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摘 要:《普通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實驗)》指出,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實現(xiàn)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科學的質(zhì)量檢測對教學有著積極的意義,命題則是檢測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筆者就質(zhì)量檢測命題方面存在的誤區(qū),提出了在命題時教師要明確英語檢測試題的導向性,突出重點、兼顧全面,把握適度、梯度,提高可信度,重視信息的反饋,合理地調(diào)整好教學工作。
關鍵詞:質(zhì)量檢測;命題;可信度;信息反饋
質(zhì)檢是對學習情況進行檢驗的一種比較客觀的手段。科學地運用這一手段,學生可以認識到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會積極主動地學習,能有效地培養(yǎng)自主性學習能力。對于高三年級的考試來說,尤為重要,它直接關系到學生高考英語成績和命運。而試題的命題體現(xiàn)了考試的指導思想及考試能否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因此,我們應該認真地對待高三英語質(zhì)量檢測命題工作。在高三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在試題命題方面未能重視,常常會走入命題的誤區(qū),使得高三的學生很難適應高考英語,可能會導致學生在高考中的失利。筆者總結了這些現(xiàn)象,并提出了對策:
誤區(qū)一:英語檢測試題導向性不明確
對策:明確英語檢測試題的導向性
從近年來的全國卷看,尤其是2016年的第25題,第26題,第28題,第30題和第33題。不難看出,試卷對學生的考查,不僅是英語基礎知識,而且更突出了對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教師命題時應該注意整性,首先要明確質(zhì)量檢測的導向性。有利于整個高三英語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教學活動不至于偏離教學的目標,能避免教師和學生走彎路。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得不到真實有效的反映,并導致學生復習的盲目性,學生會不求基礎知識的學習,不求知識技能的培養(yǎng),只圖做怪題,做偏題,走向一種極端,偏離和違背了高考的指導思想和精神。只對單純的單詞、短語、句型和語法進行考核,必然會引起學生死記硬背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勢必會阻礙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這也是不可取的。
誤區(qū)二:檢測試題重點不突出,缺乏考試的全面性
對策:命題要重點突出,兼顧全面性
命題前,教師要明確試卷測試的目的和重點。在高三年級前期(“一?!笨荚嚽埃┑膹土曋校荚噷儆陔A段性考試或者是單元性考試,這就要求我們在設計試題時,要考慮到當前階段內(nèi)容和重點,考查相關的高考考點,重點突出,有的放矢。當然也可附帶一些即將復習的或已復習過的考點,兼顧全面。但是,有些教師在這方面未能做好,在單元性考試中,僅出少數(shù)幾道題型,而整個試卷測試的是綜合知識,綜合能力好點的學生能夠應付考試,能力差點的學生只能束手無策??荚嚨哪康谋灸┑怪茫Y果可想而知,學生考試分數(shù)普遍偏低,甚至及格人數(shù)也是寥寥幾個。
后期的復習中,要側(cè)重于試卷的綜合性和全面性,需要從整體對學生來加以訓練,培養(yǎng)他們對試題的整體認同感的能力和增強全局的意識,就要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和高考知識點進行全面的考查,但也要明確試題重點應放在二者相結合的方面,進行綜合測試,突出對學生能力的考查。
誤區(qū)三:檢測試題適度性失控,沒有梯度
對策:把握適度,具備梯度
命題時,有些教師對試題的難易程度把握不準,出現(xiàn)適度性失控現(xiàn)象。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學情進行掌握,把握試題的難度,因為試題的難易直接影響著考試的效度。過難過易的試題都達不到考查的目的,無法區(qū)別考生的能力,一份試卷測試后,九成的學生成績都在90分以下,那么這套質(zhì)檢試卷就失去了考試的真正價值,達不到測試的目的,而且會挫敗學生的自信心;同理,如果大部分學生成績都在130分以上,那么學生就會驕傲自滿不知進取。
我們最好按照高考大綱的4:4:2的原則來命題,使得整份試卷具備有一定的梯度,讓每個學生都有題目可做,都能在不同的層次上展現(xiàn)出自己的能力,最大化的發(fā)展自己的潛力。
誤區(qū)四:質(zhì)檢試卷缺乏較高的可信度和效度
對策:提高試題的可信度
此前筆者也有提到,試題命題中,要把握全面性,高考考點要大部分得到考核,這并不是說,一個知識點多次考查,重復考查,整個試卷中十幾分的試題都在考核同一個知識點,這就失去了可信度,學生基本上能從題與題的關系中推知答案,省時、省力,也就達不到訓練提高的目的了。我們在設計試題時應該堅持試題之間彼此獨立的原則,這也是高考英語命題須要遵循的原則之一。每道試題都必須由學生自己積極地思考和探究完成,而非以通過題與題之間因命題失誤而造成的暗示作為依據(jù)來判斷試題的答案。重復性試題越多,可信度和效度就越低。有些教師在設計試題時就沒能注意到這一點,如,單閱讀理解中出現(xiàn)了“responsibility”一詞,而在語法填空中要求考生在空格處寫出它的名詞復數(shù)形式,這就大大降低了試題的可信度。
我們教師應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語法、語言點的專項訓練也要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對同一高考知識點進行考查。
誤區(qū)五:檢測試卷缺乏信息反饋
對策:重視信息反饋,做好合理的調(diào)整工作
質(zhì)量檢測,同時也是評估高中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教學水平,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依據(jù),通過對學生的試卷進行分析,教師可以得到反饋信息,能全面了解到學生學情。若一份試卷沒能真正得到學生學情信息,既對學生所學的知識得不到有效的考查,又會造成教師在下一步教學中的盲目性工作。有的教師只是對試卷進行講授,而忽視了命題失誤的問題及錯題的再現(xiàn)環(huán)節(jié),在下次的命題中就得不到改進,會降低質(zhì)檢試題的質(zhì)量,達不到有效考核的目的。在下次命題中,教師要注意到以前試卷中出現(xiàn)的命題問題,可以對一些問題進行角度轉(zhuǎn)換考查。
總之,要想設計出一份高質(zhì)量的高三英語質(zhì)量檢測試卷,需要對多方因素進行考慮,應該走出傳統(tǒng)的出題誤區(qū)。除上述因素外,還要做到對試卷的難度進行預測,對考生的考試成績及分數(shù)分布情況進行預測。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出發(fā),把諸多因素考慮進去,才能設計出一份相對科學合理的試卷,才能做到對學生的實際的學習情況進行有效的考查,有力的促進高中英語教學的發(fā)展,為社會培養(yǎng)出在英語方面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愛云.新課程改革與教學理念導學提綱[J].教育與研究探索第9期,2009.
[2]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9.
(作者單位:安徽省淮南市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