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宇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結直腸癌手術患者術前營養(yǎng)狀況與臨床結局的相關性情況。方法:對2017.03-2018.03在我院進行結直腸癌手術的100例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隨機分為兩組后,對照組給予傳統(tǒng)營養(yǎng)支持,觀察組給予腸內免疫營養(yǎng)支持,記錄患者感染發(fā)生率、再次手術率以及生存率。結果:觀察組患者術后肛門排氣時間為(28.1±5.1)h,而對照組為(59.6±7.6)h,組簡介存在差異,P<0.05;觀察組術后切口感染以及腹腔內感染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結直腸癌患者術前多存在營養(yǎng)不良的情況,但是營養(yǎng)狀況對患者術后臨床結局有一定的影響,營養(yǎng)狀況良好的患者可減少感染發(fā)生率、再次手術率,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療效顯著。
【關鍵詞】術前營養(yǎng)狀況;結直腸癌手術;臨床結局;相關性
結直腸癌患者近年來的數(shù)量逐漸增加,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同時給家庭造成較大的精神壓力以及經濟壓力,因此,要及早進行治療,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結直腸癌患者多存在營養(yǎng)不良的情況,術前需要給患者補充充足的營養(yǎng)物質,滿足患者的身體所需,同時可提高手術的治療效果,減輕患者的疼痛,促進患者癥狀的改善。本次對我院100例結直腸癌手術的患者進行術前營養(yǎng)狀況的評估和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2017.03-2018.03在我院進行結直腸癌手術的100例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納入標準:年齡在18-80歲之間,經診斷均確診為結直腸癌患者,經倫理委員會同意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存在精神障礙、語言障礙、其他惡性腫瘤、獲得性免疫綜合征以及不能配合研究的患者。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中有30例男性,20例女性,年齡最小的18歲,年齡最大的78歲,平均年齡為57.2±3.4歲,病程最短的3個月,病程最長的10個月,平均病程為5.8±0.6個月,觀察組患者中有34例男性,16例女性,年齡最小的19歲,年齡最大的79歲,平均年齡為57.6±3.1歲,病程最短的4個月,病程最長的11個月,平均病程為6.0±0.5個月,兩組間無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傳統(tǒng)營養(yǎng)支持,術前3d指導患者食用流質食物,口服鏈霉素、滅滴靈,術前1d禁食,進行清潔灌腸,之后口服200ml20%甘露醇或者是50ml30%硫酸鎂進行導瀉,之后給予腸外營養(yǎng)支持,深靜脈輸注500ml12%氨基酸、250ml20%脂肪乳以及維生素、電解質、葡萄糖、微量元素混合溶液。觀察組給予腸內免疫營養(yǎng)支持,術前3d患者口服2瓶免疫營養(yǎng)產品瑞能,大量飲水,若是患者不能耐受可使用鼻空腸營養(yǎng)管進行管飼,不使用抗生素、導瀉藥物以及灌腸。
1.3評價指標
記錄患者切口感染、腹腔內感染以及術后肛門排氣時間情況,并進行組間對比分析。
1.4統(tǒng)計學分析
在軟件SPSS19.0中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分析,計數(shù)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進行%和( )表示,進行t或者 檢驗,若是組間有差異性,則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術后肛門排氣時間為(28.1±5.1)h,而對照組為(59.6±7.6)h,組簡介存在差異,P<0.05;觀察組術后切口感染以及腹腔內感染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結直腸癌患者近年來數(shù)量逐年增多,對人們的生活質量以及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要及時進行診斷和治療,臨床上對于該病一般給予手術治療[1],這是因為該病早期癥狀不明顯,當患者診斷為結直腸癌時一般已經發(fā)展為中晚期,對需要進行放化療、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對患者來說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傷,術后患者恢復時間較長,容易出現(xiàn)感染情況。結直腸癌患者常會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的情況引起術后恢復時間的延長,因此,術前需要給患者進行適量的營養(yǎng)支持,進而改善術后的情況。術前給患者進行腸道準備[2],補充患者身體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傳統(tǒng)上給患者進行腸道清潔以及藥物治療以便減少腸道內的細菌,同時給患者服用抗生素、導瀉藥物、灌腸以及飲食限制,但是治療后療效并不理想,治療中護理人員工作量較大,操作困難,增加患者的痛苦。營養(yǎng)限制會使患者機體內蛋白質、能量以及維生素的攝入量不足,延長創(chuàng)面的恢復時間,影響組織的修復,進而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3]?;颊呱眢w處于饑餓狀態(tài)會損傷腸黏膜的屏障功能,容易引起腸道細菌的發(fā)生與繁殖,增加腸源性感染率。腸內免疫營養(yǎng)是在患者早期進行,對其免疫功能的改善較為顯著。腸內免疫營養(yǎng)的使用可促進胃腸的蠕動,維持腸黏膜細胞結構以及功能的完整性,有利于腸黏膜細胞的增生與修復,對腸黏膜屏障進行有效維護,減少細菌的增生,進而減少細菌感染的發(fā)生[4]。本文中主要對100例行結直腸癌手術的患者進行營養(yǎng)支持,從結果觀察,觀察組患者術后肛門排氣時間為(28.1±5.1)h,而對照組為(59.6±7.6)h,組簡介存在差異,P<0.05;觀察組術后切口感染以及腹腔內感染顯著少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證明術前腸內免疫營養(yǎng)支持對結直腸癌手術患者來說可改善術后疼痛癥狀,縮短患者的術后肛門排氣時間,減少切口感染以及腹腔內感染,改善其生活質量,促進其身體的康復。
綜上所述,結直腸癌患者術前多存在營養(yǎng)不良的情況,但是營養(yǎng)狀況對患者術后臨床結局有一定的影響,營養(yǎng)狀況良好的患者可減少感染發(fā)生率、再次手術率,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療效顯著。
參考文獻
[1]敬國敏,吳立然,韓偉等.腹腔鏡結直腸癌切除術后早期進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5,7(23):3201-3203.
[2]鐘靜,梁濤,劉春娟等.結直腸癌病人術前營養(yǎng)風險篩查及術后清蛋白和住院時間的比較[J].腸外與腸內營養(yǎng),2018,19(1):40-42.
[3]施章時,厲周,周五一等.圍手術期腸內營養(yǎng)治療在結直腸癌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腸外與腸內營養(yǎng),2017,21(4):217-221.
[4]胡德升,董星,楊松鵬等.術前營養(yǎng)不良對結直腸癌患者術后感染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24):5626-5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