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響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薄叭照障銧t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薄疤一ㄌ端钋С?,不及汪倫送我情”……這些我們耳熟能詳?shù)脑娋?,以及其他還有很多我們從小就背得滾瓜爛熟的詩句,就是出自青蓮居士李白之手。如果說大熊貓是我國動物界的瑰寶,那么李白就是我國古代文化界的瑰寶。
李白,字太白,又號青蓮居士,出生于唐朝劍南道綿州(巴西郡)昌?。ê蟊苄谥M改為昌明),地地道道的四川人。從小天賦異稟,從《上安州立長時節(jié)》中可知李白五歲誦六甲,意即現(xiàn)代人還在學前班的時候,我們的詩仙李白就已經在上小學六年級的課程了。而到了十五歲時,就已經寫了好幾首詩了,并且開始為世人所知,有了不小的名氣。李白自號青蓮居士,但卻與我國古代的清廉鄉(xiāng),也就是明代以后才更名為青蓮鄉(xiāng)的地方毫不相干。他自號的這個別號,是想表達他精神世界的另一個層面。他很喜愛蓮花這種“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質,甚至還寫出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這樣的名句來贊譽他所喜愛的蓮花。在眾多蓮花中,他更偏愛青蓮這一種,它優(yōu)雅、高潔,他甚至不止一次把自己所喜愛的名山等比作“青蓮”。
因李白從小喜好劍術,成年后更是精通劍術、喜歡寶劍,為人仗義,有幾分江湖俠客的英氣。在《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中,“安知慕群客,彈劍拂青蓮?!彼谩扒嗌彙眮硇稳菟膼鄣膶殑?。對于“唐代三絕”,往往只能讓人想到李白的詩、裴旻的劍術、張旭的草書。但是李白的劍術也非常了得,僅次于裴旻下,只是因為有了他所作的超凡入圣的詩句,才掩蓋了他其他的才華。古書中對裴旻的劍術的描述是快馬如飛走,左旋右抽,擲劍入云高數(shù)十丈,若電光下射,昴引手執(zhí)鞘承之,劍透室而入。可見裴旻劍術高超,而李白僅次于他,劍術之精湛可想而知?!笆綒⒁蝗?,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李白用如此大氣磅礴的詩句,表達了自己心中那一份俠客的豪氣。
李白的仕途之路頗為坎坷。在古代,社會階層分為士農工商,商人地位處在社會的最底層,甚至唐朝明文規(guī)定,商人及其子嗣是不能考科舉的。李白二十五歲出蜀,但是因其父正好是商人的身份,造成他不能參加科考,即使有著滿腹的才華也得不到施展的地方,只能在長安碌碌無為,蹉跎歲月,并最終離開了長安。李白三十五歲西游,途中適逢玄宗李隆基狩獵,趁機獻上了《大獵賦》,以期能求得一官半職。而直到四十二歲,玄宗一次看了李白的詩句,才對李白的才華驚為天人,隨即召見李白進宮。此次召見,玄宗皇帝降輦步迎、親手調羹,最后讓李白供奉翰林。
李白性格孤高自傲,最終也因此而葬送了自己大好的前程。一次玄宗與楊貴妃在沉香亭賞花,李白隨行,一行的還有宦官高力士,李白喝醉了想寫詩便叫高力士為他磨墨拂紙,高力士礙于玄宗在旁只得為李白磨墨拂紙,甚至為李白脫鞋。所有的一切把高力士給激怒了,于是高力士就說李白詩句:“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痹娎锏娘w燕指的是趙飛燕,以淫亂殘暴的漢朝皇后,諷刺楊貴妃。楊貴妃聽后大為不滿,最終玄宗只得把李白賜金放還。
在李白人生的后期,安史之亂爆發(fā)。李白勸永王割據(jù)金陵,并慫恿其稱帝,但永王不久后兵敗,李白也被弄進了潯陽獄,靠自己妻子竭力伸冤才從獄里出來。并最終被流放到夜郎。也就是李白曾經寫過“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的地方,這次不用隨風了。
雖然李白仕途頗為坎坷,并且在其追求仕途的過程中也有一些主觀因素所導致的問題存在,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李白在我國的文化發(fā)展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為我國的詩詞文化繁榮作出了杰出的貢獻,而時至今日,盡管人們對李白已經十分熟悉,但是人們所熟悉的往往都是李白的詩歌作品,隨口吟詠的也是他那些經典詩句,而對李白的生平經歷、仕途坎坷,卻往往是知之甚少,很少有人能夠像背誦他詩歌一樣如數(shù)家珍般地道來,這也向我們說明了,一個人真正的成就,往往并不因為他在名利上追求的成就有多少,而要看你給歷史、給后人留下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有多少。試想一下,倘若李白一輩子官運亨通、仕途得意,那么他也只是那個年代千千萬萬個做官做的好的人的其中其中之一,卻不一定為后人所銘記。而他歷經坎坷而不失浪漫性情,用自己的才華,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給中國文壇創(chuàng)造了顯赫的價值,才使得他能夠名垂青史,萬古流芳。
人生中最后的兩年李白因病去了金陵在那里寫了《臨路歌》沒過多久便咽氣了,正如其之前言: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