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民族音樂有著豐厚的積淀,在流行歌曲的創(chuàng)作中合理借鑒運用,能出現豐富的藝術形態(tài),同時使歌曲的內涵更容易被人接受。筆者以電視劇《紅高粱》的主題曲《九兒》為例,結合這首作品中不同音樂形式的藝術表現形式來說明民族性音樂元素在流行歌曲中的運用與融合,使傳統文化得以在新時期下涅槃重生、持續(xù)發(fā)展。
關鍵詞:民族性音樂元素;流行歌曲;運用
一、民族性音樂元素在流行歌曲中的運用
(一)民族調式曲調與民族樂器的運用。中國幅員遼闊,是擁有56民族的大家庭,具有豐富的民族文化,各個民族的音樂也飽含著各個民族的歷史文化和民族特色,當稱之為中國音樂文化的之瑰寶。其中,民族音樂樂調更是民族文化的獨家體現,比如中國新疆維吾爾族的優(yōu)秀音樂作品《思戀》,是一首小調調式的歌曲,其中融入了維吾爾族所具有的特色音調,即裝飾音和小二度音程,使歌曲飽含維吾爾族的民族特色。具體來說,歌詞中有句“心已隨著歌聲,飛到了你身邊”這句歌詞里面的“歌”字,使用的是維吾爾族的裝飾音音調,使這首歌聽起來能夠體驗到維吾爾族的民族文化。再比如優(yōu)秀流行音樂《天路》,是韓紅演唱,韓紅本就是西藏人,歌曲里面的“天”字,是歌曲中最高的音,也體現了藏族人民對修建天路無比激動的心情,《天路》這首歌旋律的民族化是這首歌的重要表現。
樂器的使用是流行音樂和民族音樂融合的過程中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并且可以說是兩種音樂融合過程中必然的發(fā)展趨勢。這是因為民族音樂中的樂器具有民族特色,在流行音樂中使用民族樂器,使得歌曲具有特色性和魅力性。這類樂器的融合有許多的例子,比如歌曲《往生》中有民族樂器古箏和柳琴,使得這首搖滾樂獨具中國特色;歌曲《化蝶飛》中豐富的使用了《梁?!芬魳分械钠鳂罚鴱V為流傳;歌曲《將軍令》中創(chuàng)造靈感是來自于戲曲《將軍令》,并且還保留了戲曲中的鑼和鈸兩個樂器,古今相融,一脈相承,使得這首歌曲廣為傳唱。
(二)民族戲曲與演唱風格的運用。流行音樂演唱者在運用戲曲部分就必須做要吐字清晰,在演唱過程中,不僅是傳達感情,還要表達自身對作品的感悟,升華作品的意義。比如,王力宏的歌曲《花田錯》中,歌曲的唱法和曲調都和戲曲中的“字正腔圓”相似,甚至說達到了戲曲的水平,歌唱之前,吼、舌、牙、齒、唇要保持氣息在合適的位置,并在發(fā)聲時從準確的位置發(fā)出。在王力宏在演唱《花田錯》演唱中,對技巧規(guī)則要求較高,從咬字、發(fā)收音,到四呼五音十三轍,都要跟從于感情,旋律和 咬字、情感之間是層層遞進的關系。流行音樂的成功是必須建立在特色的基礎上,因此,適當的加入民族音樂中的優(yōu)秀元素,必然能使流行音樂獨具魅力。同時,流行音樂在吸收民族音樂的過程中,不可一味的照搬照抄,一定要推陳出新,具有創(chuàng)造性,這樣才能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歌曲,從而深受觀眾喜愛。
二、民族性音樂元素在歌曲《九兒》中的運用分析
(一)旋律節(jié)拍分析。歌曲《九兒》的主旋律給觀眾一種樸實的感覺,這是民歌素材和民族小調合體的結果,同時,歌曲的曲調在不停的轉調過程中升華,使聽者能夠想象到壯美而且富含深情的高原場景?!毒艃骸肥切芍泻斜狈矫褡宓奶厣踔量梢哉f是一首北方民族的音樂。在北方民族音樂中,音樂風格各不相同,帶來的心靈感受也是不同層次的,《九兒》在音階上的跨度是很大的,因此,可以使聽者具有高亢感、粗獷感、豪放感。歌曲的最后兩個小節(jié)的節(jié)奏,不同于之前的的節(jié)奏,可以說是大相徑庭,層次感也是不同的,同時最后音是落在6上的,這又與歌曲的開始的音形成了前后呼應。歌曲的前四個小節(jié)具有起承轉合的作用,但是在第六個小節(jié)上有一個明顯的節(jié)奏變化,突然的提升,讓聽者感受到了山崩的狀態(tài),那種難以釋懷的情緒,在心中久久的回蕩著。這種變化的音樂節(jié)奏,讓歌曲中的情感表達和內涵表達更加的貼切和真實。
(二)配器音樂分析。《九兒》民族樂器中主要運用了傳統民族樂器古琴和塤兩種樂器將自有的特性結合發(fā)揮得恰到好處,全曲情深意切,如泣如訴,動人心弦。胡莎莎版本的《九兒》將民族性音樂元素加入歌曲中,整個歌曲中運用一些傳統的民族性音樂樂器。《九兒》也是抒情悠揚,笛子演奏家馬迪老師就曾用笛子演奏全曲,通過D調笛子演奏,開始的時候,是按照C調的6指演奏方法演奏的,在第一次轉調之后就要按照D調5指演奏方法演奏,第二次轉調用全按作2指法(G調)再通過胡莎莎高亢悠揚演唱,將作品中幽怨的悲傷感打破,添加了幾分灑脫,表達的更是一種主人公慷慨激昂受。在流行歌曲中融合民族性音樂元素進行創(chuàng)作,可以為作品添加多種音樂元素,并且跟隨時代的審美需求,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提升了其審美價值。在流行歌曲演奏過程中,民族樂器的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歌曲的美感。
(三)演唱技巧分析。民族唱法是中國土生土長的一種歌唱藝術,它誕生于特有的中國語言之中,講究咬字和吐字的清晰流暢,注重字正腔圓和情感的完美結合。作為一名流行音樂的歌者,要想到達演唱藝術的更高境界,必須將語言、發(fā)音、情感等要素在演唱中進行有機的融合,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歌唱打動人的效果。 將歌曲的藝術風格與演唱者的演唱特點進行完美的融合就形成了歌唱時的演唱風格,在民族唱法中特別注重演唱風格,作為一個地域遼闊,人口和民族眾多的大國,我國各地區(qū)、各民族之間不同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背景,形成了風格迥異的演唱風格。而在流行歌曲中適當加入民族性演唱元素,能夠有效提升流行歌曲的創(chuàng)新性?!毒艃骸返牟糠盅莩绞剑c民族性音樂的演唱方式類似,都對呼吸的正確方式要求較高。而在唱腔的要求上,這種呼吸方法對發(fā)生部位和吐字清晰上來說,也是同等重要的。除此之外,《九兒》作品中流行音樂和民族性音樂融合是一種傳達情感的途徑,要求對《九兒》背景故事有深刻的感悟,并通過演唱技巧將情感充分的展示出來。如何在《九兒》中準確的掌握演唱風格考驗著每一位演唱者,首先需要做的是對《九兒》的背景及演唱特點進行詳細的了解,不僅要了解《九兒》的時代背景,還要了解《九兒》的民族特色,以及作者的個性等等一些相關的介紹。其次要在準確把握《九兒》風格的基礎之上,探索如何結合自身的特點把《九兒》的風格完美的進行演繹。
總之,我國民族音樂有著豐厚的積淀,在流行歌曲的創(chuàng)作中合理借鑒運用,能出現豐富的藝術形態(tài),使傳統文化得以在新時期下涅槃重生、持續(xù)發(fā)展。
作者簡介:湯莉,女,1980年生,河南鄭州市人,河南大學聲樂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平頂山學院副教授,從事聲樂教學與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