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chǎn)黨員,必須具備淡泊名利的精神,并且能夠為人民無私奉獻。只有正確認識個人的價值,才能實現(xiàn)自身的最大價值。共產(chǎn)黨員在執(zhí)政期間,應當看淡職位、敢于放下,勇于抵制外來誘惑,并且具備無私奉獻的精神。在這個過程中,還應當加強自身修養(yǎng),正確認識共產(chǎn)黨員的真實作用,用淡泊的情懷逐漸書寫出自己高尚的人生。
關鍵詞 共產(chǎn)黨員 淡泊名利 自身修養(yǎng) 鞠躬盡瘁
作者簡介:葛暢,阜陽市交通運輸局潁泉分局。
中圖分類號:D26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9.234
只有將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淡泊自身名利,才能擁有豁達開朗的心態(tài),才能最終擺脫物質的苦惱。這離不開共產(chǎn)黨員對自身進行要求,不斷提高自身修養(yǎng),使自身意識得到提高,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為人民服務的共產(chǎn)黨員。
一、淡泊名利使共產(chǎn)黨員應該具備的精神追求
在人類發(fā)展進程中,人們將真善美作為一種精神境界與道德風范,這應當不斷完善自身行為,對自身行為準則進行規(guī)范。諸葛亮先生曾經(jīng)提倡“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愛因斯坦也曾經(jīng)說過“一個人的貢獻不是看他取得了什么,而是看他貢獻了什么?!边@些至理名言都在告訴我們一個共同理念:一個人想要獲得有價值,這些價值是需要通過對百姓、國家、人民所做出的貢獻來進行體現(xiàn)。我們正處于一個偉大且高速發(fā)展的時代,只有淡泊名利,具有無私奉獻精神,才能為社會做出貢獻。
想要實現(xiàn)共產(chǎn)黨員的真正價值,應當具備淡泊名利的精神,并且不斷加強自身綜合素養(yǎng)。董必武先生曾經(jīng)說過:革命家與普通人雖然有很多共同點,但是也有一定區(qū)別,這其中最重要的區(qū)別就是他們對自我的態(tài)度是不同的。是忘我?還是唯我?是將自身利益為一切出發(fā)點,還是將群眾利益作為一切出發(fā)點。真正的共產(chǎn)黨員應當無私奉獻、淡泊名利,心里裝著黨的事業(yè)、裝著群眾人民,這才是作為一個共產(chǎn)黨員應當具備的精神追求與價值取向。并且,共產(chǎn)黨員應當努力實踐,盡可能身體力行,這不僅是由我國黨的宗旨決定,更是有利于提高整個社會的文化素質與道德水平,激勵廣大黨員同志能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并且全身心投入到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過程中,為我國未來發(fā)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著力營造淡泊名利的社會環(huán)境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革命隊伍中涌現(xiàn)大批具有高尚品格的人,他們在人民群眾中有著巨大的人格魅力,并且對我國精神文明建設做出貢獻。當前,我們正處于社會轉型與經(jīng)濟發(fā)展的時期,經(jīng)濟體制的創(chuàng)新與人民觀念的轉型,能夠對人民的精神直接進行引導,并且在強調淡泊名利的社會精神風貌下,共產(chǎn)黨員應當不斷提神自身修養(yǎng),將新時期政治思想建設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內(nèi)容。
(一) 加強學習,提高個人素養(yǎng)
一個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是在外界的影響下形成的,如果不是這種思想起到主導作用,那么就是另一種思想起到支配作用。很多人能夠默默無聞為人民服務,甚至能夠奉獻自己的一切,還有一部分人們將自身利益作為最高目標,導致自身最終為利益所累。走上不歸路??茖W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并不是與生俱來,更不是頭腦固定存在的,而是在社會活動中逐漸形成的。在工作過程中,需要將正確的價值取向與價值觀念作為導向,自身不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認真對待與學習馬列主義理論,使自身修養(yǎng)得到提高,最終使自身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二)正確認識現(xiàn)行政策,弘揚無私奉獻精神
在人們長期奉行的生活準則中,人們將按勞分配、多勞多得放在首位。作為一名合格的共產(chǎn)黨員,應當倡導無私奉獻精神。很多人認為當今社會中,無私奉獻是無法存在的,因為它與當前社會體制相矛盾,在市場經(jīng)濟占據(jù)主導地位的社會環(huán)境中,不可能存在無私奉獻情況,但是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應當正確認識與處理這兩者之間的內(nèi)在關系,根據(jù)不同層次人民所提出的不同需求,進行處理與對待。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鄧小平同志曾提出:“因為革命精神十分寶貴,如果沒有革命精神,就不能有革命行為。但是革命需要在物質利益為基礎,在此基礎上產(chǎn)生,如果講究犧牲,而不講究物質追求,那么則是追心論。”這句話意在告訴我們應當不斷提倡奉獻精神,這并不是否定干部、黨員的個人利益,而是應當采取按勞分配原則,這不僅對人民群眾使用,同樣也對黨員干部適用。在很多情況下,黨員干部的利益能夠得到保證,但是黨員干部與一般群眾有所區(qū)別,他們可能要求更高,所以在講求奉獻的過程中,應當不以自身利益為前提,并且在維護人民群眾利益應當做出犧牲。
(三)提高思想意識,將淡泊名利放在首位
將淡泊名利作為群眾的自覺行動,這需要共產(chǎn)黨員具備一定思想底蘊,而不是單純依靠行政命令解決問題。將科學理念作為指導方法,想要被人民群眾所接受,需要取決于人民群眾對黨的認識程度,在群眾對其缺乏認識或者心中存有顧慮的時候,我們不應該輕言放棄,不能要求人民群眾接受或者拍手叫好,而是應該通過引導與教育,使人民群眾了解內(nèi)涵、意義,并且了解其對社會的積極影響,只有這樣才能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并且逐漸化為自身的動力與信念,最終變成一項自覺行動。
三、共產(chǎn)黨員加強自身修養(yǎng)的具體做法
(一)淡泊名利應看淡職務
“立志做大事的人,不應當立志做大官?!边@也就是所謂的看淡職務,看淡職務作為一種人生境界,更是一種人為修養(yǎng)。想要成為人民滿意的好官,共產(chǎn)黨員必須正確對待個人公職,只有這樣才能使得自身事業(yè)更加輝煌,人生道路也更加順利。想要提升職務并不能簡單的歸類于個人工作能力的成長與進步。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我們經(jīng)常會碰到過許多同志在某一職位上擔任多年,但是對個人進行考量時,不僅需要對個人德能勤績進行考量,還應當包括政策機遇等多種客觀因素,即便所有條件都符合,也有可能得不到晉升。所以,我們應當樹立起正確的綜合素質觀念,只有個人綜合素質不斷進步,這才是提升的本質。與此同時,還應當正確看待個人職務,用辯證的態(tài)度正確看待升職晉升的快慢,把快慢當作是組織對自身的考驗與信任,不能抱有“人比人氣死人”態(tài)度對待工作與生活,而是應該抱有“人比人激勵人”的態(tài)度。更重要的一點也是不能一味將晉升作為搞特權的首要條件,在職位得到晉升后,應當主動承擔起更大的職責,更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二)淡泊名利應勇于放下
“放下”不是一個單純的動作詞,而是一種謙讓態(tài)度,更是人應該具備的一種胸襟與肚量。作為人必備的一種謙讓態(tài)度,更是一種胸襟。古有讓地三尺、孔融讓梨,讓我們知道拿得起放得下,這作為一種膽量,更是一種內(nèi)涵。敢于放下,就會避免出現(xiàn)沽名釣譽的情況,避免自身為了個人利益為所欲為;敢于放棄,就會避免出現(xiàn)利欲熏心的情況,避免自身走上犯罪道路;敢于放下,不在追求物質金錢,就會避免出現(xiàn)以權謀私、驕奢淫逸的情況。只有共產(chǎn)黨員敢于放下,才能平心靜氣,最終為人民服務。
(三)淡泊名利應無私奉獻
鴻鵠之志是人生在世的不懈追求,它能夠鞭策我們通過自身努力,在工作崗位上取得一定成就,而不是單純的將權力作為前進的動力,將人生價值作為人生的標桿。人的最大價值并不在于取得多大的官位,而是講究道德情操的高低、個人品質的好壞、為他人奉獻的多少。同時也在于是否能用實際行動履職盡責、為社會做出奉獻,為人們?nèi)シ铡W鳛楣伯a(chǎn)黨員及黨員干部,很多人都掌握一定的政治權力,所以應當時刻保持黨員先進性,不斷實踐黨的工作宗旨,并且應當正確行使與看待手中的政治權力,時刻牢記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所以一定要為人民服務,為群眾辦實事。如果只是盲目追求權力,那么黨的形象勢必會被破壞,最終走上極端犯罪道路。所以,共產(chǎn)黨員應當經(jīng)常照看入黨誓詞、黨員標準、對照職責要求,對自身進行反思,并且將人民贊成不贊成、擁護不擁護、滿意不滿意,作為慎重用權的評判標準以及基本落腳點,把群眾的支持、需求、呼聲作為辦事情、想問題、做決策的選擇與依據(jù)。
(四)淡泊名利應抵制誘惑
當今世界,對于意志力薄弱的人來說,五花八門的誘惑、燈紅酒綠的生活,都是對他們意志力的考驗,稍有松懈,就會導致自己沉溺于各種娛樂場所,并且一蹶不振,最終成為“糖衣炮彈”的犧牲品。從十八大召開以來,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被處罰的領導干部,都是為了追求物質生活,并且長期生活在燈紅酒綠的生活環(huán)境中,這就為他們掉入誘惑深淵埋下伏筆。雖然他們曾經(jīng)風光一時,但是最后卻成為了人民的罪人。不僅失去了原有的政治名望、財富,也使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最終走上犯罪道路。泰戈爾曾經(jīng)說過“如果不能頂住眼前的誘惑,那么終將失去未來的幸福?!痹谏钪校S著物質條件、環(huán)境條件的不斷變化,人人面對的誘惑增多,發(fā)生變化的可能性增大,所以人們應當時時刻刻地方“變”,這就需要每一名共產(chǎn)黨員,能夠保持入黨時的初心,堅定自己艱苦奮斗的決心,用自覺且嚴格的黨性不斷要求自己,用肩負的重任不斷鞭策自己,管理好自己的交往圈、生活圈、娛樂圈,用嚴謹?shù)膽B(tài)度自覺抵住誘惑,這樣才能經(jīng)過時間的考驗,最終成為時刻為人民服務的好官。
(五)淡泊名利應要提升境界
在八年抗戰(zhàn)期間,我國犧牲了三千五百萬人;在三年解放戰(zhàn)爭期間,我國犧牲了二百五多萬人。這其中不乏許多出身于家境殷實的軍人,并且他們自身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如果只是貪生怕死,過于看重個人名利,那么革命的星星之火怎么會被點燃?怎么又會迎來勝利呢?只有不斷對革命先烈進行緬懷,明白真正的價值,并且多向生活中的群眾楷模學習,向那些樸實無華的群眾學習,對當前的生活狀態(tài)、工作抱有感恩的心理,這樣就會增加自身的知足感,不斷感恩社會。只有抱著和平的心態(tài),才能為人民辦實事。經(jīng)常翻看榜樣故事,想想先烈的豐功偉績,并且堅持觀看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只有心中樹立正確目標,尋求正確榜樣,才能知道如何做一個好公民,如何才能成為一個為百姓服務的好黨員。
綜上所述,想要成為一名腳踏實地為人民服務的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不僅需要有良好的綜合素養(yǎng),并且還應當具備淡泊名利的意志品質。在為人民服務的過程中,共產(chǎn)黨員應當將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放在首位,不斷履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并且將人民的需求作為工作的出發(fā)點。除此之外,還應當對自身進行補充,盡可能提高自身修養(yǎng),并且真正做到一切為了人民。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我國共產(chǎn)黨員的執(zhí)政地位,幫助人民提升幸福感,為我國日后發(fā)展提供良好根基。
參考文獻:
[1]沈洪清.加強黨員自身修養(yǎng) 永遠保持赤子之心——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學習體會.中共銀川市委黨校學報.2017,19(1).
[2]周艷、徐蕾、王妍.補足“精神之鈣” 鑄牢“黨性之魂”——云南中煙紅云紅河集團開展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巡講.現(xiàn)代企業(yè)文化(上旬).2016(11).
[3]劉亞政.黨員干部要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重讀劉少奇同志的《論共產(chǎn)黨員的修養(yǎng)》.理論探索.2013(2).
[4]鄒兆波.從方志敏精神談共產(chǎn)黨員的創(chuàng)先爭優(yōu)——兼論方志敏精神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現(xiàn)實意義.黨史文苑.2012(6).
[5]康超光.激發(fā)崇高的“精神價值”追求——關于共產(chǎn)黨員理想信念建設的一種解讀.毛澤東思想研究.2018(2).
[6]張蔚萍.保持共產(chǎn)黨員先進性必須發(fā)揚五種革命精神——學習《保持共產(chǎn)黨員先進性教育讀本》的一點體會.江南社會學院學報.2015(3).