,改變?nèi)缃竦囊魳番F(xiàn)狀,營造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上課興趣,多元化教學,充分利用教學設備給學生營造課堂情境,立足傳統(tǒng)文化,弘揚主旋律,把音樂教學的歷史使命傳達出來。
一、以生為本,興趣先導
相較于每天都學習的主科,很多學生都對音樂美術這類的副科抱有一定的興趣,這點就是開展音樂教育的優(yōu)勢,首先贏在了起跑線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對音樂課程產(chǎn)生興趣,才能夠使學生主動地進行自主學習。那么對于老師來說如何才能讓學生對音樂產(chǎn)生學習興趣呢?老師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興趣愛好,作為一個小學生,正是活潑好動,想象力,好奇心和創(chuàng)造力都極為豐富的年齡。老師在日常的音樂學習中需要引導學生去主動的學習,大膽的表達,讓學生參與進課堂的學習中來。
很多學生從小就對聲音比較敏感,也有很多同學喜歡故事一樣的音樂情節(jié),老師可以以此為出發(fā)點,勾起學生對于學習音樂的興趣,積極主動的分享自己喜歡的美妙的聲音。例如人教版音樂課本中《唐僧騎馬咚得咚》,老師在教這首曲子之前,可以先讓學生分組了解《西游記》中唐僧的形象,告訴學生白龍馬的背景,在課堂上有老師節(jié)選《西游記》片段為大家講述故事片段或者播放電視劇《西游記》唐僧騎馬的節(jié)選片段,刺激學生的感官,以此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強化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喜愛。
二、與時俱進,電子白板
在傳統(tǒng)音樂課堂中,音樂老師的教學通常是以黑板教學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的,所有板書都是需要手寫,從而達到知識的傳遞。在多媒體出現(xiàn)之后,很多老師會選擇借助應用軟件準備電子版課件,這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改善。然而,很多老師會發(fā)現(xiàn)電子課件偶爾也會存在一些小的失誤。因為當課件準備好后,一旦發(fā)現(xiàn)錯誤,老師再次進行修改還是會有一些小麻煩的,而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無疑會影響課堂音樂教學的進度。而科技的進步又再一次為課堂音樂教學提供了便利。為了避免甚至可以說是杜絕上面所說的情況的出現(xiàn),老師可以將電子白板引入小學音樂課堂。老師在上課時,可以先在電子白板上輸入所要教學的內(nèi)容,就可以實時地解決一些小的失誤帶來的麻煩。不僅如此,老師還可以隨時改動所輸入的文字的字體位置、大小、顏色這些內(nèi)容。這樣一來,老師就可以有效地向?qū)W生展示每一節(jié)課需要講解的知識,讓學生更能了解每一部分知識應該掌握的重點內(nèi)容,從而讓老師的音樂教學和學生的音樂學習都變得更加高效,避免時間的浪費。
三、激勵吟唱,融入文化
在小學音樂課堂上,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古詩詞的吟唱,讓學生敢于放聲吟唱,在吟唱中加深對于古詩詞的記憶與理解。通過這種方式既可以讓學生的膽識得到增強,擁有一顆勇敢的心面對人生中的困難,還可以加深學生對于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記憶。比如說,教師在教導學生進行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時,由于這首詩的難度較高,相對于小學生而言,有一些生字詞,像“萋萋滿別情”中的“萋萋”。教師可以首先教導學生學習其中的生字詞,讓學生可以通篇朗讀出來。在朗讀的基礎上,教師要帶頭大聲吟唱,讓學生感受到古詩詞吟唱的魅力,從而跟在后面大聲吟唱。通過這種大聲吟唱古詩詞的方式,可以使學生較為輕松記住這篇古詩,使學生在學習音樂的同時,增加了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對中華經(jīng)典文化做到了積極繼承并弘揚。學生要通過放聲吟唱去感受古詩詞的音樂魅力,“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毙W音樂教師通過鼓勵學生大聲吟唱,不僅可以讓學生面對困難懷著一顆勇敢積極的心,還能讓學生在享受音樂的迷人魅力中感受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古典詩詞文化,對經(jīng)典古詩詞有較為深刻的記憶,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化底蘊和道德修養(yǎng)。
四、結(jié)束語
音樂教育水平的高低往往是檢驗一個國家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設水平高低的指標之一,也是一個國家全民綜合素質(zhì)的重要體現(xiàn)之一。音樂培養(yǎng)可以使孩子的胸襟更加開闊,思維更加敏捷,意志更加堅定。所以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老師還需要不斷的改進教學方式,改變現(xiàn)在音樂教學的短板,深入了解教材并且作出教學設計,利用多元化教學在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基礎上弘揚主旋律,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教師只有環(huán)環(huán)相扣做好學生的音樂能力訓練,才能讓音樂屬于每一個學生,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其音樂潛質(zhì)。
參考文獻
[1]丁迪.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
[2]鮑曉燕.小學音樂課堂童聲合唱教學探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7.
[3]鄭絲意.淺談農(nóng)村小學音樂課堂的質(zhì)量和學生音樂素養(yǎng)培養(yǎng)[J].黃河之聲,2015(08):55-56.
[4]張彩玲.淺談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1(29):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