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金梅
摘 要:小學語文課堂是關于語言教學和文學培養(yǎng)的課堂,小學生們大多是通過語文的課堂來獲取漢語語言的正確運用。為了可以將語文的魅力充分的展示給學生,給予學生們寬松、健康的學習環(huán)境,需要加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從而打破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屏障,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從而使得語文的教學工作可以更加高效的開展。
關鍵詞:師生溝通 小學語文 現(xiàn)狀與對策
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強調(diào)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互動,但是許多學生畏懼教師的身份,拒絕與教師進行有效的溝通,這就導致學生們并不了解教師的目的,不肯配合教師的工作,而教師因為不了解學生,因此無法做到對癥下藥。這樣就給語文的教學工作帶來不小的阻礙,需要語文教師根據(jù)當前師生溝通現(xiàn)狀,對語文教學工作進行進一步調(diào)整,以促進學生們的全面成長。
一、師生溝通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現(xiàn)狀
(一)學生可以與教師溝通的機會少
現(xiàn)代的教學課堂都是在強調(diào)學生們的主體地位,但是可以發(fā)現(xiàn),語文的課堂還是以教師為課堂的中心,教師處于課堂進度的安排,會控制與學生們進行有效溝通的時間。一旦教學任務比較繁重,教師就會取消與學生們進行溝通的時間,要求學生們必須仔細聽教師的講課,不允許學生們發(fā)表任何的意見,這就導致一部分愿意在課堂上與教師積極溝通的同學,卻因為教師的管教,而放棄了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使得課堂的效率也隨之下降。
(二)教師不能對學生們一視同仁
以寬容和平等之心面對每一位同學,是作為教師的基本準則。但是在應試教育思想的束縛之中,即便是教師想對每個學生進行照顧,但是看到那些課堂表現(xiàn)不好、成績一般的同學,也提不起溝通的興趣來。因此,多數(shù)的教師還是樂鐘于和學習成績優(yōu)異、頭腦靈活的學生進行溝通。這樣的“精英式的教育態(tài)度”與師生溝通的基本理念相違背,并不是師生溝通的體現(xiàn)。
(三)語文課堂的積極性不高
語文課堂的積極性不高來自于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為了提高教學的效率,教師不得不采取“一言堂”的形式,但這樣的教學方式,只會令學生們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不愿與教師溝通。從另一方面來說,教師經(jīng)常會當著學生的面,對其他學生進行批評教育,讓學生們對教師產(chǎn)生畏懼心理,因此學生們不會輕易地與教師進行溝通。
二、在小學語文課堂進行師生溝通的對策
(一)以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來吸引學生與之交流
學生愿意與教師進行溝通,那么就是說明學生將教師當成是與自己平等的朋友,學生們處于對教師的信任和喜愛才會主動與教師進行溝通。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生們喜歡上教師,從而打開教師與學生溝通的渠道呢?那就需要教師將自身的人格魅力展示給學生。比如,可以利用上課前的幾分鐘和學生們談談“家常”,并需要到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進行贊美,那么必然能拉近學生和教師的距離,讓學生們感到教師的和藹可親。再比如,語文教師都有深厚的語文功底,無論是朗讀和作文都是在普通人之上的,教師不妨可以將自己的才能多向?qū)W生們進行展示,讓學生們發(fā)現(xiàn)教師的獨特一面,對自己的教師產(chǎn)生崇拜之情,愿意跟隨教師進行學習,從而使得自己各方面的語文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在教師人格魅力的吸引之下,學生們才樂意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
(二)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創(chuàng)造話題
在多數(shù)的語文課堂中,學生們并不是不愿意在課堂上進行交流,而是出于對教師的畏懼,擔心自己因為回答的不好而受到教師的責罰,但是作為教師并不會在意學生們的答案對錯,只是希望學生們可以在回答問題時發(fā)動自己的頭腦,以使得學生們可以自由進行表達。所以為了讓雙方都能了解彼此的心理,最好的方式就是將一些比較開放的問題拋給學生進行回答。學生們打開了與教師溝通的話匣子,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生們的回答再進一步對題目進行延伸。比如:蘇教版三年級中有一篇《海底世界》,教師不妨就可以讓學生們自主的選擇自己喜歡的海底生物進行了解,然后在課堂上為大家進行講解,那么學生們都會很樂意向同學們宣傳自己喜歡的事物,進而積極準備。等學生們介紹完畢后,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學生們的講述進行提問,與學生們進行有效的溝通,從而增深學生們對這節(jié)課堂的認識。
(三)重視與學生們進行溝通的技巧
想讓學生們既可以遵守課堂紀律進行有效發(fā)言,又想讓學生們可以自由的表達出自己的觀點,這就需要教師重視溝通技巧的使用,而溝通的技巧不在于數(shù)量,而在于使用的精妙。因此在進行有效的師生溝通時,教師應注意以下兩個問題:第一,教師應注意溝通的細節(jié)。無論學生的發(fā)言質(zhì)量如何,教師都應該以真誠的態(tài)度去面對,認真地傾聽學生們的回答,盡量將學生們的優(yōu)點和缺點找出來,以便于對學生們進行指導。這樣學生們就會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尊重,從而更加愿意將自己完全展示在教師面前。第二,教師應該對學生們進行平等的對待。盡管語文一些關于課文的理解并沒有確切的答案,那么教師就不應該以統(tǒng)一的答案來約束學生們的想象,盡量要保持學生們這種積極、開放的思維習慣。還有,無論學習能力如何,學生在學校接受的都是義務教育,教師應秉著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與每一位學生進行積極地互動溝通。
結(jié)語
總而言之,師生溝通是促進語文教學進程的重要法寶。作為語文教師,應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學生的注意,積極為與學生們的溝通創(chuàng)造話題。但是在溝通時要注意技巧,照顧學生的心理狀況,以使得學生們可以在溝通中實現(xiàn)自我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尹紅榮.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的話語溝通策略探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2):147.
[2]胡彪,楊斌林.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中的話語溝通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08):51-52.
[3]李桂芬.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的語言溝通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