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照瓊
摘要:小學作文教學一直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關鍵內容,同時也作為師生最為頭疼的部分。怎樣讓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實踐得以有效的開展,是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所必須重視起來的一大課題。把作文教學做好,可以有效提升語文教學效率和質量,同時讓小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得到發(fā)展。本篇文章主要就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改善策略,發(fā)表了自己的淺見,希望為相關人員提供借鑒意義。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教學問題;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12-0097-01
引言:作文教學在小學語文階段的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小學三年級中,教師更要重視提升學生習作能力。這個時期教師的作文指導尤為關鍵,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囊龑?,把學生思維充分激活,且逐步引導學生做到能寫會改,全方位提升學生的作文能力。
1.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1)學生對作文課程缺乏一定的興趣性。很多學生都對于語文作文課程提不起興趣。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教師在作文教學中仍然在使用傳統(tǒng)意義上的“滿堂灌”或者是“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且教學內容非??菰?,缺少趣味性,最終學生就逐漸對作文課程喪失興趣,自然就讓學生的作文水平無法得到提升。
(2)未能重視起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就現(xiàn)階段而言,我國小學中高年級作文教學中最為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未能重視起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以及個性方面的發(fā)展。在剛對作文這一課程進行學習的時候,學生的思維是非常靈活多變的,教師應當把學生的這一特點牢牢地抓住,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拓展,而并不是把學生個人的創(chuàng)造力進行遏制,這就會讓學生寫出的文章變得千篇一律。
(3)重作文而對感情有所忽略。作文作為學生價值觀念和思想情感的一種表現(xiàn)方式,且能夠揭示學生的內心世界,然而在小學中高年級作文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單純重視教授學生相關的寫作技巧和寫作知識,過分強調讓學生寫出個性化且形式新穎的文章,而對學生在日常生活的積累以及感受方面的引導是非常缺失的,從而讓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只注重作文的技巧以及結構方面,而對文章的情感與內容的真實性有所忽略。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之下,教師還會要求學生對作文模板和范文進行生硬的背誦,在考試的時候再進行套用,從而讓學生在作文中不能進行真實感情的表達,學生的思維能力不能得到發(fā)展。
2.語文習作教學策略分析
(1)重視實踐,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以提升?,F(xiàn)代社會對于實踐經驗豐富且又具備一定理論知識的人才是非常缺失的,因此,教師必須重視起發(fā)展學生的實踐能力。所以,在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實踐當中,教師要把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重視起來,單純把課程教學時間利用起來,是不足夠的,教師可以讓學生走出教學課堂,親身體驗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以及各種的課外活動。比如說,教師可以通過多舉辦一些演講比賽以及辯論賽等活動,給學生更多的自由發(fā)揮的舞臺和空間,讓學生能夠有一定的展現(xiàn)自我才華的平臺,從而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得以發(fā)展。
(2)多進行真實表達,少進行灌輸定式。小學中高年級作文必須努力沖破表達及思維的套話方面的束縛,摒棄大話及陳舊范式,教師要多去引導學生運用自身的感官去進行體驗以及觀察,運用自身的語言對周邊的生活進行描述,運用自身的頭腦去更多的進行思考,對自己熟知的事情以及發(fā)生在周圍的事情,發(fā)表自身最為真實的想法。也就是說,在小學中高年級作文教學教師要充分尊重小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組織作文教學課堂之前,教師要考慮應該使用怎樣的教學方法,才能夠讓學生打開自由表達的思路,而不是給學生去“規(guī)定”什么,或者是生硬的“灌輸”給學生怎樣的內容。比如說,教師在對和春天相關的作文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可就以引導學生擬出一些具有個性化特征的標題:春韻、春之聲,而不只是我們所熟悉的可愛的春天或者是美麗的春天等等,一個好的作文標題通常有著錦上添花以及畫龍點睛的作用,這可以讓學生所寫出來的文章更能夠引入注目。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對生活通過體驗以及觀察,把自己對春天的理解及感受寫下來,這樣一來,就可以讓學生的文章的情感更為豐富化。
(3)依托教材,學習寫作方法。書本上的課文,都是非常經典的,不少名家名篇,內容上極富情趣,形式上靈活多樣,都是學生的好范例。所以,對于中高年級的小學作文的教學,教師一定要依托教材上的課文,認真組織閱讀教學。學完一篇課文后,讓學生去思考課文寫了些什么?為什么這樣寫?是怎么寫的?通過熟讀或者抄錄或者背誦精選佳段的方法,讓學生體會課文豐富的語言、清晰的語意、恰當?shù)男揶o、規(guī)范的語法,讓學生多去了解課文中遣詞造句、課文布局的內在聯(lián)系,并通過課堂練習,比如:仿寫、續(xù)寫等方法,把學課文和習作有機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習作中可以運用課文中所學到的方法,從而提高自身習作水平。
(4)注重作文的講評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選擇很多的方法對作文進行講評,具體包括:①對優(yōu)秀作文進行品味。教師可以在學生作品中選擇幾篇佳作,由作者介紹經驗,再讓其他學生進行討論和學習。對于那些選出來的優(yōu)秀作文,教師可以讓作者富有感情的朗讀出來,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對文章妙處進行感受,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還能讓學生體會到教師對優(yōu)秀作文的一種贊賞,讓學生的寫作熱情和動力得以調動;②對作文的得失進行分析。教師可以從學生作品中選擇出幾篇中等偏上的作文,師生共同對其進行分析和討論。選出的作文,一定要是缺點和優(yōu)點共存的,通過師生的充分的分析討論后,學生在寫作時才能做到揚長避短,不斷提升。
3.結語
寫作能力作為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一種體現(xiàn)途徑,而寫作同時也對學生的內心情感進行了揭示。老師應該在國家對小學階段教學要求的前提下,且以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為依據(jù),從真正意義上激發(fā)中小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的寫作能力得以提升,從而為學生未來的寫作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周雪清.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現(xiàn)狀研究及策略[J].考試周刊,2018(65):74.
[2]高迎迎.思維導圖在小學高段習作教學中應用的實驗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8.
[3]吳云.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現(xiàn)狀及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8(04):6.
[4]李建云.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中段習作教學中的應用[J].好家長,2018(1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