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擴展性閱讀在初中英語中的應用,在于拓展學生的英語閱讀視野,豐富學生的英語積累,并從多彩的英語閱讀文化中品味英語的魅力。關注學生的需求,以學生為本來構建拓展性閱讀教學體系,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拓展性閱讀實踐中,提升拓展性閱讀教學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初中英語;拓展性閱讀;學生為本
初中英語對學生的英語學習、知識、能力等提出較高要求,而融入拓展性閱讀教學,可以讓學生從課內外閱讀實踐中,加深對英語文化的認識,增強英語閱讀技巧,提高英語學習水平。但在貫穿以學生為本的英語拓展性閱讀實踐中,更要貼近學生實際,以圖文并茂的閱讀材料、靈活的閱讀方法,來增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積極性。
一、選擇拓展性閱讀材料,學以致用
對于英語拓展性閱讀,材料的選擇至關重要。英語閱讀,需要學生自主去閱讀,從閱讀中了解英語、學習英語、運用英語,特別是在七年級,學生剛進入初中生活,正是引導學生融入英語拓展性閱讀,培養(yǎng)良好閱讀習慣的關鍵期。這一階段,要強調閱讀材料的恰當、合適、適用,趣味,能夠讓學生從中感受英語文化,體驗學習英語的快樂。如我們結合學生英語水平,制定切實可行的拓展性閱讀計劃,引入《黑布林英語閱讀》叢書,通過圖文并茂的英語形式,讓學生能夠從中品讀經典小說,分享英語閱讀的樂趣。還有,我們節(jié)選一部分英文名著片段,摘引英文報刊圖文信息,收聽BBC英語節(jié)目,讓同學們在平時的拓展性閱讀中,對好的文章進行推薦學習。如有學生選擇《安妮日記》作為每天閱讀的素材,從中感受英語的魅力。事實上,對于剛剛進入拓展性閱讀的學生而言,興趣是第一位的,生動有趣、豐富多彩的閱讀材料,更能讓學生沉浸閱讀體驗中。我們針對學生的閱讀需求,不斷嘗試和引入不同的閱讀材料。如一些英語畫刊,英語科學常識,英語小故事等,抓住學生對英語閱讀的好奇心,開闊學生的英語視野。如結合央視播出的《朗讀者》,我們圍繞該話題,編寫了英語小短文,讓學生結合自己實際,談談對英語閱讀的認識和看法,既尊重了學生實際,又讓學生能夠從閱讀中學以致用。
二、引入網絡多媒體技術,豐富閱讀資源
現(xiàn)代網絡技術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利用網絡教學資源的豐富性、多樣性優(yōu)勢,來創(chuàng)新拓展性閱讀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從中多方面獲得英語閱讀知識,增強聽、說英語的真實性。如在牛津英語8A Natural disasters教學中,對于自然災害的呈現(xiàn),我們可以引入多媒體,利用聲圖并茂的真實視頻素材,來增強學生對災害的心理體會。接著,從文本閱讀中來感受自然災害,深切體會到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也讓學生對英語閱讀更有趣味。同樣,在網絡化英語拓展性閱讀教學中,課堂可以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尤其是不同的閱讀內容,可以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增強學生參與閱讀的積極性。在學習牛津版初中英語9B Robot一節(jié)時,我們從網絡上搜集關于機器人的資料,讓學生從中了解機器人,增進學習熱情;我們可以圍繞機器人展開課堂探討,讓學生從網絡檢索中查找相關資料來閱讀,并通過口語表達自己的觀點,實現(xiàn)閱讀課堂師生良好互動。事實上,對網絡課堂資源的挖掘與利用,有助于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增強學生對不同英語知識的全面理解。在學習7A Food時,教材中關于飲食的介紹有限,我們可以讓學生通過網絡,查找不同國家的美食與文化。如意大利的面條,日本的壽司,韓國的泡菜等等,既從這些資料中了解了不同地區(qū)的飲食文化,還能夠從拓展性英語閱讀中,感受到英語語言的熏陶,特別是在課堂交互與探討中,學生對英語閱讀興趣更加高漲,更愿意從自我探究、自我陳述中來活躍課堂氛圍,增強學生英語綜合能力。
三、圍繞課程內容拓展性閱讀,有的放矢
在構建英語拓展性閱讀教學體系過程中,可以圍繞教材內容,展開單元話題閱讀,既有助于讀前熱身,又能夠在課堂討論中升華話題,還能在課后鏈接課堂內容,拓展閱讀時空。如在牛津英語九年級上冊Unit 3 Teenage problems的Reading部分教學中,由于初三學生面臨較大的學習壓力,一些學生在學習中難以平靜,更感到不知所措。為此,我們專門設計了兩份調查表,一份是Distribution of the ones Bothering the children most,內容包括health、friends、school、homework、growth、time等等;另一份是What makes you happy,主要內容有self-assurance、friends、family、plenty、score等。將這些問卷發(fā)給虛設,讓學生從閱讀中了解自己,了解學習,了解壓力,好好的反思如何化解面對的困惑,如何更好的調整自己的情緒。這些讀前的熱身準備,為后續(xù)課堂閱讀教學做好了鋪墊,也讓學生從中了解的閱讀內容、閱讀目標,增強了對閱讀課堂的期待。由此,通過課前的閱讀引導,改變了學生課堂被動閱讀,特別是通過趣味因子的融入,讓學生對閱讀不再感到枯燥,也從課前熱身閱讀中,認識了相關詞匯,降低了閱讀難度。
課堂拓展性閱讀教學,教師要明確閱讀方向,突出閱讀知識、能力、情感的綜合,借助于形式多樣的閱讀話題,來鍛煉學生的聽、說、寫能力,提升閱讀感悟。在牛津版八年級Unit 5 Good manners的Reading部分,在課堂上,通過讓學生對文本進行閱讀,了解不同國家的manners,并展開課堂自由討論。在美國,見面是如何問候?握手時會說什么?Hello,Nice to meet you.在話題探討中,如何發(fā)起,關于music、weather、book、holidays等,而對于個人隱私則要回避。同樣,在其他國家,見面問候、話題探討又是什么情形?由此,我們將本節(jié)閱讀內容,順勢延伸到更廣闊的視野,也讓學生帶著熱情,積極參與到課堂閱讀和討論中。由此,學生的閱讀激情被喚醒,也讓學生能夠從聽、說、讀中,獲得全面發(fā)展,很多學生從中鍛煉了思維,變得有話可說,愿意去表達。
在課后拓展性閱讀教學中,圍繞閱讀內容,逐步延伸到相關閱讀內容的鏈接上,讓學生能夠體驗閱讀,走向積極閱讀,突破課堂閱讀局限,拉近課內外閱讀,實現(xiàn)課外閱讀對課內閱讀的有效互補。在牛津版七年級英語Unit 6 Food and life style閱讀教學中,我們從中了解了西方的飲食習慣,但囿于課堂時空局限,多是一些拋磚引玉的淺學。拓展性閱讀的融入,就是要發(fā)揮課下閱讀時空,拓展課下閱讀渠道,結合話題來展開豐富的閱讀實踐,讓學生能夠從中開闊文化視野。為此,我們鼓勵學生自主查找和閱讀西方的生活方式,了解中餐與西餐,特別是餐飲文化禮儀的差異,并鼓勵學生從閱讀中,拓展知識面,為課堂討論積累知識。
四、把握閱讀策略,授之以漁
在拓展性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教給學生不同的閱讀策略,注重閱讀方法的靈活運用。閱讀沒有捷徑,但閱讀有方法。如在閱讀中遇到不會的單詞,可以聯(lián)系閱讀材料,結合上下文去猜測;同樣,在進行文本閱讀之前,通常讓學生采用快速閱讀方法,了解文本大意,并在瀏覽中關注篇首、篇尾及關鍵段落的首末句,來把握主旨大意,增進閱讀理解。當然,針對不同的閱讀材料,教師要鼓勵學生運用多種讀法。如快速閱讀法,把握文本梗概;跳讀法,將注意力集中于關鍵點,快速獲取閱讀信息;精讀法,多次閱讀,反復理解文本意義。
總之,拓展性閱讀在實施中,要結合學生實際,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從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入手,來展開多樣化閱讀指導,讓學生能夠從拓展性閱讀中積累詞匯量,引導學生掌握英語閱讀的各種有效方法,使學生的聽、說、讀、寫各項能力得到協(xié)同發(fā)展,提升英語語感,增強英語表達、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袁志碧.開展英語拓展閱讀 提升學生英語素養(yǎng)[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1):22.
[2]趙文娟.通過開發(fā)整合閱讀資源提高初中英語泛讀課有效性的行動研究[J].基礎外語教育,2017,19(04):14-22+106.
[3]楊蕾燁. 原版英語繪本在初中英語拓展性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6.
[4]丁麗紅. 課堂網絡環(huán)境下初中英語拓展閱讀教學模式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
作者簡介:
鄭悅(1983年—),女,江蘇常州人,中小學一級教師,從事初中英語教學12年,研究方向:初中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