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業(yè)
摘要:數(shù)學,是一門考驗邏輯思維能力的學科,而小學生在一開始接觸數(shù)學時,可能存在一定的問題,并且每個人存在的問題各不相同;除此之外,在把他們的培養(yǎng)成人的過程中,這個階段無疑是最為重要的。所以,為了教育好這些各不相同的小學生,我們提出了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分層教學”的概念。本篇文章,將討論這個概念在這篇文章中的運用。
關鍵詞:分層;教學;小學數(shù)學
由于數(shù)學這門科目存在一定的難度,小學生在一開始接觸到數(shù)學時,每一個人都會出現(xiàn)不一樣的問題,而在不斷地教育實踐探索中,我們發(fā)現(xiàn)教育每個孩子的方法是不同的,他們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同時,在學習習慣與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等方面也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區(qū)別。作為教師,我們需要教育好班級里的每一個學生,秉承不拋棄、不放棄的原則去教導他們,所以在面對教育每一個學生的時候,我們需要用心關注他們了解他們,慢慢找到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學習的方法。然后再基于我們對學生的了解的基礎之上,開始對他們單一的、“求同存異”的進行培養(yǎng)。所以在這篇文章中,我將討論分層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中的運用。
一、運用分層教學的基礎條件
我們在尋求更高的課堂質量時,需要分層教學來幫助教師進行教學。但是想要完全的使用分層教學,教師也需要做一些準備工作,當然,這是為了能夠更好地運用“分層教學”這個概念。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對于學生特點的把握。“分層教學”所強調的就是“求同存異”,在一個班中的學生都有同樣的目標向優(yōu)秀方面發(fā)展,都在學習同樣的科目與面臨同樣的問題,但與此同時,這一個班的學生也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差異,因為他們每個人思維方式的不同與分析理解問題的方式不同,所能接收知識的程度與反饋的問題等方面都會存在不同。那么在這個時候,教師就需要用心關注了解每一個學生,通過不斷地觀察來發(fā)現(xiàn)學生大致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方面很容易存在的問題。在我讀書的時候,還并沒有明確的提出“分層教學”這個概念,但是我的數(shù)學老師可能因為有多年的教學經驗,所以有這樣一個意識。
因為我記得很清楚,那時候我的數(shù)學成績存在一定的困難,在每次的數(shù)學測試中,都不能夠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甚至有的時候是低的出奇,而有一些學生的數(shù)學成績明顯高于我,對于每道題目的把握也都是很準確的;還有一些同學的問題是比較大的。她會把我們錯誤的題目進行統(tǒng)計,然后還會對我們進行單獨的教導和談話,指出考試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與失分原因,比如說我,她在對我評講完試卷中的錯誤題目后,會帶領我分析我的試卷,說我是因為粗心大意丟失了很多不應該丟的分。這是一個很特殊的點撥,因為她的這樣一句話,我在之后的每一次考試中會格外的注重自己的計算與審題等方面,讓自己盡可能地降低因為粗心而丟失的分數(shù)。經過一段時間過后,我的數(shù)學成績真的有較大幅度的上升。在我的親身經歷中,看得出來分層教學的重要性,因為我的數(shù)學老師堅持對于每一個學生找到每一個學生的問題并迫使他們加以改正,久而久之,我們班的數(shù)學成績都是年級拔尖的。但是除此之外,我們也能夠發(fā)現(xiàn),身為教師,要想通過分層教學教好我們的學生,就應該用心注意到學生的區(qū)別,并且注重找到學生的具體問題,對他們加以點撥與幫助。做好這些,我們也就能更好地讓“分層教學”應用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
二、教學過程中運用“分層教學”
在對學生的具體情況有一定的把握之后,我們就可以開始著手準備將“分層教學”這個概念運用至我們的實際教學之中了。在運用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能夠收獲到很多,但是也需要注意一定的問題,身為教師,也不能夠為了使用一種教學模式來提高教學質量時,而影響到學生心理等問題,導致學生存在一定的學習障礙,這也并不是我們想看到的。
(一)運用分層教學的有益之處
1.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問題。小學生也算是人生初次接觸到這門較為復雜充滿變換的科目,每一個學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學習難度,而他們自己又不能夠很好的去解決這些問題,那么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對他們進行一定的幫助。但是教師因為課堂時間的有限并且還要照顧整個班級的學習進度,所以對于個別學生所存在的問題就不能夠當時處理解決,所以這時候,身為教師,我們有責任和義務來幫助學生,對他們進行單獨的講授,這樣不僅僅能夠達到幫他們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還能夠在教授過程中,順便分析出他們所存在的一定的學習困難之處,來點撥引導他們。
2.讓整個班級得到進步。一個班集體是由單一的學生所組成的,他們都需要進行不斷地學習與測試,在這個過程中來體現(xiàn)一個班級的優(yōu)秀程度。通過“分層教學”的方式對于每一個學生都進行培養(yǎng),讓他們有不一樣的目標,但是都是在盡可能地促進他們向前變得更好;而在班級中一個人有問題就可能會造成一個班級在一定程度上的落后,同樣的,如果所有的學生都對于考試中所遇到的題目沒有問題了或者說是能夠極大程度上把握理解一張試卷了,那么這個時候這個班級就會很優(yōu)秀了。在運用這種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它不僅能夠幫助個人學習發(fā)展,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一個班級的優(yōu)秀,這是一個升華后的好結果,也是我們身為教師所希望看到的。
(二)注重學生對于“分層”的態(tài)度把握
身為教師,我們提出使用“分層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并不是為了真正的讓學生“分層”,比如成績好的在一起或者說不好的在一起,就算是這樣,一個班級里的學生還是會存在差異,這是無可避免的。對學生“分層”是為了把握學生的更好的實際情況,來更具體的對學生實施教學計劃與額外的幫助,讓他們在自己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有所成長。把握好這個概念,不能夠因為不好的態(tài)度而影響了一個學生將來的學習。尤其是小學生,這個時候的他們年紀小雖然很多東西都不會但是又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所以教師應該用自己的善意和自己的責任意識來幫助教育這些學生。
運用分層教學來教授小學生的數(shù)學,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找到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與對自我的信任。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實際上是對學生存在學習的問題“對癥下藥”。需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教學方法和內容,讓較為落后的學生的學習信心能夠得到保護,使他們在現(xiàn)有基礎上盡快地彌補知識或學習習慣上的缺陷并迎頭趕上;使有潛力的學生不停滯不前,實現(xiàn)更高的目標,錦上添花,最終使全體學生都達到大綱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