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壯麗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變換和發(fā)展,新課改也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比如課程內(nèi)容不再拘泥于舊思想,加入了更多貼近時代發(fā)展所需要的新鮮元素。文化是多種多樣的,因此文化傳播的形式也同樣是豐富的。近些年來,由于一些“速食”音樂的泛濫,導致一些人對流行音樂的認識存在一定的誤區(qū)。其實,音樂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是一種藝術文化。所以無論是古典音樂還是民族音樂,亦或者流行音樂都是藝術文化傳承的一種形式?;谠诟咧幸魳疯b賞課堂中加入流行元素這一事件,眾說紛紜,但是萬物存在即合理。時代在發(fā)展,教學內(nèi)容自然而然也要跟隨時代發(fā)展的步伐不斷做出對應的變化,從而更加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流行音樂;高中;音樂鑒賞;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12-0266-01
引言:處于高中時期的孩子,他們的年齡一般都是介于15-18歲之間。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他們基本上對流行音樂的敏感度和興趣度比較高,這也促使他們對流行音樂有著較多的關注。事實上,流行音樂的曲調相比古典音樂而言,少了一些莊嚴、肅穆和復雜,更多的是輕松、愉悅和簡單,而且曲調比較朗朗上口。除此之外,這種歡愉的教學內(nèi)容,在一定程度上會促使高中生有一個更放松的狀態(tài)面對其他復雜的課程,也有利于青少年協(xié)調且全面的發(fā)展。當然,古典音樂的典雅和高端之感是流行音樂不具備的,但是流行音樂反而更加貼近當代的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狀態(tài),學生也會容易吸收課程內(nèi)容。此論文將簡要闡述流行音樂在高中音樂鑒賞課堂中的應用,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
1.流行音樂在音樂鑒賞課堂中的應用意義與價值
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流行音樂興起了,并且受到人們的廣泛傳唱和追捧。比如有著“華語流行音樂教父”之稱的羅大佑,其代表作《戀曲1990》、《童年》等被人們喜愛和廣泛傳唱,直至今日,很多人每當聽到《童年》那輕松歡快的曲調,都仿佛讓記憶穿梭到那些稚嫩的時光。
當然,像這樣優(yōu)秀的流行音樂人還有很多,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人用心的歌唱,讓原本樸實無光的生活多了一些顏色和活力。因為時代發(fā)展有順序性和必然性,所以流行音樂在高中音樂鑒賞課堂中的應用又何嘗不是時代發(fā)展的一種必然趨勢呢?面對一些晦澀難懂并且離現(xiàn)代學生生活久遠的音樂,很多學生的興致很難被提起,這并不利于音樂鑒賞的初始目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流行音樂的加入,并不意味著要摒棄其它類型的音樂,只是這些音樂的關系是處于平行狀態(tài)的,沒有誰比誰更高貴[1]。
最重要的是,在高中音樂鑒賞課堂中加入流行音樂的鑒賞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流行音樂比較受到大眾的歡迎,而且可鑒賞度也比較高。與此同時,很多高中生對流行音樂只是一昧的喜歡,卻對喜歡的緣由道不清說不明,如果能夠了解相關的知識,那么學生就不會有盲目感。由此可見,流行音樂在音樂鑒賞課堂中是一種重要的調和劑,讓課堂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從而讓課堂充滿趣味和生機。
2.如何更好地實現(xiàn)流行音樂在音樂鑒賞課堂中的應用
2.1 以學生的“味蕾”為切入點,增加鑒賞的親和力
音樂鑒賞也是教學課程中重要的一科,雖然它沒有復雜的函數(shù)曲線圖,沒有加速度,沒有晦澀難懂的文言文,也沒有不知所云的ABC,但是它代表著一種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這兩種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占據(jù)著很重要的地位,它彰顯了一個人的內(nèi)在素養(yǎng)。這種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不僅需要知識的填充,更需要一定的涵養(yǎng)和能力。
那么,如何幫助高中生掌握這種能力呢?興趣是首當其沖的重要因素。很顯然,大多數(shù)高中生對流行音樂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喜歡,因此這對教學而言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而音樂鑒賞需要以學生的眼光挑選合適的音樂,然后經(jīng)過音樂與音樂之間的比較,找出共同點和不同點,從而進行深入分析。比如,在課程開始前可以先播放周杰倫的經(jīng)典之作,作為經(jīng)典且傳唱的歌曲,大家會容易跟著唱,比較容易調動學生的情緒。等待歌曲結束后,可以向同學們提問周杰倫的歌唱風格有哪些,“R&B”、“Rap”、“中國風”等是大多數(shù)同學都能回答出來的歌曲,畢竟周杰倫作為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記憶點,同學們對其的了解度和關注度都比較高,這種問題自然而然會很簡單。但如果讓他們解釋這些專業(yè)術語是什么意思卻未必能對答如流。這時正好借機可以向他們解釋專業(yè)知識,同時分別展現(xiàn)每種風格的旋律和節(jié)奏。
與此同時,播放一些國外音樂和華語音樂進行比較,例如后街男孩的《I want it that way》和周杰倫的《稻香》。首先讓學生自行對比和分析中國與國外的p叩有什么相同之處,最后老師給出相關的分析。這么做一方面滿足學生的好奇感,一方面將鑒賞知識悄無聲息的傳遞出來。從而讓學生明白音樂和音樂之間是共通和互融的,無關年代,無關國界,進而拉近同學們對古典音樂的距離感。因此,站在學生的角度將課程趣味化,要比直給的效果好很多[2]。
2.2 豐富鑒賞手段,鍛煉學生的欣賞與鑒賞能力
學習知識的目的是為了了解你所不知道的領域,從而拓展視野,而應用則是學習的高級之處。當然這并不簡單,所以才更加具有挑戰(zhàn)性。而流行音樂在高中音樂鑒賞課堂中的應用,雖然看起來會比較簡單,實則不然。而有效的鑒賞手段會更加幫助學生擁有這種鑒賞能力,那么如何實現(xiàn)鑒賞手段的多樣化呢?
事實上,音樂鑒賞的彈性比較大,沒有具體的公式可搬套。因此豐富音樂的鑒賞手段就顯得極其重要。其實,鑒賞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讓同學們選取自己喜歡或者熟悉且風格不同的流行歌曲,以小組為單位在班級內(nèi)進行專題表演,每次課程只表演一首歌曲,然后小組之間進行輪流表演。隨后針對所演唱的歌曲,各個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后選出代表,對所演唱的歌曲從多方面進行鑒賞,最后老師做出相關的指導和建議。以舉行活動的形式進行音樂鑒賞,會更加鍛煉學生的能力和自主感知性。
3.結語
雖然流行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如果被時代所需要,那么它一定有其存在的價值和道理。所以流行音樂在音樂鑒賞課堂中的應用是社會發(fā)展的一種趨勢,而將優(yōu)質的流行音樂進行欣賞和鑒賞本身就是一種美。因此,如果能夠讓學生掌握欣賞美的能力,何樂而不為。
參考文獻:
[1]閆璐.淺談流行音樂在高中音樂鑒賞課堂中的應用[J].赤子,2017(31).
[2]周萍.論流行音樂在高中音樂鑒賞中的應用[J].科普童話,20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