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喜鳳
摘 ?要:旅游文本的漢譯是對外宣傳的窗口,但當前旅游文本翻譯不盡如意。本文以廣州越秀公園旅游文本漢英翻譯為例,從語言層面、語用層面和文化層面討論了旅游文本漢譯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旅游文本 ?漢英翻譯 ?問題 ?越秀公園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旅游業(yè)迎來了絕佳的發(fā)展機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在向世界推廣我國旅游資源的過程中,翻譯將扮演著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當前旅游文本翻譯的問題舉不勝數(shù),不利于我國旅游資源“走出去”戰(zhàn)略的發(fā)展和我國國際形象的樹立。本文從三個層面對漢英旅游文本翻譯的問題進行了歸納,希望能引起各方重視,以推動我國旅游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旅游文本翻譯中出現(xiàn)的問題
漢斯?弗米爾(Hans J.Vermeer)最早在《普通翻譯理論基礎》(Groudwork for a General Translation Theory, 1978)中提出了目的論理論,強調翻譯的互動和語用特征,且翻譯的目的決定了譯者要采用什么樣的翻譯策略。據此,譯者僅要注意語言層面的對等,同時還要求做到語用層面的對等。此外,景點的對外宣傳,也是傳播中國文化的一種渠道。下面將從語言層面、語用層面和文化層面對旅游文本漢英翻譯中的問題進行探討。
(1)語言層面
語言層面的問題主要是過于關注語言結構造成的。在漢英旅游文本的翻譯中,語言層面的問題主要包括拼寫錯誤、語法錯誤、漏譯、誤譯等等。
1.拼寫錯誤
在走訪越秀公園的時候,筆者發(fā)現(xiàn)諸多拼寫錯誤,包括錯誤拼寫、大小寫、單詞筆誤等。
例1 原文:碑記為孫中山秘書林直勉所撰并書寫
原譯:The inscriptions were be writed by Sun Yat-sens secretary Lin Zhimian.
改譯:The inscriptions were written by Lin Zhimian, Sun Yat-sens secretary.
分析:寫“write”的過去式和過去分詞為“wrote”和“written”,詞典中并沒有“writed”的寫法。此外,原譯中“were be”同時出現(xiàn)兩個謂語動詞,屬于語法錯誤,因此去掉“be”。 考慮到句子的緊湊,筆者把句子做了細微的語序調整,把人物的身份信息放在人名之后作同位語成分。
例?2 原文:辛亥革命;中國百家名園之一
原譯:the revolution of 1911; one of the top 100 Chinese Parks
改譯:the Revolution of 1911(the Chinese bourgeois democratic revolution led by Dr. Sun Yat-sen which overthrew the Qing Dynasty); one of the top 100 Chinese famous parks
分析:“辛亥革命”首先是一個專有名詞,因此首字母應該大寫;其次是一個文化負載詞,對于不太了解中國文化而又想了解中國歷史的外國游客而言,對于我們傳播中國文化而言,采用加注的方式是一種理想的傳播策略。
“中國百家名園之一”并非專有名詞,“Parks”應當小寫。再者,“名園”指的是“有名的公園”,而原譯中漏譯了“名”即,“famous”。
總結:作為一名譯者,拼寫錯誤是最不能容忍的。譯者至少在譯完后自己檢查幾遍。譯完并不是翻譯任務的終結,譯者還應當做好質量監(jiān)控的任務,這一點至關重要。
2.語法錯誤
語法錯誤包括時態(tài)語態(tài),標點符號等。
例1 原文:越秀公園是全市性綜合公園,自1927年至今已有80多年歷史。
原譯:Yuexiu Park is a multi-functional park of Guangzhou, which has been established for more than eighty years since 1927.
改譯:Yuexiu Park, a multi-fuctional park in Guangzhou, boasts a history of over eighty years since 1927.
分析:原譯明顯的語法錯誤體現(xiàn)在兩點:其一,“for more than eighty years”說明這個動作持續(xù)了很多年,因此所用動詞應當是持續(xù)性動詞,而“establish”是一個終止性的動詞;其二,which引導的是一個非限制性定語從句,為避免歧義,應當放在先行詞之后。
3.誤譯和漏譯
例1 原文:外交部長
譯文:foreign minister
改譯: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
分析:外交部長有約定俗稱的翻譯,我國權威的報刊China Daily上常用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可以直接沿用。
例2 原文:廣州市林業(yè)和園林局
原譯:Administration of Forest and Gardening of Guangzhou Municipality
改譯:Bureau of Forestry and Landscaping of Guangzhou Municipality
分析:中國國家事業(yè)單位的英譯,如果該單位有現(xiàn)成的權威譯文,可以直接沿用。筆者從廣州市林業(yè)和園林局的官網上找到以下譯文。
例3原文:仙人們把谷穗送給百姓,并祝愿這里年年五谷豐登,永無饑餓,然后駕云騰空而去,......
原譯:They gave the rice to Guangzhou people and promised that the land would be free of famine forever, then levitated and gradually disappeared.
改譯:They gave Guangzhou people ears of grain which could bless them with good harvest and no famine forever, and then levitated and gradually disappeared.
分析:原文是有關五羊石像的介紹,介紹中講到了一個關于五羊的美麗傳說。故事梗概是:2000多年的廣州遍地荒蕪,人們終日辛勞得不到溫飽。一天5個仙人駕著5只羊,把谷穗送給百姓,祝愿廣州五谷豐登。后來仙人走了而5只羊化為石頭留了下了。正是因為這個故事,廣州又被稱為“羊城”,別稱“穗”。
然而通過原譯文的“rice”,發(fā)現(xiàn)譯者沒有弄清“谷穗”和“谷物”的區(qū)別,以及“穗”對于廣州的特殊含義。據新華詞典解釋,“穗”是指禾本植物聚生在莖的頂端的花和果實,如麥穗、稻穗、谷穗。筆者查閱了《新漢英大辭典》,發(fā)現(xiàn)對于“谷穗”的翻譯有兩個版本: “icker” 和 “earhead”, 而“穗”的翻譯為“the ear of grain” 和“spike”。為確保精確用詞,在《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詞典》分別查找上述詞條的英文解釋,得出的結果是:
第一,?icker, 朗文詞典和牛津詞典中并沒有收錄,但收錄到《21世紀大英漢詞典》,譯為“[蘇格蘭英語]谷穗”。也就是說只有蘇格蘭方言才用icker指谷穗;
第二,?earhead, 同樣沒有收入到朗文牛津詞典中;
第三,?the ear of grain, the top part of a grain plant, such as wheat,that contains the seeds 根據詞條的英文釋義, “the ear of grain” 和原文中的“谷穗”的所指意義完全匹配;
第四,?spike,詞典意義是“金屬釘狀物;尖狀物”,也不符合原文所表達的物象。
綜上所述,“谷穗”應譯為“the ear of grain”。另外,原譯中漏譯了“五谷豐登”。
(2)語用層面
例1 原文:親愛的,別踩我
原譯:DEAR,DONT TRAMPLE ME!
改譯:Keep Off The Grass
例2 原文:當心落水
原譯:Caution:Risk of Falling into Water
改譯:DANGER// Deep Water
分析:這類有著交際功能的旅游文字屬于公示語的范疇,公示語是一種有特定功能的一種規(guī)范用語。公示語的翻譯最簡便而實用的方法,其實莫過于直接照搬國外的慣用標識。同時,公示語的翻譯必須符合英語習慣。英文標識必須照顧到說英語及使用英語的人的感受。而那些約定俗成的公共標識最原汁原味,也最具可讀性,如同習語的翻譯一樣。
例1?忽略了禁止類公示語的交際目的?!坝H愛的,別踩我”“小草微微笑,請您走便道”“小草有生命,請您腳留情”的英譯最常見的譯文是“Keep off the grass”。
我國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于2017年5月22日發(fā)布了《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guī)范》,該《規(guī)范》已從2017年12月1日開始實施?!兑?guī)范》的第三章便是旅游譯寫規(guī)范。從此書中便找到了“當心落水”的英譯─DANGER//Deep Water。因此,在處理有交際用途的旅游文本翻譯時,譯者要根據國家的譯寫規(guī)范,考慮國外的常規(guī)用法,千萬不要閉門造車,生搬硬造。
(3)文化層面
1.意識形態(tài)
例1 原文:(中國)大陸
原譯:mainland
改譯:Mainland China
分析:中國大陸主要是地理上的概念,但現(xiàn)如今其政治概念遠大于地理概念。如今,在國際上很少稱中國為Mainland China 或China mainland, 而是直接稱 “China ”. 而“中國大陸”一詞主要是相對于臺灣。現(xiàn)在國際上通用的主要是Mainland China。
例2 原文:禁止占卜算命等封建迷信活動,禁止偷葬、燒香、營火、燃放煙花爆竹
原譯:Superstitious activities are prohibited in the park. Lighting a fire, burning incense and setting off firework are prohibited.
改譯:No buring incense and setting off fireworks.
分析:原文有兩個重點信息:一是禁止封建迷信活動,而是禁止火種?;谥形鞣接兄煌淖诮绦叛龊驮岫Y習俗,再加上公園內每日都安排有管理員和安全巡邏人員,建議可將有關封建迷信的內容不譯,保留與生命安全有關的重要信息。
2.國家形象
例1原文:不得隨地吐痰、便溺
原譯:Do not litter, spit and piss around.
策略:不譯
分析:原文為《越秀公園游園守則》的第六條,譯者按照原文字對字的翻譯出來,只考慮到了字面意義的對等,完全沒有考慮到譯文的受眾的心理。外國游客看到這樣的譯文,不禁疑惑“是中國人經常隨地吐痰便溺呢,還是看低外國游客呢”。因此筆者認為,此類不雅的文字可以不譯。在文明高度發(fā)達的今天,如果還需要文字來提示人們“不得隨地吐痰便溺”,那也就證明文明還需提高。
三、結語
旅游文本的翻譯規(guī)范化需要各方面的關注。從譯者角度看,上文中討論的景區(qū)譯文翻譯和語言問題反映出,譯者的翻譯能力和語言能力都有待提高。旅游文本屬于集表達、信息和呼喚功能于一體的典型的復合型文本,所以為了完成翻譯目標,譯者采用刪減、添加、改寫等翻譯方法十分必要??傊?,任何有利于翻譯目的實現(xiàn)的翻譯策略都是可行的。從旅游部門角度看,相關管理和行業(yè)部門要統(tǒng)一協(xié)調,加強管理,制定規(guī)范和標準。如此才能使旅游景點翻譯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從而促進文化交流,使城市國際化水平得到提高。最后,翻譯專業(yè)的學生更應注重訓練自身的語言及翻譯基本功,努力成為合格的翻譯人才。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guī)范[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